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升小学数学阅读能力
2019-01-11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中心学校陆瑞卿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中心学校 陆瑞卿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以说,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也是一个“解读信息的时代”:产品说明书、股市走势图、各种商品的打折信息、保险产品利益测算图表……各式各样的数理信息时刻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仅具语文阅读能力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日益重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兴趣
环境育人,把阅读的氛围融入班级文化当中,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配合语文的阅读,与孩子一起精心布置教室,在墙壁上挂上他们喜欢的名人名言,文化墙(黑板报)推送“好书介绍”“读书感”“阅读秘诀”等栏目,张贴数学童话、数学幽默、数学谜语、数学儿歌等有趣的数学材料,在班级的图书角放置数学读本或画册,如《数学大世界》《小学数学报》等吸引学生,为孩子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学生通过大量的数学阅读活动,不断接触各种各样的数学信息,全面感受多种数学思想,还可以开展“数学阅读成果展示会” “比比谁的数学课外知识多”之类的活动,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形式,根据孩子的学习年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情景,自编故事,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说,再进行启发性提问导入新课,让孩子们在听、想、说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传播数学文化,培养人文精神”是数学教育教学的行为和理念。在数学教材中“你知道吗”这个环节中,通过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数学史料、数学知识、数学的生活应用、数学家故事等,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成的资源,拓宽孩子们的数学视野,引导孩子们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之前,我们可以教师布置阅读要求:找一找古今中外哪些人研究过圆周率,读一读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故事,再顺势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的数学故事,在阅读中感受数学文化。
二、加强阅读指导,掌握方法
数学阅读的关键是通过表面的文字理解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在小学数学阅读中包括数学符号的阅读、语言文字的阅读,数学表格的阅读、图式的阅读、数学公式的阅读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抓重点字词、比较、标数学术语”等来实现对文本的理解。
1.找准重点词语,留意细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是找准题目中的重点词语,找准重点字词方便我们在阅读题目的同时尽快掌握重点,掌握阅读内容或找出解题思路。只有抓住重点词语,才能顺利地理解题目要求。在数学练习题中,通常有“保留×位小数”“用两种方法”“用竖式计算”“笔算”等细节,在平常的训练中,学生往往丢三落四或不按要求做,出现错误,主要原因还是没能找准重点词语,导致阅读能力缺失。
2.分析比较,举一反三
一些极相似的题目经常同时出现在应用题教学中,这就需要我们灵活处理。如: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鸡20只。(1)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2)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
这类题目看上去很相似,如果不认真看,很容易会做错。实际上,这两道题在题意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进行比较分析,理解题目的意思,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题目提出其他数学问题,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3.标数学术语,建构解题模式
在应用题的解答中,通常都建构了数学模型,有一些数学术语,如“照这样计算”“原计划”“增加”“增加到”“比……少”“比……多”“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等方便我们理解,如果引导学生边读边标记,只要明白题目中术语的意义,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三、优化阅读习惯,提高效率
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是学好数学的保证。阅读除了在课堂上指导外,还包括课前和课后阅读。课前阅读必须有针对性,要明确阅读的范围和要求,带着不懂的问题学习,掌握先思后读、边思边读、边读边画的阅读方法,同时设计相应的与旧知联系的问题或与新知相关的有趣练习题,促使学生主动预习,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课后阅读在巩固新知、强化记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上下功夫,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自身归因,提高学习质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渗透数学思想,提升素养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不仅仅是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发现,还有数学问题的解决和整个“数学大厦”的构建都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建立。在数学阅读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智能。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有很多,但是具体到某一教学时机,我们需要针对教学实际情况对某一数学思想重点渗透。如“圆周长”的学习,我们可以布置阅读任务:书本上是用哪些办法把圆周长转化为线段来测量的?用什么办法发现圆周率的?你自己又是发现的?除了教材介绍的方法以外,你还知道古代数学家用什么方法得到圆周率?这样指导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提升了数学素养,从而渗透“化曲为直”“极限”的数学思想。
开展数学有效阅读、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知识是后天获取的,能力却需要我们教师及早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多想办法,通过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思维与阅读结合起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