认知策略训练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2019-01-11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金锁镇中心小学杨维祥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金锁镇中心小学 杨维祥
认知策略的训练主要是从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认知过程进行调节和监控,加强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认知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的一个环节,在这一个过程中,人脑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大脑会对特有的信息进行记忆理解,这就关系到学生们在课堂上所需对所学到的知识的掌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的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认知策略训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框架
因为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碎片化,出现的问题会更多,知识点的框架构建会更加困难。这是学生们认知策略差异的表现,但是也并不是不可更改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认知策略的提升和培养,让学生能够轻松构建起知识点之间的框架和脉络。从加强知识点的记忆到巩固知识点的理解,思维导图都是非常有效的一个工具,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将一些生动的图形与知识点建立联系,让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点时不会过于枯燥无味,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点内容。
例如,学生们在刚开始接触数学会学到自然数,然后小数。一些学生很难找明白小数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数字,为什么他与自然数表达方式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运用一些生动的图片,在图片中展示了一个物体平均分为两个部分,然后每一个部分就是原物体的一半,如果原物体用1来表示,那么每一半就是0.5。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在思维导图中应用的图片多是以生动的、生活中所常见的形象来进行表达,如铅笔、橡皮、蛋糕等。这样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能主动联想起生活的实际内容,而且整个过程中也会更加感兴趣。
二、通过问题情景引入进行认知策略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意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了听从教师的指令,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在解题时只要例题能够真正地掌握下来,很多题都可以相应地套进公式用同样的逻辑来进行解答,但是一旦遇到稍微复杂的问题,学生就难以攻克,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掌握这种举一反三的技巧,或者说并没有抓到问题的精髓。想让学生真正达到能够举一反三的层次,教师需要做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具有问题意识,不断发现问题的本质,抽象出问题最初的框架,然后对问题进行探究和学习。这样学生在看待一个问题时就会自动地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框架,然后寻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这一节内容时,涉及到很多不同种类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比较常见的。它们的本质也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学过最常见的、最简单的直角三角形,学生能够简单直接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但是当直角三角形进行转化成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时,学生就开始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如何进行面积的计算,这时候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探究,寻找直角三角形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解三角形之间的相同点,然后找到它们的面积计算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这三种三角形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的问题,然而正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认知能力逐渐被提高。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训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全方位掌握所学知识点
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以个体的形式展开学习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且由于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也难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对于认知策略练习是有一定帮助的,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点的认知能力是有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存在差异。当不同的学生聚集到一个小组内进行学习,他们会交换彼此的意见和看法,学生们的认知策略能力就会有一定的提升。如果每一个学生认知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师就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方式。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训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问题解答。所以,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给每一个小组分配相同的任务,让小组同学相互竞争寻找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有一个题目给出了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就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计算这个多边形面积的不同方法,然后从中推选出最简便的方法。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时通常会分割成为几个常规的图形,但是由于分割的方式不同,在具体计算时复杂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在这种小组竞争的模式之中学生们会相互交流彼此的意见和看法,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分割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之中又会出现复杂和简单之分,这样每个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在对比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哪一种做法更加简单、更加便捷,在今后做题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运用该模式对问题进行探究,提高自己的解题效率。
四、用课堂学习安排表展开良好习惯学习管理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课堂学习安排表来展开良好习惯的学习管理教学。当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学会用数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学习时间,那么一方面教师可以实现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艺术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展开学生对自我时间合理安排,养成学习生活良好习惯的常规管理教学。
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数学广角中和合理安排时间有关的数学知识点时,我就会在课堂中利用PPT给学生讲解应该如何节约自己的时间去做事情,并且教导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诀窍。当课堂知识传授即将结束以后,我会利用这一节课的教学知识点要求学生在课后学会制作学习安排表,以此提高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知识理解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施自己准备的学习安排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学习习惯的常规管理教学中。
五、利用有趣的数学信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在教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应该利用有趣的数学信息组织学生在课堂中用优秀的表现力学习数学知识。当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表现优秀时,那就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贴合学生学习兴趣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趣味数学教学的艺术,同时也能够用优秀学习表现提高教师常规管理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时、分、秒》这一知识点的课堂教学中,为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体会时、分、秒的时间单位大小,我会展开趣味操场的学习活动。我带领学生走进操场,用跑步、跳远、跳绳等趣味艺术的教学方法,在这一节课中可以生动地体会到时、分、秒的流逝,从而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时间的单位,学习用时间单位描述自己的运动速度。因为这节数学课的教学充满趣味和实践体会,所以学生们在这一节课堂中的表现都非常优秀,这样一来,教师的常规教学管理就会和艺术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融合,从而让小学生在操场数学课堂中用优秀的表现力学习数学的时、分、秒知识。
总之,认知策略的训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而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也是可以逐步提高的。所以教师在发现学生们在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时应该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帮助学生们突破原有的困境,而不是任其自然发展,对其不管不问。新的教育模式之下有更多的教学方式可以供教师们借鉴,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