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阶段性成果展示
——实用类文本阅读相关试题选登
2019-01-10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点板块之一,文体主要为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重点考查考生对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以及探究等能力。2017年,全国卷首选非连续性文本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文本形式,材料既有文字也有图表,这一变化,一方面提高了对命题人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信息时代对于优秀人才在获取信息、建立信息关联并处理相关信息方面的要求更高了。
“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全国卷24省9月联考语文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制就是基于该板块近三年高考的命题规律命制的,同时还及时研究借鉴、巩固再现了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实用类文本阅读在考查形式方面的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1)板块位置,顺应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板块结构,将实用类文本阅读调到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前面;(2)选材方面,围绕“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这一话题选取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材料,揭露问题,提供解决方向,内容较为完整、连贯,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提醒、引导考生正确对待和解决相关问题,兼具真实性和实用性;(3)题量及考查形式方面,依然是两道选择题加一道主观题的形式,不过依照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的考查形式,将第4题的选项转换成流程图形式,融入前几年语言文字运用板块中图文转换的题型,使得试题更精练、更科学,强化了对思维能力的考查;(4)正确选项的设置主要采用同义替换、归纳总结的方法。干扰项的设置主要采用无中生有、强加因果、以偏概全的方法,基本涵盖了这一部分较常见的干扰设置类型,有助于考生习得较为基本的解题策略。
相关试题展示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在电子商务的时代里,了解并满足用户的需要和期望,是网上经营者的首要任务。上网者都会碰到这样的经历,即在网上浏览、咨询或购物时,总要填一系列表格以确定浏览者的身份,往往包括太多的个人数据,如姓名、出生年月日、性别、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E-mail地址、学历、职业、收入状况等。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收集和分析个人数据的能力正以几何级数增长。一些网络公司使用具有跟踪功能的Cookie工具测定并跟踪用户在网站上所进行的操作。“Cookie”是由两站服务器发送并储存在你的电脑硬盘上的小的信息数据文件。网络广告商可以使用Cookie来对浏览者在网络上的行为进行跟踪,并结合网络注册系统,就可以得出浏览者的健康状况、休闲嗜好、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资料,从而生成有关浏览者的个人数据信息库,这样可以有更好的针对性来实现其目的。
而事实上,在新的网络化环境中,每一个企业——无论大小,无论可靠与否——都有能力编辑有关客户的信息资料。有些网上经营者将收集到的个人数据,存放在专门的教据库之中,然后根据一定的商业目的,通过数据加工或数据挖掘等手段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为“个人数据的二次开发利用”。一旦个人数据进入到经营者的信息系统中,经营者应采取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保证个人数据尽量不受破坏,不被非法浏览。但是,绝对的信息安全是不存在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要求经营者保证个人信息的万无一失是不可能的,它们有可能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攻击,如黑客、研究人员、犯罪者、竞争对手等。
(摘编自颜祥林《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问题的探析》)
材料二统计数据表明,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社会普遍焦虑,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骚扰密度与社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程度成正比,公民个人信息遭侵害程度触目惊心。
而与这些相对应的,是民众防范意识不强,保护意识薄弱,维权动力不足。对此,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的确应该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治理乱象的重任。
法律制度上固然应当建立起一道坚实的保护壁垒,但是,鉴于个人信息泄露的复杂性和隐匿性,把希望主要寄托在通过法律进行事后打击和治理,恐怕并非治本之良策。
个人信息侵害行为发现和查处难度明显大于传统犯罪,导致事后惩处无法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因此,应当把关注的焦点从事后的惩处转移到事前的防范上来,从非法数据产业链的源头堵住数据泄露的可能性,才有希望从根本上治愈这一顽疾,迎来个人信息保护的蓝天。
(摘编自林维《个人信息治理应当注重事前防范胜于事后打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
材料三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个人信息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平衡好信息开发利用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关系,事关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也关乎数字经济能否真正行稳致远。
个人信息的适度收集、使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前提,但搜集信息数据与建立数据信任是同等重要的。哪些数据具有私人性,哪些数据具有公共性,哪些信息一次授权一次使用,哪些信息一次授权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和用户的责任如何界定、后果如何分担,回答好这些问题,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凝聚更多智慧、共识和合力。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网信工作会议强调,行业、企业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承担主体防护责任。这意味着互联网企业不仅要克制牟利冲动、遵守法律规定,守住不拿用户隐私信息做交易的底线,更应该在设计新产品和新的商业模式时,就把隐私保护考虑进去,解决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没有隐私保护的创新注定行之不远,唯有兼顾了信息安全的新产品、新模式,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仅靠行业自律和企业自觉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立法和监管。在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之外,主管部门更应把监管关口前移,完善信息采集、存储、利用、开放的基础规则和治理模式。新技术发展到哪里,隐私保护和执法监管就要挺进到哪里。只有真正筑起信息安全的防火墙,才能打牢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基。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个人信息,利用好更需保护好》,“人民网”2018年6月15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网上经营者都能编辑客户信息资料,生成个人信息数据库,但他们却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个人数据安全。
B.相比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法律建设和监管措施都相对滞后,因而公民个人信息遭侵害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C.个人信息泄露具有复杂性和隐匿性,侵害行为发现和查处的难度大,因此,对违法行为既要事后惩治,更要事前防范。
D.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必然前提,互联网企业要解决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3.在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除用户要增强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外,还有哪些相关方面要发挥作用?简要说明其他相关方面应当发挥的作用。(6分)
1.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推断无依据。材料一最后一句是“它们有可能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攻击,如黑客、研究人员、犯罪者、竞争对手等”,并不能就此推断出“用户遭受不法侵害”的结果。
2.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但他们却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个人数据安全”与原文不符,原文是“经营者应采取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保证个人数据尽量不受破坏,不被非法浏览。但是,绝对的信息安全是不存在的……”并非“没有采取”安全措施。B.前后不能构成因果关系。D.原文是“适度收集、使用”,选项少了限制词。
3.行业和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和企业自觉,承担主体防护责任,注重用户的隐私保护,解决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行政监管部门:将监管关口前移,完善信息采集、存储、利用、开放的基础规则和治理模式,切实加强事前预防。立法和执法机构:要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立法,加大对泄露和侵害个人信息行为的执法和惩罚力度,形成震慑力量。(每点2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可知,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涉及民众(防范意识不强、维权动力不足)、行政(监管不到位)、行业(缺乏自律)、立法和执法机构(法律法规不完善、惩罚力度小)。材料二强调除加强个人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立法机构完善法律法规、执法部门加大惩罚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行政监管部门要加强事前预防,堵住数据泄露的可能性;材料三第三段强调行业自律和企业自觉,第四段强调加强立法和监管。综合以上材料进行提炼整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