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例幼猴骨折的诊治
2019-09-18李同义黄亚强王建堂仝宗喜裴春圃
李同义,郭 洁,黄亚强,王建堂,刘 洁,仝宗喜,裴春圃
(1.郑州市动物园,河南 郑州450008;2.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
猴子喜欢食用水果及青菜、根茎植物,这些食物可以供给猴子足够的维生素[1]。冬季光照时间短,维生素D 合成减少,影响钙的吸收。动物园为保证幼猴的生长发育,在自制的窝头中添加一些蛋白质、矿物质等作为营养补充,但食量有限,所以营养代谢病时有发生。
猴子在各年龄段都可发生骨折,尤其是猴子患骨代谢性疾病后,因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强度降低,受到暴力或者日常活动中受到偶尔力量即可发生骨折。老龄及幼龄猴子易缺钙,骨折发病率高。特别是冬春季节在室内饲养光照不足,更易出现骨折。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一般不难诊断,但确诊需要进行X 射线检查。X 射线检查可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以及指导整复、监测愈合情况[2]。对于确诊的病例,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两个治疗环节。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 例患猴资料来自于郑州市动物园。
1.2 病例简介 病例1:动物园1 只体重1.5 kg 的幼赤猴20 天前开始出现重度跛行,腿部肿胀,不能屈曲,肢体运动缓慢,经保守治疗后转至于2015 年1 月25 日前来就诊。病例2:动物园1 只幼环尾狐猴于2015 年3 月1 日右前肢肱骨发生骨折,前来就诊。
1.3 问诊 病例1:1 月25 日就诊幼猴于20 d 前开始出现运动缓慢,不愿活动,后肢肿胀,兽医给其注射一些抗菌消炎的药物并配合一些口服药物,不见效果,故做进一步诊断治疗。幼猴平时只喜欢吃水果,以及少量其他食物,动物园的水果是成批采购,放于库房中。幼猴生活的环境冬季室内光线较弱且阳光照射的时间比较短,幼猴缺乏阳光的照射。病例2:3 月1 日就诊幼猴情况与1 月25 日就诊幼猴基本相同。
1.4 仪器与药物 呼吸麻醉机(美国MATRS 呼吸麻醉机;型号MATRS MODEL 3000);X 线机(南京普朗X 线机;型号PLX101A)及常规手术器械等。丙泊酚注射液(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用量1 mL/kg·bw)、异氟烷(河北九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头孢曲松注射液等常规用药。
1.5 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采用常规的临床检查法。X 线检查参考王俊东[3]等方法进行,具体参数如下:正侧位均使用:电压48 kv 电流45 mAs。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结果
2.1.1 常规检查 幼猴行走跛行,甚至患肢不敢着地,始终保持一种姿势,不愿活动或缓慢的保护患肢运动;遇人接近时敏感尖叫挣扎,触压患肢,患部肿胀,有热感,可以明显感觉到骨骼结构发生异常移位,隐约可听见骨摩擦音。
1#猴:体温38.3 ℃,心率86 次/min,呼吸58次/min。
2#猴:体温38.9 ℃,心率97 次/min,呼吸71次/min。
2.1.2 血常规 患猴血常规检查结果见表1。
2.1.3 X 线检查 1 月25 日就诊幼猴X 线检查见图1 和图2,术后X 线检查见图3。3 月1 日就诊幼猴X 线检查见图4 和图5,术后X 线检查见图6。
通过病史调查和触诊检查,再结合X 线检查,可以确诊为骨折[6]。1 月25 日就诊幼猴是右后肢股骨骨折,由于发病时间距就诊时间较长,且是完全性骨折,出现移位,病情比较严重,不能采取保守治疗,应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3 月1日就诊幼猴是右前肢肱骨骨折,采取同样的治疗方法。
2.2 手术治疗
2.2.1 术前准备 手术室消毒,器械消毒,手术人员消毒。消毒完毕,手术人员按规定穿手术服带 手套。
表1 患猴血常规检查结果
图1 正位片
图2 右侧卧片
图3 左侧卧片
图4 右侧卧片
图5 背腹位片
图6 腹背位片
幼猴用丙泊酚1.5 mL,静脉推注,作为基础麻醉;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2 mL,皮下注射防止抑制腺体分泌、流涎;然后气管插管,用1.0%~2.5%异氟烷呼吸麻醉,同时要进行心电监护,对患病部位进行适当的剃毛之后对手术通路周围严格消毒,防止切开皮肤时发生感染。
2.2.2 手术过程 幼猴采用侧躺位断肢在上,在断端外侧切开皮肤,刀口长为5~6 cm,钝性分离肌肉,清除游离的骨碎片,暴露出骨折两断端,股骨(肱骨)断端长出骨痂,故需要将其剔除后才可以进行复位,以便愈合;将断端吻合好,采用髓内针(针的粗细与骨髓腔适合)固定后、接骨板镙丝固定再用不锈钢丝做内固定(如图3,6),确认断骨固定好后,清创,肌肉和皮肤常规缝合,伤口外缝一无菌纱布保护伤口。
2.2.3 治疗 (1)抗感染: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头孢曲松0.3 g 1 次/d,连用5 d,静脉注射;(2)防止出血: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 mL+止血敏0.5 mL 1 次/d,连用3 d,静脉注射;(3)增加免疫力: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白蛋白2.5 mL 1 次/d,连用3 d,静脉注射;科特壮0.3 mL 1 次/d,连用3 d,皮下注射;(4)补充维生素:5%葡萄糖注射液30 mL+维生素C 注射液0.5 g,连用3 d,静脉注射;(5)复合维生素B 注射液0.5 mL+维生素K3注射液0.5 mL,1 次/d,连用3 d,皮下注射;(6)补充铁防止缺乏引起贫血:铁血龙0.2 mL 1 次/d,连用3 d,皮下注射。
2.2.4 术后护理 (1)增加营养,多给含钙高的食物,饮食中补充鱼肝油及钙剂等;(2)减少人员接触,将其放在小笼内饲养便于观察和治疗;(3)水盆内加水宜少量多次,笼子用砖垫起,防止伤口接触水及尿液等;(4)指定猴子熟悉的饲养员观察和阻止其舔伤口;(5)定期进行X 线检查,一般30 d 左右复查,掌握骨折愈合情况。术后7 d,拆除缝合线,经过2 个月的护理,经X 线检查,骨头愈合良好。
3 讨论
3.1 发病原因 猴子主要从水果中获取各种营养分,但是水果中维生素D 和钙含量较低,幼猴正处于快速生长期,冬天生活的环境比较阴暗潮湿,水果中维生素及各种营养物质随时间延长有大量损失,每日阳光照射的时间比较短,维生素D1转变为维生素D2的量减少,钙的吸收减少,造成幼猴钙缺乏。猴子是群居生活,天生好动,幼猴由于活动量大,或者幼猴之间相互打闹,受到机械性外力作用,容易发生骨折。另外,笼舍较高,幼龄动物神经系统不健全造成摔伤而发生骨折。笼网网孔不适合,造成动物肢体误入后形成骨折等。
3.2 骨折固定 由于猴子天性好动,而骨折部位在肢体,容易产生牵拉、积压和扭转力,使镙钉松动、钢板弯曲等,因此牢固固定防止钢板松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经过研究,我们采用了髓内针+钢板再用不锈钢丝做内固定的方法,此方法具有抗积压、抗扭转和抗牵拉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固定效果。
3.3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很关键,很多野生动物手术后常因护理不到位而失败,这两只动物个体小,采用40×60×50 cm 的小笼饲养,护理较为方便,同时安排动物熟悉的饲养员专人24 h 看护,术后伤口外用绷带固定骨折肢体,防止伤口污染和感染[7]。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两只幼猴个体小比较温顺,易于护理。野生动物术后护理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同时饲喂钙制剂和促进钙离子吸收的药物,促进了骨骼愈合的时间。利用髓内针和接骨板对骨折进行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要适时(约5 月左右X 线检查骨折部位愈合良好)取出骨髓针。
3.4 骨折的预防措施 改善饲养环境,如笼舍的高度不宜太高,降低饲养动物的密度,防止动物间互伤。注意幼龄动物生长期的营养平衡。
注意肝肾疾病的预防。维生素D 在肝脏和肾脏里才可以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 衍生物,从而促进钙、磷在小肠的吸收[4]。故冬春季节,增加光照时间,保证水果及其他食物的保存,定时服用驱虫药、适当运动等都可以起到预防肝脏疾病的发生;冬春季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在治疗其他疾病时要避免长期使用止痛药,止痛药都具有肾毒性,若长期使用,对肾脏造成严重损伤的概率很高,而且肾脏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同时禁止暴饮暴食,食入过多食物会增加肾脏负担[5]。
预防肠道疾病。幼猴在冬春季节,容易患肠道疾病,食欲减退,可导致其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肠道疾病还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影响钙的吸收,故这个季节还要注意保温,同时可选用益生菌、益生素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还可注射相关疫苗来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调整日粮,加强监护,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合理分区分群,将好斗、体弱的幼猴分区管理;及时进行调教,使其不随意吃游客饲喂的食物;定期对幼猴进行体检,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