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动孩子的心弦
——小学音乐童声合唱教学新思路分析

2019-01-11江苏省南京市赤壁路小学蔡宜玲

小学时代 2019年25期
关键词:心弦童声情感

江苏省南京市赤壁路小学 蔡宜玲

在小学音乐童声合唱中,音符、声音情感都是较为关键的因素,挖掘学生在合唱中的情感体验,可以达到深化音乐内涵、拨动孩子心弦的效果。在实践中创新小学音乐童声合唱教学模式,探究合理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童声合唱是拨动孩子心弦的路径

童声合唱更为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与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童声合唱教学模式,这样才可以真正地拨动孩子的心弦,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童声合唱歌唱教学更容易让人接受

相对于其他音乐艺术形式来说,童声合唱可以充分地凸显自身的优势。歌唱是表达与传递情感最为简单、直接的一种方式。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与学习能力在不断地提升,由简单的独唱以及齐唱逐渐地提升到合唱的领域,可以通过一对多的方式进行教学唱歌,这种方式会在无形之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合唱的方式更为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简单的聆听,通过融合打击乐器等方式引导学生课堂上学习、享受、感受音乐,不仅在无形之中接受新的音乐知识,还会激发学生对合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地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

2.合唱有利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童声合唱教学曲目具有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特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音乐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状况合理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在无形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渗透合唱教学的内容,在无形之中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强化体验。

教师要合理地渗透音乐知识,将其始终贯穿在合唱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合唱的价值与美丽,这样才可以达到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

二、拨动孩子的心弦——小学音乐童声合唱教学新思路分析

在小学音乐童声合唱教学中,要想切实凸显童声教学的优势,真正地拨动孩子的心弦,就要根据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与手段,整合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与手段,拓展教学思路,这样才可以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基础。在童声合唱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凸显自身的主导作用,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这样才可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1.分析音乐要素,拨动孩子的心弦

(1)妙用音符拨动孩子的心弦——声音训练。在小学音乐童声合唱训练中,声音训练是基础训练。学生掌握了解正确的发音技巧与方式,才可以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通过基本功的训练可以规范学生的唱法,提升技巧,进而提升学生合作能力。

(2)规范姿势动作,强化呼吸训练。教师要规范学生的姿势动作,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站姿与坐姿,只有规范的唱歌姿势才可以为唱歌奠定基础,保障唱歌的通畅性,发音的准确性。

强化呼吸训练可以提升合唱能力。通过呼吸训练提升学生的呼吸能力,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唱歌能力。这也为合唱以及发声提供了基础支持。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与方式就会自然地、准确地发音,进而提升唱歌的质量,增强歌曲的优美感。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音乐作品的曲风有针对地进行呼吸训练,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通过胸腹式的方式呼吸,通过气息带通气带振动,打开喉咙唱歌。在唱歌中要保持站姿挺拔、脸部自然放松。让学生充分地了解不同的呼吸方式与手段,养成正确的唱歌方式,这样才可以在无形之中提升小学音乐水平与能力。

(3)重视合作训练,提升专业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童声合唱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掌握正确的合作方式与方法,进而在根本上优化合唱的效果与质量。在声乐的艺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彰显个性化与技能化教学,要探究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手段。

合唱过程中,歌唱者要充分地调节自身的气息,保持声音的平衡性,提升合唱的质量与效果。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一些合唱作品,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启发,提升自身合唱能力。

教师在合唱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辨别旋律,分析高声部、低声部的划分,通过协调性练习,构建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配合性,在合唱中可以保障自身声部的独立性与稳定性,通过与其他声部的配合提升合唱的质量。

(4)重视情感训练,激发情感共鸣。歌唱是一种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与演绎。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声音与音准的关注,分析学生的情感,通过情感与声音的有效融合才能够传递更为饱满的情感。

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欣赏歌曲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模仿联系,感受不同音乐作品中不同的情感价值,充分地了解其内在的情感,进而与音乐产生共鸣,在音乐中拨动学生的内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童声表演的吸引力。

2.创新合唱思路——拨动孩子的心弦完善路径

(1)选择合适的合唱曲目。合理选择曲目有利于提升合唱教育的质量。科学合理地选择曲目,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音乐内涵与功底,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共鸣,通过此种方式引导学生融入到合作歌唱中,通过学生的不同审美感受与体验,拨动学生的内心情感,进而提升音乐合唱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2)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要通过多样化、多维度的方式激励学生,在实践中要通过趣味性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而提升合唱教学质量。

重视基础训练,提升趣味性,在基础训练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发音知识,激发学生的合唱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练唱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无形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重视伴奏作用。在进行二声视唱范唱的时候,首要任务就是两个声部展示,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地了解双声部以及声的概念。对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凸显伴奏的作用,凸显其中一个声部,在训练过程中通过伴奏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声音统一的效果与目的。

(4)适当开展合唱比赛。适当的比赛可以提升童声合唱训练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状况合理分析,基于学生的具体状况组织开展各种比赛活动,进而在无形之中提升合唱教学质量与效果。

适当的比赛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合唱能力与水平,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深化师生对作品的了解,挖掘其内在的情感,激发共鸣。

分析我国小学童声合唱教学实际状况,全面系统地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学生的特点,将合唱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模式,通过科学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姿势、声音以及情感训练,通过科学的方式创新路径与手段,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拨动孩子的心弦,这样才能够提升我国小学童声合唱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心弦童声情感
童声里的中国
自然灵感
“鸡毛蒜皮”也能撩动心弦!
夏 天(童声合唱)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蜜色回忆
情感
一支游子心弦上的小夜曲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