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差异”视域下的课堂思考
2019-01-11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潘明珍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潘明珍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那时更多的是从教师本位出发,通过个人的教学智慧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来改变自己。而基于学生的教学行为改进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基准点,一个努力的方向和宗旨,直接指明了教学行为的改进是立足在对学生的分析研究基础之上,行为改变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俗话说:“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这仅仅是生物学中告诉我们的外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倘若再加上个体的性格特征、个性倾向性等,学生可谓是一人千面,更不可能是平时的千人一面了。因此,教学中我努力探究学生的差异,把差异当成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为差异而教,因差异而教,落差异之实,使得自己的课堂充满人性的魅力,成为学生展现差异的天地。
一、运筹帷幄,做一个善于耕作的农人
农民种庄稼时,总会考察地形地貌、土壤结构、植物品性等相关要素,选择合适的时机、时宜播种,获取最高的收益。教育专家加德纳也告诉我们:“学生的差异,是智能组合的类型的不同。”因此,教学行为的改进中,我们要学习做一个农夫,首先考察我们教育的对象。
教学中,我先从学生的学情分析入手,探索属于自己和学生共有的学习策略和方法。首先,我分阶段、分单元给自己的学生画像。先画集体照,把握整体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渴求,模拟大致的学习概况;再画个人照,展现个体的学习现状、思维方式、个人期望。在我的记录袋里,每个学生都有小小的成长记录表。我会不断地加以填充、修改,使其日臻丰富。针对班级人数较多的现实,我把个人照进行归类。如性格特征方面,有就像唧唧喳喳的小麻雀一样,一有想法就举手、一有问题就提问的;有略有疑问便后退不前,不敢主动发言的;有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的;有一上课便什么事都来的……再如思维特质方面,有一点就通的;有喜欢独自探究的;有思维一般但努力学习的;有思维中等但等着别人讲解的;有思维落后需要单独扶助的;有思维缓慢还不愿别人搀扶的……根据考察所得分类建立学习小组,对若干个相同个体进行相对整合,寻求普遍的学习方式方法,而后再重点指向某一个个体,基于这样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使对每一个学生的有效关注落到实处。
二、先学后教,做一个教学滞后的懒人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让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探究过程,老师要学会做一个教学滞后的懒人,少说甚至不说。很多时候,我都让学生先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这不是平常意义上的预习,而是将“先学后教”贯穿在整个学习的进程中,当成一个长期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通过巡视,更加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差异,找准了教与不教的内容,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的预设。
如“小数加减法”的学习,课堂上的先学中,我发现正如课前所做的学情分析那样,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能够独立完成这一部分的学习。在兼顾个别差异的巡查中,连事先以为有困难的学生也都能完成。这样的状况,如果老师还在一直浪费时间进行教学,岂不是可笑的行为?其实,许多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只不过坚守着“先教再练”的教学流程罢了。因此,先学后教应成为基于学生的教学方法的一种常态。学生能学的我们坚决不教,学生会说的我们绝不代替他说,学生能做的一定要让他亲力亲为,学生能思考的我们一定要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学会做一个懒人,静观学生学程。在需要的学生身上多下点工夫,有意识地进行个体的关注,找到他的优势潜能,因材施教。
三、以生代师,做一个甘居幕后的闲人
基于学生的教学是一个优秀教师甘于退居幕后的教学。课堂的时间大多给了学生,任学生去探究,在合作中赢取知识,获得成功。教师的教学状态正如前面所说,是一个懒人、一个闲人。事实说明,以生代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关注差异的教学行为。让班级里这方面突出的学生走上讲台,成为老师的助手,这样做的好处最起码有这样几点:1.关注了优秀人才,让他们有施展的机会;2.拉近了学习者与授课者的距离,学习者会觉得非常亲切,有说服力,容易接受。3.培养了一批小先生,他们能够普遍担当起关注个体的职责;4.激起了所有学生的斗志。他们都跃跃欲试,努力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主动要求学习,把学习当作了精神家园的必需。
四、把握时机,做一个拨点迷津的智人
关注学生差异的教学,教师的主体地位不仅没有削弱,而是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泛泛之处教师无需登场,关键之处教师不可或缺。
如教学四年级“确定位置”一节的学习,在教室里用数对说自己的位置,学生争论不休,有的说从左边,有的说从右边,他们不知道原因就是观察点的不同而起的争议。这时,教师的一句话就可以把问题突破,即:在老师的眼里,你的位置怎么用数对来表示?在学生的思维打结处、争辩时、心理困惑时,教师就必须重墨登场,一番恰到好处的讲解,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一处直点个性特质的分析……帮助学生拨开云雾,继续获取向上向前的发展。教师的适时出现,赢得了无数的尊敬和崇拜,学生的信任和热爱也将促使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和有效进行。
五、学习反刍,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哲人
每一次教学之后,教师都要及时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重建,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关注那些有差异的个体是否进步?如果达成度不高,问题出现在哪里,如何改进?通过不断地反思发现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在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要留给学生反思的时空,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激活学生的有效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在师生的共同反刍中“创造适合每一名儿童的教育”。
因此,基于学生研究的课堂,努力从学生差异出发研究教学行为的改进,拓展了教学行为研究的视野,丰富了教学行为研究的内涵,使得每一个教育者完美地进行着教书匠、思想者、教育家的完美蜕变,提升了学习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