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伏邪”理论探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2019-01-10谢子妍唐诗韵冷玉林谢春光
杨 婵,谢子妍,唐诗韵,冷玉林,谢春光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ic cognitive impairment,DCI)是由糖尿病所致神经系统慢性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综合征的早期阶段[1]。研究显示,DCI的发生是病理因素不断积累的过程,从发病前期至出现明显临床症状阶段,需经历糖尿病期-神经元持续损伤期-认知障碍期[2]。古文献关于此病名的相似记载多见“痴呆”“健忘”病证。《圣济总录》:“消渴日久,健忘怔忡”;《兰室秘藏·消渴论》:“舌根强硬, 肿痛, 四肢痿弱,喜怒善忘。”故古人讲消渴至痴呆亦需经历日久蓄积的过程。最早的伏邪理论源自《灵枢·贼风》:“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中医大辞典》:“伏邪,是指藏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伏邪发病需经历未发、欲发、暴发3个阶段,这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高度相似。故笔者从“伏邪”理论出发,简要谈谈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点认识。
1 伏邪理论探源
伏邪,伏而暂不发之邪。最初属于伏气温病范畴,仅指感受外邪、伏而暂不发之邪,起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冬伤于寒,而春病温”之说。后渐扩展至一切伏而不即发之邪,既广义伏邪。正如清·刘吉人《伏邪新书》 所记载:“感六淫而即发病者,轻者谓之伤,重者谓之中。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作者,亦谓之曰伏邪。有已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曰伏邪”。
《羊毛瘟论》曰:“夫天地之气,万物之源也;伏邪之气,疾病之源也。”指出伏邪是伏于体内的致病因素,乃疾病发生之源泉。《灵枢· 五变》:“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伏邪从初期到出现临床症状阶段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有伏而未发,伏而欲发,伏而已发之未病、欲病、已病3个阶段[3]。《医学衷中参西录》言:“盖伏气皆伏于三焦脂膜之中,与手足诸经皆有贯通之路,其当春阳化热而萌动,恒视脏腑虚弱之处以为趋向,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指出其预后和转归视机体正邪强弱而定。如若机体正强邪弱,伏邪渐衰,可伏而不发;若机体正弱邪强、伏邪渐盛,正气更衰,则症状渐显或暴发而作;古人讲“至虚之处,便是客邪之处”,可见正虚乃其发病之本。《温病条辨》指出:“冬伤于寒则病温,惟藏精者足以避之”。故在疾病初期,伏邪伏而未发,欲发之时,正气尚存,未病先防,补虚扶正,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同时祛隐匿之邪,使邪去正安,防伏邪发病[2],也正是“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综上,伏邪是机体感受各种内外之邪,伏于体内,暂未发之邪,具有动态性、时间性、空间性、隐匿性、自我积聚性等特征[4]。伏邪发病是量变到质变的病理过程,治疗应在未发、欲发之时扶正祛邪,截断量变到质变过程,阻止伏邪发病。
2 伏邪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糖尿病认知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初期并不引起临床症状,然伏邪已然存在。若机体正强邪弱,伏邪得到有效控制,则疾病渐愈;若机体正弱邪强,伏邪得不到有效控制,逐渐积累耗损正气,可由气及血,致气虚血瘀津停、阻塞脑络、蒙蔽清窍发生脑病。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脑络失养、神明失养发生脑病。
2.1 脏腑功能失调乃伏邪产生之本
本病病位在脑。脑为髓海,脑髓荣养则脑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然脑髓由肾精所化,《医学心悟》“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指出肾藏精,精充髓,髓荣脑。肾精足则髓足脑聪,肾精亏则髓减脑消。精血同源,血化精,精生血。《圣济总录·心脏门·心健忘》:“健忘之病本于心虚,血气衰少,精神昏愦,故志动乱而多忘也。”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心失所养,气血不足,神明失养,则心神涣散、痴呆健忘。《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健忘证治》:“今脾受病,则意舍不清,心神不宁,使人健忘,尽心力思量不来者,是也。”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不足,生化乏源,气血亏虚,神明失养,神志不清。肝主情志,情志内伤,肝郁乘脾(胃),则脾气不足,气血生化无源,神明失养。《景岳全书·癫狂痴呆》:“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思虑,或以疑贰,或以惊恐,而渐致痴呆……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肝藏血,血舍魂,肝肾同源,肝肾不足,髓海失养,脑失所聪。肺主气朝百脉,相搏之官,肺失治节,气血津液生化失调,脑髓失充,神机失控。
可见,五脏任一功能失调均可致气血精津液生化不足,脑髓失充,神明失养,从而为伏邪内生之先决条件。
2.2 痰瘀之邪乃伏邪之病理产物
脑为髓海,需气血精津液的不断充养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然气血精津液的正常运行除与其充盈密切相关外,亦与脉道通畅密切相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精津液运行障碍,气虚血瘀,津停痰聚,则痰瘀之邪瘀滞脑络,脑脉不通,蒙蔽清窍则神机失控。
陈世锋《辨证录·呆病门》:“大约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不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指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则痰凝血瘀,肝郁乘脾、脾虚失运、痰浊内生、蒙蔽神明渐成呆病。《石室秘录》:“痰气最盛,呆气最深”,指出痴呆的严重程度与痰的多少相关。《石室秘录·呆病》认为:“呆病如痴,而默默不言也,如饥而悠悠如失也……实亦胸腹之中,无非痰气。故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也”,指出痴呆与痰浊关系密切。《伤寒论》“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均指出痴呆健忘与痰瘀关系密切。
心主血脉,脉道不通,血液凝滞;脾主运化,运化失常,津停痰聚;肝主情志,情志失常,气滞血瘀;肾藏水,主津液,肾失藏,痰浊停聚;肺通调水道,失宣降,痰浊凝结,故五脏功能失调,气血精津液代谢失常,血脉瘀滞,津停痰聚,最终痰浊凝结、瘀阻脑络,乃为内生伏邪逐渐积累产生的病理产物。
2.3 脑络乃伏邪隐匿之所,内生伏邪激活是其直接后果
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清·汪昂《本草备要》“人之记忆皆在脑中”,王清任《医林改错》“脑髓说”专论中指出“灵机记性在脑”。故中医学认为脑为人体记忆、思维所在;脑络乃脑之脉络,至虚之处便是客邪之处,故在本病中内生伏邪产生后伏匿于脑络。
高血糖可引发神经细胞缺血缺氧、蛋白激酶C活性增强、糖基终末产物形成等,从而损伤神经元,亦可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终致认知障碍[5]。从中医角度,内生痰瘀之邪伏于脑络,持续日久亦可引发糖尿病认知障碍。现代研究显示,中医“痰浊”包括糖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自由基损伤﹑血流变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异常[6]。研究显示,持续糖脂代谢紊乱可引起体内大量自由基积累,氧化应激加强,致脑血管缺血缺氧及脱髓鞘改变引发认知障碍[7]。胰岛素代谢异常可使神经元长期暴露于高水平胰岛素环境中,致神经元变性和不可逆的记忆损害[8]。胰岛素抵抗可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抵抗、Aβ蛋白沉积、tau蛋白磷酸化、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损害认知功能[9]。现代医学研究显示,中医“瘀”包括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高血压等[10]。动脉硬化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11],颈内动脉硬化导致一侧或双侧血管闭塞使大脑灌注不足,引起认知损害[12]。慢性高血压病可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损害脑灌注和脑代谢,致神经元变性细胞死亡,终致认知障碍[13]。
综上,脏腑功能失调,正气不足,内生痰瘀之邪伏于脑络,逐渐积累持续作用于脑,引发神经元损伤、脑缺血缺氧等多种病变,终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2.4 早期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法,防伏邪发病
“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的治未病思想自古至今甚为流传。薛福《瘦吟医赘》:“识得伏气,方不至见病治病,能握机于病象之先也”,指出治未病之重要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故在疾病早期,伏邪未发欲发之时,应积极防治,延缓或扼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补虚扶正,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去除隐匿之虚邪,邪去则正安、疾病乃愈。
本病中,虚为本,痰瘀为产物,治疗当以补虚祛痰瘀为主。然虚又有气血阴阳之不同,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结合消渴病病机,气阴两虚贯穿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全过程[14]。故益气养阴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基础,补已损之正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加活血法(此“活血法”乃概指,意指活血化痰祛浊通络),驱隐匿之痰瘀,除已成之邪,使邪去正安;二者共用益气养阴活血,扶正不敛邪,祛邪不伤正,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使“痰瘀”伏匿之邪消散,阻滞伏邪在未发或欲发之时,全面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