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组织滴虫病病例的诊治
2019-01-11李国立邢兰君
李国立,邢兰君
(1.河南省镇平县畜牧局,河南 镇平474250;2.河北省邢台市兽医院,河北 邢台054001)
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鸡组织滴虫寄生在盲肠和肝脏所引起的一种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寄生虫疾病,对其他禽类如孔雀、野鸡、鹌鹑也易感。本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雏禽和青年禽比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在脏乱潮湿的饲养环境中容易发生。其症状主要是便血、贫血,及时治疗死亡率不高,否则会造成大批死亡,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介绍1 例孔雀组织滴虫病的典型病例如下。
1 发病情况
河北省邯郸市某养殖场饲养的80 多只孔雀,地面散养,149 日龄时发生一种以厌食、拉稀带血便、死亡为主要症状,以消瘦、脱水、贫血、肠炎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在当地兽医诊治后,用药3 d,不见好转,反而死亡增多,相继死亡17 只,遂带病死孔雀于2018 年7 月20 日来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剖检、化验,诊断为孔雀组织滴虫病。经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使疾病很快得到了控制,孔雀恢复健康。
2 临床症状
病初只有少数孔雀精神萎靡不振,呆立,食欲减少,甚至废绝,排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继而粪便带血,严重的排大量血便。出现血便后,全身症状加重,消瘦,贫血,羽毛粗、乱、无光泽,陆续发生死亡。
3 剖检病变
剖检3 只病死孔雀,病变主要局限在盲肠和肝脏。盲肠肿大数倍,肠壁肥厚、坚实,如香肠状,肠壁上散布有多量2~3 mm 左右直径的原型溃疡灶。肠内容物干燥坚实,变成一段干酪样的凝固栓子,堵塞在肠腔内。把栓子横断切开,可见切面呈同心层状,中心是黑红色的凝固血块,外面包裹着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渗出物和坏死物质。肝脏肿大并出现特征性的坏死灶,坏死灶在肝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稍凹陷,边缘微隆起,病灶颜色为淡黄色或淡绿色,病灶的大小和多少不定,自针尖大、豆粒大至花生仁大,散在或密布于整个肝脏表面。
4 实验室检验
4.1 细菌培养 无菌操作取病死孔雀的肝、脾、心脏做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4.2 染片镜检 取病死孔雀盲肠内容物,用少量40℃左右的生理盐水稀释,在玻片上滴1 滴,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在适宜温度条件(37 ℃~40 ℃),可见到作钟摆状运动的活虫(8~12 μm),高倍镜下可见到鞭毛。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肝脏、盲肠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可诊断为孔雀组织滴虫病。
6 预防与治疗
6.1 预防 采取隔离-消毒-治疗等综合性防制措施。改善饲养环境,保持孔雀舍清洁干燥,注意舍内通风,及时清扫粪便,堆积发酵。搞好卫生消毒工作。用百毒灭、绿威净等消毒药消毒(消毒药交替使用),每天1 次,连用7~10 d。改地面平养为网上饲养,饮水要清洁卫生,孔雀舍用具、饲槽、饮水器皿要彻底消毒。
6.2 治疗 饮水中添加球冠双杀(主要成分:磺胺喹噁啉钠、盐酸氨丙啉、亚硫酸氢甲萘醌等),按本品100 g 加水400 kg,连用5 d。饲料内混甲硝哒唑按250 mg/kg 混料饲喂,连用5 d。并配合中药治疗,方剂:常山80 g,黄芩、地榆、青蒿、白芍、柴胡各40 g,甘草20 g,共研细末,每只孔雀2 g,分上下午混饲,连用5 d。饲料内增加多种维生素,增强孔雀机体的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