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9-01-11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顾福发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 顾福发
小学数学课堂上,采取生活化的教学实施方法往往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这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主题中,就相应知识内容产生更强烈的探究欲望。生活化教学的体现形式非常多样,实施方法也十分多元。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教学知识点,参考知识教学需要实践的目标,就教学过程做合理组织与创设,可以多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探究情境,还可以将一些生活背景和素材融入特定的思考问题中,这些都可以提升学生对问题讨论的积极性。此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对学过的知识展开应用实践,巩固学生就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同时也提升大家的学科综合能力与素养。
一、采取生活化的教学导入形式
首先,教师在知识导入时便可以利用生活化的素材和资源,多结合一些大家熟悉且了解的生活背景来引入新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组织方式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对问题产生研究分析兴趣,能够形成良好的教学开端。总体来说,小学数学知识普遍简单实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几乎所有知识点都可以在生活中得到应用与体现。这不仅给数学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实施基础,也能够带给教师一些相应的教学启示,教师应当意识到多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组织与创设方式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从大家的日常生活出发,结合知识要点在生活中的体现,设计一些大家熟悉的场景或者教学背景,随后,可以基于这个铺垫设计与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观察和感受加以思考,慢慢进入理论知识的教学。这种层层推进的教学实施方法易于展开,能够将学生快速引入教学主题中。同时,这也会让新课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喜爱程度。
比如,在学习“折线图”这一课时,我首先和学生一同讨论近期的天气情况,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融洽。随后,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给学生展示了十天之内的气温情况,分别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紧接着,我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读取这两张图中的气温信息,并且比较这两种统计图各有什么优缺点。学生展开了各种分析尝试,在读图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顺利,有时候也会卡壳,就在这种生活化的学习场景中,很快将学生引入了本堂课的学习主题中。尤其是让学生首先观察折线图的构成和特点,这可以为后续的知识教学提供很好的铺垫,有助于学生就新知识形成快速的理解吸收。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探究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模式,多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实施空间,以此来加强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锻炼。教师可以首先从各种生活场景和生活情境出发,给学生创设问题探究的氛围,生活化的探究问题设计会让学生更容易进入思考过程中,不仅如此,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观察体验来辅助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够让探究式学习收获更好的实施效果。不仅如此,当学生就某个知识点在理解上产生困难或者障碍时,教师也可以透过一些生活化范例来给予学生思维引导,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清晰合理,能够在生活化的学习场景下更快地抓住问题实质,这些都是生活化教学可以带来的助益。
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推导出周长计算的公式,让学生真正弄懂其中的原理,理解这个公式的内涵,教师可以透过生活化探究情境的创设来达到这些教学要求。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前准备好的工具,如卷尺、绳子、铁环等等。其次,引导每一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总共有三种方法:一是用绳子绕铁环一周,再把绳子拉直,用卷尺测量绳子的长度,即圆的周长;二是让铁环在平铺的卷尺当中滚动一周,直接得出圆的周长;三是沿一条直线滚动铁环,用铁环走过的距离除以滚动的圈数就是圆的周长。随后,让学生对比讨论上面三种方法哪种最为便捷,且测量出的结果最为准确,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梳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推进模式更加有助于知识要点实质的揭示,能够让学生有更充分的知识吸收掌握程度,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习练任务
生活化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和课外学习任务时也可以从大家的生活日常出发,透过生活化的练习设计达到很好的吸收巩固知识的效果。小学课本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普遍来说在生活中都会有所体现,教师可以基于一些典型生活场景的创设和一些生活实例的引入,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化思考问题的习练,这能够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学完“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仔细观察,看看生活中有哪些百分数的应用。学生有了各种发现,比如新衣服上标签成分是用百分数表示的,如涤纶10%、棉90%;牛奶盒子上各种指标的含量也是百分比的形式,如脂肪 0.5%、钙 2.9%、蛋白质 1.7%等;洗衣粉上标有加量 25%的说明等等。透过这些观察发现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如此,合理利用数学知识也能够让很多问题的解决更加简单高效,这些都拉近了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的距离,并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