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生活化
2019-01-11江苏省海门市天补小学黄青辉
江苏省海门市天补小学 黄青辉
一、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就是把学生学习到的内容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设置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生活,了解更多的内容、更多的信息,这样学生学习理解起来更加简单方便,而且也就有了更多的教学素材,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元化。除此之外,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从而巩固这些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学生都活泼好动,但是注意力不集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把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和生活情境融合在一起。可以举一些和生活有关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也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2.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因为小学生认知水平还不够完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理解能力较差,还有部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很难学好数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会放弃数学学习,成绩会大幅度下滑。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生活情境,或者是进行生活化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学生在理解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更加具体清晰地了解其中的内容,学习起来也更加方便了。
3.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都是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无法积极主动地思考,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这直接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我们借助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就能转化为教学的引导者,带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近几年,教育改革工作在不断地深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也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探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鼓励探究性学习,数学学习生活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延伸数学知识,也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进行生活情景教学。以课本中“粉刷墙壁”为例,创设教学情景,使数学问题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借助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既能巩固自己原有的数学知识,还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进行生活情景教学,需要亲身测量、上网查找信息,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亲自收集数据,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2.用简单的元素代替复杂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很难理解数学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成为一大难题。教育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生活化教学,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融合在一起,这样就相当于把复杂的知识点转换成了简单的元素,这样就从学生的认知上降低了知识点的难度。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间换算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很多学生容易把时、分、秒给记混,不知道该如何转换。教育工作者可以把这些知识点给生活化,告诉学生树叶是秒、小草是分、花朵是小时,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60片树叶等于一棵小草,60棵小草等于一朵花,这样学生就能以最简单的方式理解换算。教育工作者要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元素来代替,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的。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学会利用生活元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能够接触很多数学教材,但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还是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教育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努力适应周围的环境,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进行生活化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积极主动。例如,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搜集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图片,如桌、椅、板凳、钟表、床等等,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些图片,之后再利用这些图片进行知识点的延伸。这种教学方法比单纯讲解理论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实现了生活化教学。
除此之外,在引导学生学习“对称、平移与旋转”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给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把桌椅搬到另一个地方,这就是平移,我们头顶的电风扇、家用的电扇在运动的过程中就是旋转。在叠被子的过程中,为了让被子更整齐,会使用对称的方式等等。这些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方便了学生的理解,也降低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难度。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周边的情况,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生活化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方便学生理解,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这个过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负责,做好备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