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邂逅:“倾听”的精彩

2019-01-11江苏省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钱方芳

小学时代 2019年17期
关键词:如梦令倾听美景

江苏省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 钱方芳

“倾听”是一种尊重、接纳和理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接收学生想要表达的基本信息,也是学生对教师教学做出反馈的重要过程。倾听学生,教师调整自身的定位,学会站在平等的角度对待学生,才可以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倾听学生的情感细语

教师对于学生的情感动向要全面掌控,进而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特点,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沉浸在课文当中。教师通过倾听学生读书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情感表达,掌握学生思维的律动。

【镜头回放1】

在上《月光启蒙》这堂课的时候,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重点感受展现月光美丽的部分。之后,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重音等方式理解文本。举例说明,在阅读“(母亲)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的时候,学生通过听教师读“搂”字,进而感受母亲的情怀和温柔的性情。又如,在读“……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时,好像就看到了星空,以及作者的欢喜。在最后,让学生自己找一些民谣去读,引起学生的情感波动。

通过实际的教学可以看出,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教师认真倾听学生,对于学生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学会正确表达情绪,对于教师来讲也是一种成就。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倾听学生的心灵乐曲

“倾听”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欲望,以及真正的思想内涵。

通过审美的构造,站在学生的认识心理角度,通过运用情感诱导物、意象诱导物、哲理诱导物,将学生引入最佳的语言环境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追求,获取心灵上的碰撞。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审美心理的构建,帮助学生突破语言的束缚,提升审美意识。

【镜头回放2】

在学习《爱如茉莉》这一课的时候,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了《茉莉花》这首歌,激发学生心理美感。之后,我又通过意象诱导物“茉莉”作为发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到文章的主旨,即茉莉花的特点,以《爱如茉莉》为题的目的等。通过这些问题,不但可以总结全文,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审美心境。举例说明,学生⑴:在读到(妈妈)“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这句话的时候,从中感受到了母亲的喜悦。而“挂”字,也展现了母亲的爱意。学生⑵:“(爸爸)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这句话中使用了动作描写,能够看出父亲对母亲的爱,如茉莉般纯净。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我可以听出学生的心理变化。

语文的教学活动是十分富有诗意的,若是在教学中忽视了情字,那么一定会显得枯燥,而且失去了语言的灵动性。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教师就可以聆听出学生内心想要展现的曲调。

三、“柳暗花明又一村”——倾听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

倾听是尊重学生的重要表现。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问题,并且及时接到学生的问题,起到鼓舞学生的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对话环境,引导学生表达,才可以听到学生思维提升的声音。

【镜头回放3】

特级教师盛新凤执教《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片段。

老师:这首词是围绕着哪一个字创造的?

学生:我认为是“美”。

老师:这词自然是美的,可惜整首词里并未将“美”字搬到书面之上。

学生:那是醉。

老师:何以见得呢?

学生:词中有“日暮”,有“藕花”,还有“一滩鸥鹭”的美景,这美景让她沉醉了。

老师:来,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

学生:我认为是“记得”的“记”这个字,因为整首词,都是作者在写回忆中的事情。

老师:那么作者在《如梦令》中回忆着怎样美不胜收的景色呢?

学生:“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正是他回忆的美景。

老师:好,请这位同学来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

学生:我认为“暮”字更适合《如梦令》这首词。

老师:何以见得?

学生:《如梦令》中,日暮的景色让作者沉醉其中,甚至让作者流连忘返,不自觉地将船划进了荷花深处。

老师:作者如此沉醉此等美景,为何他还要急于离开呢?

学生:想必是天色已晚,当她醒过来,却发现船已经划到了很

深的荷花池中,所以作者又急着将船划出来。

老师:如果日照当头,作者还会这么着急地离开吗?(学生回答:不会。)也请这位同学将“暮”字写在黑板上。

学生:美景让作者流连忘返,我想作者一定有很高的兴致,我认为“兴”这个字也可以代表这首《如梦令》。

老师:有道理。作者往回划船的过程中,却又“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了一滩鸥鹭”,可以说一兴刚平,又起一兴。也请这位同学上来写在黑板上。

老师:学生的水平还真的不错,品出了这么多的字。从古至今,李清照留下的词并不多,留下的每一首都是精品,每个字都蕴含着大玄机,每个字都值得我们后辈细细品读。

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开放了学生的个性,认真倾听学生对《如梦令》独特的感受与理解,让学生对自己的发言更有自信。盛老师给那些说得不够精妙的同学委婉的指点,予以足够的尊重;那些说得比较好的同学,则予以及时的赞赏与肯定,“言之有理”;对于那些更有独特见解的同学,则给予足够的鼓励。盛老师也真的对学生的感受与理解予以尊重,学生在思辨中深深地走进去了。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我们可以听到学生思维的拔节声。

“倾听”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尊重的表现,也是对教学内容和节奏的整体把握,通过各种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李镇涛说:“教师需要成为一名倾听者,打开自己的耳朵,倾听属于孩子们的稚嫩之音。”这种声音如生命一般,隐藏着创造的活力,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帮助树枝上的花朵在秋季可以结出果实。通过倾听,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因此,倾听对于教师本身来讲是责任,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在倾听的基础上,近距离接触学生,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通过有效的引导,解决问题,交流感情,构建欢乐的课堂气氛。这,就是“倾听”的精彩。

猜你喜欢

如梦令倾听美景
如梦令
筼筜美景
独特美景
如梦令
海洋美景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
田园美景
如梦令,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