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9-01-11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小学教育集团银苑校区

小学时代 2019年25期
关键词:朱德独立思考阅读教学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小学教育集团银苑校区 周 燕

阅读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以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阅读教学也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并不只是草草读完一篇文章了事,而是要对故事产生的前因后果都有所了解,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文章之美。

一、阅读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1.阅读教学的特点

阅读教学相较于固定知识点的教学更具灵活性,难度也很高。正因为其独特性,在促进学生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把握以及拓宽学生知识面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另外在阅读中,学生必须依靠独立思考去探求文章主旨以及作者意图,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大帮助。它采取的考查方式同样十分灵活,既要求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文章主旨,还要对文章结构以及写作手法进行细致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智力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因此,阅读还承担着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任务。比如,在学习《朱德的扁担》一文中,首先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本后找出生僻字,而对于“朱德”“扁担”等还要做一番介绍,比如通过插入图画并给出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朱德的身份以及扁担的模样与作用。学完课文后还应该引导学生用字组词,以巩固记忆,比如“德”“敬”二字,要求学生组词,如品德、美德和尊敬、敬重。这种阅读教学方式能加深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从而提升语文阅读的水平。

总之,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难度较高,但它将语文知识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对于语文学习十分重要。

2.阅读训练的优势

关于阅读训练的优势,首先必须明白语文这门课程的本质是什么。汉语是一门语言,也是一门文化。文章是作者运用文字表达自身感受的一种形式,它浸入了创作者的思考。自古以来的名篇,大多都是探索人生问题与时代问题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阅读的本质在于培育学生认识自己与周边世界关系的能力。阅读文章有助于寻找到发现这个世界的路径,提高自身的理解与思维水平,这也正是阅读训练的优势所在。比如,《大禹治水》这篇文章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大禹的奉献精神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的骨子当中,滋养着现代社会。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体会这种奉献精神,不仅能促进相关语文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他们正确的价值观,给他们的心灵种下了奉献的幼芽,这是阅读训练不易显现的优势。

二、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通过阅读培育学生识写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养成学生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督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炼总结文章主旨,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于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文章的选择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文章,古文与现代文最好都要涉及,有意识地养成学生的阅读思维。还是以《朱德的扁担》一文为例,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包含独体、上下、左右、半包围4种结构的字。指导时,要注意提示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比如,“仁人志士”的“志”与“士”可以放在一起教学,“志”的上半部分为“士”而非“土”,下半部分为“心”字,避免学生混淆。识字是读懂文章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识写能力的提高也促使他们能够更准确地体会创作者的意图。通过对文章中生僻字以及不容易理解的字进行重点分析,学生能在脑海中浮现出革命岁月的大致模样,促使他们进行独立的想象与思考,这是阅读教学的最大意义。

在文章体裁选择方面,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而是要多方面涉及,比如散文、小说、诗歌等。比如在《夜书所见》一书中,宋代诗人叶绍翁描述深秋之凄凉,以梧叶、秋风的意象烘托出了深秋寒凉氛围,由深秋之景象又延伸到生活场景,勾起诗人思乡之情。诗中有许多学生在平常生活没有接触过的字词以及代表物,比如“寒山”“促织”“篱落”等,一方面可以通过适当的插图还原相关意象,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诗意;另一方面,学生要准确掌握这些字词,知道它们的读法、写法,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网上查询的方式去了解具体代表的物体形象,加深他们的理解。

另外,对于一些名著,应该重点阅读。名著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很多伟大的作家就是少年时期阅读过相关名著,并受到影响,从而走向写作的道路。因此,对于名著阅读必须有强制性的要求,以读完多少本为标准,督促学生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考查学生自我阅读的效果时,不能只以成绩为标准,而是要以多种形式进行考查,只以成绩为标准只会削弱学生阅读的兴趣。

2.通过系统阅读与朗诵培育学生逻辑思维与语感

如何理解一篇文章,如何阅读一篇文章,是阅读教学中应当思考的问题。一篇好的文章都具有较好的结构,一本书也是根据某种结构创作的,毫无结构与章法而言的书是混乱的。通常,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时,注重的是它的故事性,对于其内在的结构以及故事所体现的深度意义却并不会那么关注,这是由于学生智力发展所处阶段不同。因此,引导学生着手梳理文章结构,细致深刻地阅读一篇文章,所起到的效果会比粗略地阅读好很多。而具体应该以何种形式进行呢?a.教师可在学生阅读完文本之后设置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b.当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处在瓶颈状态时,教师应设置具有争议性话题,引导学生分为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增强表达能力。c.在学生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对于某些问题并不提供统一答案,让学生明白事物并非只有黑白对错,也可以是多彩的。

语感的训练对于阅读来说同样重要。仍然以《朱德的扁担》中的句子为例。a.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b.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在阅读训练时,一方面要注意字词的韵律,另一方面要理解句子的感情色彩。比如“会师了”表达的应该是喜悦之情,应该引导学生以喜悦的情感去朗诵该句,以体会到文章之情。总之,语感的训练对于理解文章的作用是关键性的,透过语感,能够体会到文章所描述之境况,从而加深读者的理解。

3.引领阅读与实践相结合,培育学生实践思维

阅读教学不应该脱离实践,通过引领学生将阅读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培育学生的实践思维。创作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对我们的启示不管在阅读还是在创作,都不应离开对生活的观察。阅读教学也不应该只局限于三尺讲堂,而是要引导学生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意境或者事物,使得学生能更贴切地领悟到创作者的意图。比如在《赠刘景文》一诗中,作者前两句描述了一番悲凉却豪迈的景象,虽“荷”已尽,“菊”已残,但“霜枝”依然傲然挺立,这给所描述的秋又增添了一份无畏之感。对于这样一些意象,有些学生难以理解,更难以体会到其中之美,这便是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缺陷。对于一些自然之景,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大自然,去体会自然的呼吸,包括田野、大树、飞翔的鸟和飘舞的蝴蝶等,当学生真切地感受这一切时,其写出的东西也能更加接近真实,以及富有力量。实践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周边世界,所有好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真实,而不是矫揉造作。引导学生沉下心来感受花草鸟木,甚至感受城市、街道、汽车,因为人总是容易忽略掉身边显而易见的事物,所以平常人缺乏寻找“美”的眼睛。而阅读的本质便是培养学生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使他们更真实地表达自身的想法与思考。

总之,阅读使我们心灵更加清澈,目光更加明亮。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跳出唯成绩论的思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锻造学生独立思考之能力以及提升审美之能力。

猜你喜欢

朱德独立思考阅读教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