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易知》用药特色及规律探析

2019-01-10黄淑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易知香附姜汁

黄淑媛,雷 磊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006)

《妇科易知》[1]为《医学易知》丛书之一,该丛书并无作者个人署名,1919~1920年由中华书局编辑,1927~1939年改题为文明书局刊行。《妇科易知》从调经、种子、胎前、产后、杂病5个方面论述了149证260余方。本书效法明代医家万密斋的学术思想,不离“易知”宗旨,文字朴实无华,语言简练,深入浅出,易读易记,故就作者的用药特色及其规律进行初步探讨。

1 培补气血以四物汤为首

人体以脏腑、经络为本,气血为用。在生理上,女子有着月经、带下、胎孕与产育等特点,而气血是行经、养胎、哺乳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女子的经胎产乳无不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圣济总录》云:“血为荣,气为卫……内之五脏六腑,外之百骸九窍,莫不假此以养。妇人纯阴,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在上为乳饮,在下为月事。”若妇女气血调畅则五脏安和,经孕正常,因此调补气血成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书中作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注重时时顾护气血,并以四物汤为基础进行处方用药。四物汤药方最早记载出现于唐·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而现今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药方则是取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此书也是首次记载了将四物汤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血证立法”“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及“妇女之圣药”等。在《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产后方》《医方考·调经用四物汤》《济阴纲目·调经门》等医学书籍中均对其有记载及评说。而《妇科易知·调经病篇·经行或多或少》云:瘦人经水来少者,则其气血虚少也,用四物加人参汤。凡经水来太多者,不问肥瘦皆属热也,用四物加芩连汤。”故在《妇科易知·胎前·孕妇口渴》《妇科易知·胎前·保产诸方》中均有不同的使用及论述。纵观全书,四物汤的使用随处可见,尤其在虚证及虚实夹杂证中的使用更为常见,并根据在气在血和虚实寒热偏重对其进行加减运用,反映了本书作者对调理气血用以治疗妇产科疾病的重视程度。

2 善用血肉有情之品

血肉有情之品是中医对具有滋补强壮、填精益血作用动物药(以脊椎动物、有血动物为主)的统称,其应用历史悠久,使用范围较为广泛。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始有运用动物药的明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记载了鸡屎、乌贼骨、豕膏、鲍鱼、雀卵等动物药。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收载了兽、禽、鱼、虫等动物药 100 余种,其中具有补益作用的有羊肉、牛乳、鹿角、乌雄(雌)鸡、鸡卵、雀卵等。东汉时期的中药学奠基之作《神农本草经》中收载了动物药67种,如阿胶、鹿茸、牛黄、海蛤、露蜂房、蛇蜕等。在《妇科易知·调经篇·经行或前或后》中有使用乌鸡丸,并在后文病症中多处使用,以针对疾病的预后;在《妇科易知·调经篇·经来狂言如见鬼神》中使用猪心,在《妇科易知·胎前篇·孕妇腰痛》中使用猪腰,并在处方中常用阿胶、穿山甲及鹿茸之品等。血肉有情之品的使用体现了中医“取象比类”的思想,即“以骨补骨”“有形配有形”“以髓补髓”。血肉有情之品在补益药中有着重要地位,现代妇科临床中对龟板、鳖甲、阿胶及紫河车等药材的使用较为广泛,并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2]。

3 注重内外合治之法

外治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金匮要略》中有使用“狼牙汤洗之”“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等多种外治法的记载。《妇科易知·种子篇·种子诸方》有“丁公仙枕方”研为细末绢袋之,装入槐木枕中;又有“四奇种子丸,每于经净七日之内,先放一丸入阴户内”等。现妇科临床常用的外治法有外阴熏洗、阴道冲洗、阴道纳药及导肠之法等。无论是月经病、带下病还是外阴性疾病,内服配合外治之法治疗疾病可大大提高其疗效,这也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局部外治与全身调治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辨证论治。

4 疾病后期以丸药和调之

丸药与汤剂比较,具有吸收较慢、药效持久、便于服用及携带方便等特点,常用于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张仲景在治疗虚劳病时使用薯蓣丸,并注明“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在本书中作者对于伴有血热性疾病的常用三补丸进行预后;对于伴有冲任损伤及肾虚血枯、血少、血闭之症者,常服地黄丸预后;对于伴有痰湿者常用苍沙丸预后等。纵观全书,作者对于丸药的运用可谓是得心应手,与汤剂配合使用,体现其“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思想。

5 服药之法有讲究

在中医的处方用药中,药物的服用之法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同的服药方式会使药物产生不同的药效,甚至将影响整个疾病的治疗效果。本书作者以细致的眼光洞察到这一点,根据其不同的疾病证型选用不同的服药方法,如以米汤送服、以酒调服、以姜汁服等各种不同的方式。张仲景在使用桂枝汤时就有药后啜粥、温覆微汗、见效停药、不效继进、药后禁忌等措施以助药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最佳效果。孙思邈则提倡因病因药因人而异,从而采用不同的服药方法,并列有服药法专篇,足以证明其对此的推崇。

5.1 调补脾胃用药助以米汤送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李东垣[3]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因此调补脾胃在疾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书作者既喜用白术、台参、陈皮等甘温之品调补脾胃,又擅于配合使用米汤送服。如在《妇科易知·调经病篇·经过期后行》中就指出:“如素多痰者,责其脾胃虚损,气血失养也,用参术大补丸……共为末,薄荷包米煮饭为丸,米汤下。”在《妇科易知·数月而经一行》中使用米泔水浸苍术的炮制之法等。据《中药大辞典》[4]记载,粳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的作用。《圣济总录》云:“治受胎未足,初生无皮,色赤,但有红筋:早白米粉扑之。”《伤寒论》中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多个处方中均运用粳米,体现了使用粳米的重要意义。

5.2 调达气血以酒助之

酒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人们对它的使用也是相当的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使用的记载。其能通血脉、行药势,是炮制药物常用的辅料之一。《妇科易知·调经病篇·经来结成一块如皂角一条》云:“痛不可忍,不思饮食,此血滞也。用元胡四钱, 发灰三钱,右共为末,酒调送下。服至半月,其块自消。”酒在此方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延胡索、血余炭的活血行气止痛之功。张仲景也对酒的使用颇有研究,如在治疗妇人腹中血气刺痛中使用“红兰花酒”,在治疗胸痹胸痛中使用“栝楼薤白白酒汤”。酒在现代临床中仍有使用,尤其在气滞血瘀等疾病证型中使用得更为广泛。

5.3 以姜汁送服

姜汁具有养血行血、化痰散饮、开胃止呕、温通止痛、解毒和药、舒筋活络、降火止血等不同的治疗效果。就《丹溪治法心要》中对于姜汁的使用可见50多处,涉及各科30多种疾病,其对于姜汁的使用范围之广之活远非他医可比。本文作者也继承了朱丹溪的学术思想,对姜汁的使用有其独到见解且灵活多变。如在《妇科易知·调经篇·数月而经一行》中:“肥人则其多痰,兼气血虚,用六君子加苍莎导痰丸……生姜自然汁浸面饼为丸,淡姜汤下。”《妇科易知·调经篇·经来淡色》中右姜、枣引水煎服。虽然作者均未写明其使用剂量,但可以从前者的叙述中看出,先用姜汁浸的痰湿之证使用姜汁的剂量更大。《丹溪心法》中提倡姜汁的使用“寒证宜大,多以姜汁混入药汤中饮服;痰证也宜大,取其辛窜豁痰之功;热证宜小,恐其温而助火;虚证也宜小,取共温通心肺,量大恐其耗散正气”。本书对于姜汁的使用遵循了这一基本原则,并进行了灵活的加减使用。

6 香附之妙用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 Cyperus rotundus L.的干燥根茎。中医认为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气平,归肝、脾及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功效。其入药最早见于《名医别录》,是一种常用中药,并称其为疏肝解郁、妇科调经之要药,《本草纲目》称其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本书大量使用香附并有着不同的炮制方式,如使用童便及醋炒、浸或制香附等,并把净香附一斤用童便、酒、盐水、醋各浸3 d、焙研,与乌药八两共为末,醋糊为丸,制为四制香附丸,并称其为妇人常用之要药。中药炮制具有增效、减毒、改性能、改性状、纯净、便用等作用。历代医家对于香附的炮制之法都有所继承与发展,尤以明代为甚,在辅料制作方面增加较多,创用了姜汁炒、酒醋盐姜四制合炒,并在四制基础上加童便、人乳、青盐创立了七制香附等,大大提高了制品的质量,增加了疗效。这些炮制方法经过长期的经验筛选,香附沿用至今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炒制、醋制、酒制、姜制、酒醋盐姜四制等,以醋制香附最为常见[5]。不同的炮制方式使其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如治疗肝郁气滞类病变常用醋香附,寒疝腹痛常用酒香附,停痰宿饮常用姜香附等。《本草蒙筌》中言:“入盐走肾脏,用醋注肝经”,正是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引药归经。本文作者也深知这一特点,故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炮制之法的香附。

总之,《妇科易知》反映了作者对于妇科疾病的证治经验及独到见解,其处方用药细致精炼,集医家之大成,对中医妇产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易知香附姜汁
序列(12+Q)(22+Q)…(n2+Q)中的完全平方数
广式姜撞奶,美味又驱寒
一个数论函数方程的可解性
A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of Cang Fu Dao Tan Formula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天马行空的碰撞
姜汁撞奶
全国名校数列综合拔高卷(B卷)答案与提示
治胃寒痛
一道高考立体几何题的多维度剖析
治胃寒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