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艺术

2019-01-11江苏省淮安市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小学部史安菲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4期
关键词:形象性启发性周长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小学部 史安菲

“语言即是音乐,就是艺术。舞台语言,不仅仅是表演,更需要高超的艺术修养和表演艺术。”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戏剧语言艺术,也同样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都十分注意加强自己高超的语言技巧,其教学语言往往极富表现力,既需要准确明白地讲授知识,更需要充满趣味性、形象性、简洁性和启发性。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生动形象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需要立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能听得清楚、听得有味、听得入神,既要富含知识性,也要富有形象性。数学语言的形象性,是指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给学生,增加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比如,教学六年级的《圆的周长》,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虽然能够计算圆的周长,但对于“π”表示什么意思或者其中的奥秘并不理解。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对于圆的周长,你们都有哪些理解?”学生会积极发言,有的说“直径×π”,有的说“半径×2×π”。看到学生积极踊跃,老师在给予肯定的同时,继续提问:“π 是什么意思?周长为什么这样求?”在此基础上,教师投影出示一个车轮的图片,并标出相关的半径和圆周,并追问:“轮子滚一圈的距离和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抢着说和半径和直径有关。老师问:“那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先是沉思,一会就有了办法,通过围一围、滚一滚得到轮子的周长,再量出直径,然后用周长除以直径……学生在思考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经历了研究历程,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标。老师这样生动地引导让原本抽象的“π”变得生动有趣多了,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圆周率是怎样产生的,而且可以使学生产生研究问题的欲望。

二、准确严谨性

准确性就是确切、规范地表述原理、概念、定律等,用词要恰到好处,能准确表达词意,语句要有条理、观点鲜明、结论正确。严谨性即讲课语言必须精练准确、条理清楚、通俗易懂。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对讲授知识的叙述要准确严谨,不应使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

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点:第一,自己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透彻的了解,任何一个语言环节都要求准确。比如,教授六年级《圆柱与圆锥》中圆柱与圆锥的关系时,教师只强调“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而忽略了“等底等高”,此说法问题就在于缺少准确性,必须强调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才能出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这样才更准确严谨。第二,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也要准确到位,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比较大小时》,举例比较和,有的学生想出通分,把分母变成一样的,有学生就会提出:通分,把分子变成一样的可不可以呢?有的老师会强势地跳过这一过程,甚至批评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这样的课堂会熄灭学生创新的火花,但是优秀的老师会抓住突发情况,进行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学生阐述通分分子与分母的联系,培养学生开放的思维与心态,让课堂成为有活力的高效课堂。

三、含蓄启发性

人们看一出好戏,读一首好诗,欣赏一幅好画,常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的感觉。讲课也是这样,教学语言的含蓄性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讲授时往往不直接灌输给学生,而采用委婉的话来烘托和暗示,从而让学生学思结合,通过思考才能得到答案。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旨在用语言点亮心灵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激发学生的额思维活力,富含启发性和探究欲望。比如在教学《认识厘米》时,一条线段从0 指向5,有的学生认为这条线段长度是5 厘米,有的学生认为是6 厘米,老师及时启发: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可否讨论一下,看看答案应该是什么啊?老师并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的认知冲突再强烈一点,引导学生进入思考与辩论阶段,在激烈的辩论中形成统一的认知。

语言的内在素质牵涉做人的各个方面,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语言也同样如此,从另一方面讲,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用专业的教学语言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使教学语言充满生动形象性、准确严谨性、含蓄启发性,进而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和富含启迪性,确保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很好的提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数学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形象性启发性周长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圆的周长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说理也需要“形象性”——以《我有一个梦想》教学为例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