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援外培训需求视角探讨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
2019-01-10
(国际竹藤中心国际处,北京 100102)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而近年来,随着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合作层次的不断深入,中国各行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逐渐由单一的“语言型”人才转向语言与专业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各个工作岗位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招收具备外语能力的毕业生,而是希望应聘者能够同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通识素质。因此,传统的文学和学术方向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这样的新要求,为应对新的形势,提高外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外语专业教学渐渐向着培养外交、经贸、医学、法律、新闻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援外培训是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重要途径,属于外事活动的一种,具备一定的政治和外交色彩。它不仅能够为受援国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帮助,而且能促进当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宣传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形象、扩大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交流合作,促进和平友好共同发展局面的形成,是中国彰显发展“软实力”的绝佳机遇。竹藤产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竹藤资源能够充分满足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需求,因此近年来中国竹藤援外培训发展迅猛。随着竹藤援外培训层次的加深和规模的扩大,它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向着复合化发展。
一、外语专业人才在援外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援外培训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培训活动,它基本通过组织者同受训者之间的交流和共同实践而实现。然而,作为跨国培训活动,由于语言和文化观念上的差异,这两者之间的交流很容易受到阻碍。从以往的经验上来说,援外培训的成功实施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活动的人员,特别是外语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近10年来,各个外语院校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将社会实际的人才需求等现实因素列入课程设计考量中,并结合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探索,在培养学生基本外语能力素养的同时,开设了商务、经贸、医学、法律等专业方向的课程,对专业知识进行补充。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方式使外语专业毕业生能够更早地进行职业规划,参与社会实践。但是援外培训本身具有特殊性,比起专业知识的培训传授,进入此行业的外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职责集中在管理组织和沟通协调上,对其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比较高,这就在这个行业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因此,笔者结合竹藤援外培训中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外语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出现的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竹藤援外培训的实际工作中,一些外语专业毕业生的交际能力略显不足。这里的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也包括与人交往的能力。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外语水平整体来说比较高,在校期间听说读写译方面的专业培训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但在一些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外活动的相关经验,他们经常会出现语域选择不当的问题。比如,在邮件往来中,用语应当相对正式严谨,避免含糊不清或者引起歧义的语言;在日常沟通方面,用语可以更亲切幽默,但言语间也要注意分寸和礼仪,为自己和他人留出余地。有些毕业生把握不好语言的分寸,导致外宾产生误解或者信息传达有误,造成后期组织管理上的困难。
第二,外语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通识性知识的储备。常识的缺乏几乎可以说是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的一个通病,而对于参与援外培训工作的外语专业毕业生来说,这个通病可以特指跨文化交流意识的不足和中西方文化常识储备的欠缺。在多边援外培训中,管理人员常常要接触来自数10个国家地区的外宾,也就是要兼顾数10种不同的地域文化风俗,有时还涉及不同的宗教问题。这就要求中方管理人员要有非常敏锐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注意不同文化中的文化禁忌和传统意象,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同时,来华的许多外国友人都对中国文化和国情非常感兴趣,会有同中方人员就中华文化进行交流的需求,这是传播中国文化和增进国际交流的机会,也是外交工作的重要部分。但是,在现实情况中,由于缺乏对以上2个方面的认识,外语专业毕业生有时难以适应文化差异,或是干脆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懵然不知,或从中国观念的角度去看待外国文化,难以真正做到平等的文化交流;再者,由于对中国文化也缺乏了解,面对外宾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时,许多毕业生难以给出恰当详细的回答,这样不仅无法传播中国文化,有时甚至会导致外国学员对中国产生误解。
第三,在援外培训中,外语专业人才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虽然在校期间,许多毕业生学习了诸如法律和商务等方面的相关课程、了解了一些行业知识,但是援外培训相对比较特殊,是一个涉及外交领域的小众行业,实践性和仪式性都非常强,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外事礼仪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以及面对突发状况和新工作内容的处理、适应、学习能力。外事礼仪是重中之重,所谓“外事无小事”,援外培训有时会和其他一些外事活动结合到一起,牵扯到双方的政府官员,因此也就会涉及到不同场合的外交礼仪。大到会议晚宴,小到见面问候,培训的组织管理人员应当时刻规范言行举止。比如,会议入场时须保持安静;如果有其他工作需要离席时,应当在易进出的席位上就坐、脚步放轻、从后方绕行,尽可能不打扰会议进程。这看上去似乎是非常简单的常识,但有些毕业生由于缺乏经验,在实践中还是会有做得不妥、失礼之处。另外,许多援外培训涉及实地考察活动,以竹藤援外培训为例,主办方经常会带领学员亲赴竹藤产区观摩学习。此类外出活动难免会由于天气、交通等不可抗的因素而发生突发状况,故而经常会有安排变动或是内容调整的情况发生。面对这种临时的工作调整,一些毕业生缺乏应变能力,考虑不够周全,不能及时与学员及接待方沟通协调,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甚至引起学员的不满。
二、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建议
早在2001年的新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简称《大纲》)中就已有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大纲》中还具体要求复合型英语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这也就是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在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丰富的通识常识类知识和某一或某些专业领域的专识知识。此外,为了能适应实践工作,英语专业学生还要提高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1]。
综上可见,复合型人才培养规划总体上来说已经相当完善,基本上考虑了人才的短期就业和长期发展问题,也将新的就业需求纳入到了指导规划中。但在实际教学中,上述3个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改进建议,供同行专家探讨。
(一)外语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
受到来自就业需求的压力,学生都普遍关注短期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否对口,而忽视了更根本和更长远的诸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素质的培养。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之下,各个学科互相交叉,行业知识更新速度极快,许多在校园、课堂和教材上的经济、法律相关知识已经脱离了行业的现实。在教育这个注定无法速成的课题上,只是定时按需更新内容的授人以鱼显然已经无法追上行业更新的脚步,只有超前一步,抓住瞬息万变的信息大潮之下不变的需求授人以渔,才是真正的关键。
外语教学曾一度因为只关注单词、语法等语言技能而被指责为“填鸭式”和“死记硬背”的教学,而如今经过改革后,它愈发向着现实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绝不可穿着行业、专业知识的新鞋,走重知识而轻能力的老路。2010年,黄源深[2]认为,中国的外语教学专注于造就掌握英语的人才,很少顾及培养全面人才应具备的其他素质;教学往往重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劳动,轻视或忽略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鼓励独立思考的讨论与争辩;学生则专攻英语,单科独进,以致发展到热衷于考证书而放弃正规课程学习的极端实用主义,仿佛这就是专业学习的终极目标。而今,8年过去,虽然改革和探索从未停歇,但这样的状况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于广大外语专业院校中。正如孙有中[3]所说的“大学教育给学生宝贵的取之不尽的财富是‘能力’,更准确地说,是可迁移能力。可迁移能力指学生可以从大学教育中带走的能力(portable skill),这些能力不局限于所学的专业,可以应用于多种多样的环境和工作之中”。真正拥有可迁移能力的外语人才,哪怕在学生时期没有系统学习过行业专业知识,在踏入工作岗位甚至跨行业竞争中也能够快速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专识教育要与通识教育齐头并进
黄源深[2]曾认为,外语院校更重视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课程,忽视培养人文素质的课程(哲学、历史、社会学等)。现今许多外语专业学生看重语言能力,也看重专识知识,但对传统的文学课程、外国文化和历史类课程却兴趣缺乏。实际上如王银泉[4]所说的“外语是工具,通过外语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背后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和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才是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这种抽象的素质无法快速直接地习得,需要通过深入了解外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才能逐步了解。外语本身是工具,但外语专业人才本质上是人文学科领域的人才,绝对不应该工具化。传统的外语语言文学教学,对外国社会现状、历史发展历程乃至宗教民俗等艺术文化的涉猎,对于培养外语专业人才来说,跟语言能力和知识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旦缺失,外语人才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特色优势,不利于短期和长期的发展。更何况在现实中,外语专业人才在工作中要与外国人打交道,必须具备一些简单的文化常识,才能缩短双方在文化背景上的距离、更顺畅地交流,为进一步的合作交往打下基础。此外,这里说的通识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外国文化,中国文化常识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本国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自信,才能在对外交往中,以端正的态度面对文化的差异,求同存异,不卑不亢地传播中国文化,从而给外宾留下良好的印象,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和软实力。许多外语院校展开了这方面的改革尝试,由学院教师亲自编写介绍中国文化、西方宗教概况的外文读本,并作为教材,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这样既可以传播通识知识,又可以提高语言技能,不失为一种妙法。
(三)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终极目标之一,渗透到外语教学的方方面面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与世界接轨,各种外语在中国的普及度更高,外语专业人才的语言优势已经逐步弱化,此时应该在精进语言能力的同时,努力发掘外语专业人才的新优势。虽然复合型人才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外语专业人才的知识长处毕竟不在法律、新闻、商务等领域,如果在学生阶段过分追求过于高深的专业知识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意识,会造成本末倒置的后果。考虑到外语专业人才在修习语言技能的同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外国文化的熏陶,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同时了解外国和本国两种文化的优势,故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该是外语专业人才的固有“长板”。而培养这种“长板”的基础是对不同文化的深度了解,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致力于上文所提及的通识文化教育,并在培养语言技能和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增加学生与外语母语人士的沟通机会,增加跨文化交流的社会实践,真正培养可在实践中应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从援外培训需求的角度谈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非要呼吁外语院校为援外培训培养专门人才,而是希望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反映当前外语人才在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增加实践上的思路指导。中国的外语教学从发展初始起就有“僵硬”和“机械”的传统惰性,各个外语院校应当大力鼓励创新教学、实践教学,尝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以培养他们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语言技能与通识、专识教育并不应该是互相抢夺课时的矛盾关系,而是应当以整体全局的思路共同进步、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