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治疗旋后外旋Ⅳ°踝关节骨折脱位62例疗效分析
2019-01-10于沈敏冷云飞
蔡 兵 于沈敏 姚 龚 林 文 冷云飞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骨科,上海 200002)
踝关节骨折常用Lauge-Hansen分型,其中旋后外旋型Ⅳ°最为严重,多为足处于旋后位时外旋暴力或其他联合外力所致[1]。常造成严重软组织损伤,包括下胫腓韧带、三角韧带的撕裂及胫距关节的脱位,处理不当易致关节功能障碍。我科根据损伤控制学原则,自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采用外固定架与内固定转换分期治疗62例旋后外旋型Ⅳ°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45例,女17例,年龄21~82(48±4.5)岁。均为新鲜闭合骨折,发生踝关节高度肿胀伴张力性水疱14例,表皮挫裂伤9例。根据Lauge-Hansen分型,均为旋后外旋型Ⅳ°,其中左侧肢体42例,右侧20例。致伤原因:扭伤26例,坠落伤16例,车祸伤20例。内科合并症:糖尿病13例,高血压21例,冠心病14例。I期手术时间均为急诊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架固定,II期手术时间为伤后7~20(14±1.3)d,出现“皱皮征”后进行。
1.2 手术方法
1.2.1 Ⅰ期手术:麻醉成功后,透视下手法复位纠正成角、短缩及旋转畸形,分别于胫骨干、跟骨置入Schanz钉,留置外固定架并反复微调。伴有表皮挫伤严重者同时行清创+VSD引流。
1.2.2Ⅱ期手术:待患肢肿胀消退、创面干燥后进行。麻醉后上气囊止血带,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挫伤位置、张力性水疱等情况选择入路,固定顺序为外、内、后踝。外踝采用1/3管形钢板或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内踝为2枚皮质骨螺钉固定,空心钉可能会造成骨折端压缩;若后踝骨折块大于关节面的25%时,经由内或外侧的手术切口暴露复位骨块,并打入空心钉固定;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者,用l~2枚皮质骨螺钉固定。
1.3 术后处理:常规抗炎、消肿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足趾主动活动,第10天起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在术后12周开始负重或部分负重行走。观察并记录相关并发症,随访时记录踝关节伸屈活动范围,并采用Mazur功能评分评估疗效。
1.4 疗效判定:根据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价:优≥92分,踝关节无肿胀,正常步态,活动自如;良:87~91分,踝关节轻度肿痛,正常步态,活动度可达正常的3/4;可:65~86分,活动时疼痛,活动度为正常的1/2,正常步态;差:<65分,行走或静息痛,活动度仅为正常的1/2,跛行,踝关节肿胀[2]。
2 结 果
62例均获随访,时间8~18(12±2.5)个月,外固定架使用时间为7~20(14±1.3)d。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无畸形愈合等发生。2例内固定术后出现感染,后行清创VSD引流+植皮后痊愈。5例伴轻度关节疼痛,2例出现关节明显疼痛、僵硬,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变狭窄。根据Mazur评分评定:优43例,良12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8.7%。
3 讨 论
3.1 重视关节内骨折软组织损伤的处理:踝关节骨折主要由扭转暴力损伤造成,其中pilon骨折属高能量损伤,治疗非常棘手。Jansen等报道Plion骨折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感染率可高达50%,术后骨髓炎及截肢率也很高[3]。笔者发现踝关节旋后外旋Ⅳ°骨折脱位涉及内、外、后踝,也属于高能量损伤。由于胫骨远端软组织少,血循环差,骨折端易突出于皮下造成压迫,甚至软组织坏死。实践证明,若忽视软组织条件早期即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会造成软组织血供严重破坏、术后感染、远期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导致灾难性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5]。目前临床上对于旋后外旋Ⅳ°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时机的选择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本组患者均根据骨折损伤控制理论,采取Ⅰ期手法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待软组织肿胀消退、创面愈合后,行Ⅱ期更换内固定的方法治疗。
3.2 外固定架的优缺点:外固定架固定符合AO原则,其优点有:①软组织干扰小,避免加重关节损伤;②便于开放性骨折创面的处理和搬运,减轻患者疼痛和运输途中的并发症;③可有效恢复患肢长度力线,纠正旋转畸形,给Ⅱ期手术带来方便;④既有刚性支撑作用,又可使骨折端产生应力,刺激骨痂生长。⑤可以作为终末治疗手段,不妨碍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减少了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发生[6]。因此,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骨折,可以控制活动性出血、减轻局部组织的炎性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的成功率。它的缺点有:①复杂骨折无法解剖复位。②易发生钉道松动、感染,为II期内固定带来风险。③跨关节固定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关节僵硬。
3.3 转换时机及注意事项:有作者认为外固定架固定后1周内更换内固定的感染率低,大部分作者建议患者全身情况稳定或局部软组织愈合后,通常7~14 d进行内固定转换。Bhandari等研究230例患者,发现二者转换间隔时间≤14d,感染率为4.8%;另一组38例患者>14d,感染率为31.6%。笔者分期治疗62例,其中55例在2周内更换内固定,7例因软组织创伤严重而在15~20 d内更换,其中有1例发生迟发性感染。因此笔者建议Ⅱ期手术应在伤后7~20 d进行,超过21 d则感染率明显增高,而且纤维骨痂形成将影响复位及固定效果。
笔者建议注意以下事项:①术前准确评估软组织条件,应待肿胀消退、无张力性水疱、出现“皱皮征”后手术,切口尽可能避开原张力性水疱区域。②创面和钉道干燥,血常规、CRP、血沉值无异常。钉道有异常分泌物者,可先拆除外固定架,控制感染后再转换为内固定。③术前行CT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关节面受累情况,制定相应的内固定方案[7]。
总之,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分期治疗旋后外旋Ⅳ°踝关节骨折脱位,伤后第7~20天是行更换内固定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