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生成点,提高核心素养
2019-01-1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实验小学龚叶芳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实验小学 龚叶芳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带有生成的课堂教学能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性能在生成中得到培养,学生的探究性能在生成中得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也能在探究中得到培养。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找准教学中的生成点,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在动态生成中形成教学策略方法,让学生的情感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得到体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找准生成点?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教学策略:
一、在及时“变奏”中生成
有许多教师往往对教学中的每个细节、每个活动都了如指掌,因此无法放开自己, “教案”像一只无形的手牵制着自己。实际上,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也会慢慢增强,这时教师就要倾听孩子的语言,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在这个倾听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新奇的创意。可以在有价值的“意外”中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打造出不曾预约的精彩课堂。
比如“9 的乘法口诀”一课,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堂上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决定重整教学流程:“你们真厉害,连乘法口诀都会背,不错,不错。那有不会背的吗?”果然,有几位小朋友怯生生地举起小手,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说:“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他们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9 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此时课堂活跃了,有的伸出自己的手指比划;有的根据书上的插图教着;有的利用身边的小棒教着;还有的直接背口诀帮着记……这一转变马上使学生由 “学数学”成为“教数学”,学习热情非常高。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假如教师看见举起的小手,就马上对学生呵斥、批评,假如他不因此改变教学流程,我们先不去评论这些学生“教”的方法是否可行,如果没有这次大胆的“变奏”,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二、在无意“插话”中生成
儿童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在课堂上好动、好奇、好表现,因而,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插话现象”非常普通。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了疑问,遇到了新奇的现象以及较强的好胜心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学生在课堂上插话的驱动力。课堂上的“插话现象”要不要一味地去抑制,要不要一味地去封杀?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最终得到的答案否定的,因为“插话”能有效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三、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过去我们往往否定这样的随机拓展,认为是不“紧扣教材”,但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应当肯定这样的随机拓展。因为在自主学习中,“旁逸斜出”是经常出现的。我们试想一下,自己在读书、查找资料时,一时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却意外得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积少成多,歪打正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用了。当然,拓展也不能离题太远,要避免那种过度发挥。
例如前不久上的一节解决问题练习课,原题是:“汽车上原来有35 人,有12 人上车,有9 人下车,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我本来想给学生创设跟小明一起坐汽车的情景,然后结合题目让学生表演坐汽车的场景,最后让学生自己寻求解答问题的方法。但在教学中我又习惯性地追问了一句:“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此时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有学生说出来了另一种解法:“12-9=3(人),35+3=38(人)。”这位学生进一步解释说,“12-9 是算上车比下车的多几个人,那么车上的人就会多3 个,所以是35+3=38(人)。”在我们纷纷赞扬这位学生的好方法时,另一个学生有了不同的意见:“可是如果上车的人数比下车的人数少的话该怎么办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我的心中没有慌乱,而是马上表扬了这位学生:“真是一个好问题,那让我们不妨将刚才的两个条件交换一下。(板书:上车9 人,下车12 人)这个题目该怎么做呢?”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好,各说各的好处,最后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第一种解答方法:“35+9=44 人,44-12=32 人。”没想到学生听了这个回答仍不满意地追问:“可是用刚才的办法就不能做了吗?”马上有学生给出了回答,“可以做,可以做。还是12-9=3 人,算得下车的比上车的多3 人,再算35-3=32 人,也就是多下了3 人后车上剩下的人。”到此,我想可以结束这个题目了,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一位学生提出:“那如果35 人是到站后剩下的人数,那车上原来有多少人呢?”我意识到这绝对是一个探究的好机会,于是我再次将这个生成资源整理并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有12 人上车,9 人下车后,汽车上剩下35 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大家能不能帮他解答?”通过刚才学生的小组合作和激烈讨论,最终找到了解答的方法。由于教师优化教学环境,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有效资源,书上的一个题目竟然演化出了几个不同层次的题目,使题目得到适度的拓展,让学生想得更有价值,学得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