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2019-01-10刘明环严海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35期
关键词:肺癌统计学细胞

刘明环 严海翠

【摘要】 目的 探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3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铂类联合第三代新药标准方案化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2%, 高于对照组的5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 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为(73.5±2.5)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为(93.1±1.2)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65.2±2.4)、(81.1±1.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40、30.822,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0, 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效果相对理想, 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明显提升, 且无特殊不良反应,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甲磺酸阿帕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甲磺酸阿帕替尼;铂类联合第三代新药标准方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5.061

肺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是临床呼吸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 此疾病死亡率较高。肺癌包括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两类, 后者的发生率较高, 占整体肺癌发病率的80%, 非小细胞肺癌又可划分为多种疾病类型, 如大细胞癌及鳞癌、腺癌等。该疾病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 临床无法及时给予有效诊断, 多数患者发现后已经进入晚期, 该疾病一旦进入晚期患者已经面临死亡, 但药物治疗是延缓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方式。在本次实践研究中, 将本院纳入的3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19例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 临床结果相对理想, 患者生存期延长, 且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3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3例, 女15例;平均年龄(65.5±2.5)岁;疾病分型:鳞癌16例、腺癌2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9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铂类联合第三代新药标准方案化疗治疗, 30 d持续观察患者体征变化, 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 餐后30 min服用, 1次/d, 根据患者机体情况, 服用剂量设定为250~500 mg/次, 一經服药30 d不可中断[2]。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观察血压、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血小板变化等。一旦出现异常, 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经过1个周期治疗后,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患者经过周期治疗后肿瘤减少>50%, 临床症状呈现明显变化, 疾病症状相比治疗前改善明显;部分缓解:患者经过周期治疗后, 肿瘤减少30%~50%, 部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稳定:患者肿瘤减少<30%, 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但病情未进展;未缓解:患者病情出现恶化, 各项体征指标比入院前差。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采用KPS评分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判定, 采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判定, 均为百分制, 分值高表示患者健康状况良好, 生活质量越高。③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及白细胞降低。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6例、未缓解3例, 治疗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4例、未缓解9例, 治疗有效率为52.6%。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 P<0.05)。

2. 2 两组患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KPS评分为(73.5±2.5)分、SF-36评分为(93.1±1.2)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65.2±2.4)、(81.1±1.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40、30.822, P<0.05)。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4例, 白细胞降低2例, 血小板降低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8%(7/19);对照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8例、白细胞下降7例、血小板降低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5%(17/19)。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0, P<0.05)。

3 讨论

我国坏境问题愈发严峻, 肺癌患病人数逐渐递增, 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 临床医学界逐渐加大了对于肺癌的关注度[3]。肺癌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研究人员认为该疾病与人类长期吸烟或者肺部感染、控制质量、遗传等存在联系, 该疾病发病后临床症状相对复杂, 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降低, 患者生理及心理面对较大痛苦[4]。肺癌患者常见症状为咳嗽、咯血、胸闷、声音嘶哑等, 部分患者发病后体型消瘦、高热, 引发机体整体性病变, 疾病在发展中对机体组织及器官造成持续破坏[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高死亡率特点, 临床治疗面对一定瓶颈, 化疗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 甲磺酸阿帕替尼为临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抑制剂, 结合受体后, 对VEGFR-2活性进行抑制, 阻断下游信号传导机制, 降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抑制血管增殖细胞, 防止肿瘤血管生成[6], 该药物在辅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中利于促进内皮生长因子酶失去活性, 防止内皮生长因子形成, 从而实现治疗目标, 阿帕替尼在该疾病治疗中具有突出作用。国内相关报道显示, 阿帕替尼利于延长晚期非鳞非小细胞癌患者生存周期, 降低药物用量及毒副作用,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7, 8]。经过本次实践, 观察到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2%, 高于对照组的5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 P<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KPS评分为(73.5±2.5)分、SF-36评分为(93.1±1.2)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65.2±2.4)、(81.1±1.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40、30.822,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0, P<0.05)。

综上所述,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施以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安全性及稳定性良好,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全义, 王璇. 肺癌患者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一例报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9, 26(2):246-248.

[2] 叶锐剑, 陈令, 何军, 何红梅. 阿帕替尼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因子的影响. 中国处方药, 2019, 17(1):10-11.

[3] 张建.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联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89):26-27.

[4] 王婷, 马惠文, 王东林, 等.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单药三线治疗VEGFR-2高表达晚期非鳞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体会. 实用肿瘤杂志, 2018, 33(5):410-415.

[5] 王敏. 黄连素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6] 刘岩峰. 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治疗晚期EGFR野生型、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 2(7):12, 14.

[7] 刘建, 张静, 侯娜, 等.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2):33-34.

[8] 金元虹, 潘炯伟.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9, 57(10):118-121.

[收稿日期:2019-04-15]

猜你喜欢

肺癌统计学细胞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DANDY CELLS潮细胞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潮细胞
潮细胞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Dandy Cells潮细胞 Finding a home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