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特岗故事

2019-01-11大名县大名镇岳庄小学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特岗生涯梦想

■大名县大名镇岳庄小学 张 涛

2012年7月我从邯郸学院毕业,怀揣着一个教书育人的梦想,怀揣着对教师的崇敬之情,参加邯郸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8月底我来到了大名县大名镇岳庄小学,成为了大名县千百个特岗教师中的一员。

当我第一次踏上自己工作的土地时,我的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总觉得自己接受不了这个地方,开始后悔选择这样的路,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乡,没有什么亲朋好友,背井离乡、只身一人在这里工作,心里总有些孤独。起初这个地方交通和生活都极不方便,加上上大学时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对于一个刚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青年来说,突然一下子来到这么一个地方,反差实在太大了,我一下子接受不了。在万般惆怅的时候,幸好遇到了热心的领导们,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和关心的话语让我慢慢地开始接受。

这是一个新建学校。学校只有一座教学楼,没有院墙,我去时,校园还没有硬化,施工的铲车和挖掘机还在作业。2012年9月,开学的第一天,学生们背着书包,手拉着家长,大点的孩子推着自行车,个个都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学楼找自己的老师,我听不大懂他们的话,听不懂时只能耐心地再问一遍。孩子们和家长们都很友善,看到我们大学生在门口迎接,急忙过来打招呼,有些家长还一个劲地握住我的手说“不孬不孬”,后来我才知道,“不孬”是当地的方言,意思是“好”,他们把孩子交给我们很放心。

关于住处,由于学校没有院墙,局领导和中心校领导考虑到安全问题,让我们几个一起住进了当地的村委会。村委会领导很照顾我们,提前准备好了干净的房间和床铺,还经常过来嘘寒问暖。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校长为我们准备了煤气灶和锅碗瓢盆、大米白面等等。从学校到住所将近两百米,中间要穿过一片玉米地,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走在不宽的小路上,望着火一般的夕阳,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那种感觉很美好,也正是这种感觉撑着我们度过了最艰辛的时光。

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我努力着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可是事情往往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顺利和简单,自己的努力还得学生的配合才可以,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比较积极好学的,也能很好的配合自己的工作,我觉得教与学之间的理解与支持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说是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发展到现在,当初我们一起来的老师都是学校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实施者。我们在这里日复一日的做着平凡而又有意义的事情,当然,能够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坚持下来,本身也即是一种不平凡。

2014年6月,我参加工作以来带的第一届毕业生顺利毕业了,很多学生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看到这些,我颇感欣慰。

转眼间三年的特岗生涯过去了,我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我愿意继续留任,继续自己心中没有磨灭的梦想,我坚持下来了。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也经历了很多事,现在逐渐成长、成熟起来了,几年的教学经历也丰富了我的人生,让我对梦想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时常会和同事们倾诉,同事们在一起工作、生活得久了,慢慢变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因为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爱人,我们共同携手前行,一起朝着崇高的理想奋进。

2015年12月26日,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礼堂,我们应邀参加了大名县教育局为特岗教师牵线搭桥并精心组织的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这也是该县实施“暖心工程”留住特岗教师的具体举措之一。

“他们学历高、能力强,充满活力和激情,给乡村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引来金凤凰’,还得想办法留得住。”大名县教育局局长申益民说。为此,大名县着手实施了以提高待遇、典型激励、建周转房、生活关怀、政治重用等为内容的“暖心工程”。

一项项暖心举措的推出,实实在在温暖了广大特岗教师的心。“现在生活更有奔头儿,工作干劲儿更足!”我们特岗教师对未来充满希望。

转眼七个年头过去了,这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名光荣的特岗教师,我爱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号召更多的朋友加入到特岗教师行列中,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特岗生涯梦想
我的教书生涯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特岗计划”背景下体育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梦想
梦想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