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阅读教学 提升阅读能力

2019-01-11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小学时代 2019年25期
关键词:开放性阅读教学语文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戴 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偏低,而且传统的阅读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而开放性阅读教学,偏重于学生个性化行为的教学,以学生的自身阅读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养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开放阅读教学,值得我们探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开放性阅读教学的途径问题谈几点思考,与大家共享。

一、注重愉悦氛围的营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的激发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能由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转变。为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愉悦阅读氛围的营建,从兴趣的激发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孩子们快乐阅读。

小学教材及相配套的阅读素材大都图文并茂,内容新颖、生动有趣,很大程度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促“要我读”到“我要读”的实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学流程,以及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并能适时、适量地把教学内容和相配套的阅读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以达到兴趣阅读、高效教学的效果。

以《乌鸦喝水》为例,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借助教材插图进行趣味导读,如:图片中是谁?在做什么?喝到水了吗?你想知道它是怎么喝到水的吗?这篇文章说的就是乌鸦口渴而想办法喝到水的故事。这样的导入,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促使学生快乐阅读

学生能够正确、科学地阅读不仅要依靠教师正确的引导,而且学生自身也要不断地在阅读中摸索、总结,并通过大量的时间积累良好的阅读经验,更需要教师和学校为开放性阅读创设有利条件,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功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开放阅读内容,丰富阅读形式。

新课标倡导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热情,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媒介读物;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结合、讨论,将自己喜爱阅读的书籍与同学共同分享,逐步形成融洽的阅读氛围,共同享受开放性阅读的乐趣;更好地进行开放性阅读的训练,拓宽阅读途径,扩大阅读视野,养成自主、乐观的阅读习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审美观点,使阅读教学在其乐融融的阅读过程中达到最佳效果。

帮助学生养成快乐阅读、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应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其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并合理推荐可以阅读的读物,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如阅读了《济南的冬天》后,推荐学生阅读《春风》《春》等;阅读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后,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等;阅读了《乌鸦和狐狸》,推荐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等。教师的推荐,解决了学生课外读什么的问题。再开展各种读书交流、阅读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快乐阅读的兴趣,大量的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也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注重有效导读,促使学生创新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创新方法,有效引导学生阅读,开放阅读课堂,让阅读课堂不再单一。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应重点采用引导学生自身阅读上,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开放的富有创新活力的导读教学方式,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开展形式多样、别开生面的阅读方式——个人读、分组读、代表读。个人读,要求作摘录、写个人心得体会;分组读,每个组成员都要参与,分章节读,再交流、讨论、总结,解决疑惑;集体读,让学生代表举一反三地读同一作品,略述部分情节,精读作品中的精彩内容,并细致描绘阅读内容中的生动画面,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愉悦中学到文学知识,让阅读教学内容真正活起来,使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有所收获,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浩瀚的书籍海洋里,去欣赏中华民族优美的语言文字,去广阔的天地间探索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吸收更多、更广泛的语文文化知识,体会开放性阅读没有止境的乐趣。

四、融入多元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多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只听不讲,更谈不上交流、讨论,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中接受学习,而这种教学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开放性阅读教学。开放性阅读教学,必须在教学上有所创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善言好动、想象力丰富等特性,采取翻转课堂、学生读、讲、说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把被动的灌输学习转向主动的自我阅读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让学生把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独特的见解、想法表现出来,在活动中进行交流、讨论,以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重、重视,促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这样不仅能把课堂、课外的阅读气氛活跃起来,还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乐于阅读,在阅读中发现乐趣、寻求快乐,在愉悦的阅读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素养。

如《蝴蝶的家》的教学,对于词语的教学我“让学于生”,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出词语的含义,如“轻盈”“震撼”等词语的教学,先让学生到原文中找出来,并根据文本内容的理解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文章主题的把握,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讨,如:从哪些词语中,体现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开展多元活动,除了问题教学、合作学习之外,游戏、表演、创编、拓展阅读等,也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都可以促学生动起来。如,《蝴蝶的家》阅读后,教师提出拓展延伸性的问题,围绕“蝴蝶的家到底在哪儿?作者有哪些猜想?你还有哪些新想法?”展开讨论,既利于阅读的深入,也是有效的拓展,在提高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五、渗透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

开放性阅读教学更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技能的形成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要树立长远的阅读教学理念。

阅读技能的形成主要是在阅读中积极地积累语文文化知识和经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从略读技巧和品读技能两方面引导。略读是跳跃性、快速阅读的过程,讲究策略和技巧性,要求学生要高度集中精力,快速地浏览阅读内容,把握阅读内容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标注,对主要字、词、句作准确了解,获取文章的中心主旨,进行快速记忆,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品读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细细地品味。通过朗读、默读、诵读等诸多方式进行思考、探究、体味、揣摩、深入分析阅读文本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思想内容、情感流露等,采用标注、摘抄、剪贴、应用等手段进行知识积累,逐步提高阅读技巧和技能。

总之,开放性阅读教学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新课改,遵循学生的需要,从兴趣入手,开展多元活动,促学生对阅读文本有效理解、深入体会,并受到文学语言和真挚情感的熏陶,享受阅读和审美的乐趣,使开放性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放光彩。

猜你喜欢

开放性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