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9-01-11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顾 瑶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美术学科的艺术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美术知识,提升美术艺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能从独特的角度进行,在创作过程中画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促进思维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要设计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才能,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深度学习掌握美术知识,提升美术综合能力。
一、创新教学形式,激活学生思维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小学美术学科在教育过程中占据的地位逐步提高,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创新角度入手选择教学模式,可以引入信息媒体、游戏、比赛等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把美术内容与恰当的模式融合到一起,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能产生学习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思考,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而是立足于教材,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展,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美术的发展历史和各种传统民族艺术,丰富他们的知识,让他们产生探究美术知识的动力,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师生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学生能主动分析教材中的美术知识,大胆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理解这些美术知识。友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从压力下解脱出来,思维活跃起来,能够深入思考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进行主动探索,而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启发式教学,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启发,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美术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激发思维灵感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作为主体需要通过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索掌握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他们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使他们通过主动分析教材内容深入理解美术知识,在欣赏美术作品中获得思维灵感,掌握美术作品中的绘画技巧。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指导,让他们能够掌握抽象的美术知识,在深入思考中完成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还要合理根据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确定绘画的主题,把小组成员的创意融合到一起,找到创作灵感,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完成绘画创作。例如,在教学《图形印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组图形印章画面,体会图形印章的造型特点,然后让他们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在合作环节,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制作印章,体会制作的乐趣。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印章图画的创作和绘制。在相互交流中,他们能够结合小组成员的不同思维,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印章图画,并用简单安全的刻制方法和材料制作印章,掌握制作印章的每一步工艺,在动手操作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创设多媒体情境,拓宽思维面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抽象的美术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容易产生惰性,不利于他们的深入探索。利用多媒体开展美术教学,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借助知识的图片、声音等内容来学习美术知识,可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教师要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精心选择美术作品,立足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拓展,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学科的魅力。例如,在教学《剪纸》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形式,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剪纸知识,掌握剪纸艺术的特点。在让学生进行剪纸练习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把剪纸过程进行分解,让学生认真观察后进行剪纸,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在操作中体会剪纸的艺术特色,加深对剪纸的认识。
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高创新意识
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结合想象欣赏美术作品,可以让他们深入理解作品内容,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内涵。结合想象进行创作,学生可以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从创新的角度出发选择绘画内容,让他们画出富有想象力的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效提升鉴赏能力和绘画能力,推动教学的深入进行。例如,在教学《动物装饰画》时,教师先让学生了解装饰画、掌握装饰画的基础知识,掌握装饰、变化动物的形象,然后让他们创作动物装饰画。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把动物与生活中的物品结合起来,创作出贴近生活、富有美感的装饰画。通过想象,学生能够从独特的视角进行创作,在创新意识作用下结合动物特征利用点、线、面元素和夸张、变形等装饰手法完成装饰画,使他们创作出的画面与众不同。
五、设计美术课外活动,发展创新思维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创新观念下优化教学内容时,还要充分运用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设计丰富的美术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多角度思考和创作中促进思维的发展,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来完成创作。为了丰富课外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美术能力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如“用画笔描绘校园”的美术创作大赛、祝福祖国的黑板报设计活动、班级布置活动、美术写生活动等。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参与的活动,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创作,充分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在熟练掌握绘画技巧的同时,使发散思维得到发展,在创作中能够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思考,运用他们的美术知识完成活动,从中体会到乐趣。在课外时间,教师除了设计丰富的美术课外活动,给学生创设展示平台外,还要给他们提供学习美术知识的机会,把对美术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织到一起,设置美术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学习素描、水粉、动漫等,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运用发散思维,全面深刻地理解美术知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让他们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从独特的角度对美术知识进行分析,获得深刻的理解,能够有效发展他们的美术艺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从多角度分析美术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绘画过程中能大胆想象,画出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在构建高效的美术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他们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能力,打造高效的小学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