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联合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
2019-01-10王舒
王 舒
(本溪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 本溪 117000)
膝关节镜手术的常见的麻醉方法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但需要于患者侧卧位下开展,患者的配合度不高,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操作难度较大[1]。最近几年,超声引导技术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使外周神经阻滞成功率与阻滞效果明显提高,但有关股神经与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麻醉于膝关节镜手术中的作用报道不多[2]。现对膝关节镜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的麻醉效果予以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4例拟接受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分为两组,甲组32例患者中,有男20例,女12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45.2±3.2)岁。乙组32例患者中,有男22例,女10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6.1±4.1)岁。两组患者性别等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
1.2 方法:进到手术室后首先开放患者静脉通路,与多功能检测仪连接,监测心率等指标,用鼻导管吸氧。神经阻滞操作以前采用芬太尼、咪达唑仑剂量分别为0.5~1 μg/kg、1~3 mg/kg缓慢静注,于确保患者清醒与呼吸较好的情况下提供镇静效果。基于此,甲组:首先,股神经阻滞。患者选择仰卧位,患肢外展,超声扫描点在股动脉外侧10 mm腹股沟人韧带下方20 mm位置,于超声扫描获得影像对穿刺针实时引导至合理位置,回抽无血,采用10~15 mL的0.5%罗哌卡因进行注入;其次,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患者选择仰卧位,患侧小腿内旋在升高的臂托上,穿刺点选择髌骨上方30~80 mm股外侧肌下方和股二头肌产生的股外侧肌间沟内,扫描点为腘窝褶皱上缘80 mm位置,于超声扫描获得影像对穿刺针实时引导至合理位置,回抽无血,采用10~20 mL的0.5%罗哌卡因进行注入。乙组:首先,腰丛神经阻滞。患者选择患侧肢体于上的屈髋屈膝侧卧位,超声扫描点为2侧髂嵴最高点连线和背部中线交点,向阻滞侧旁开40~45 mm位置,回抽无血,采用10~15 mL的0.5%罗哌卡因进行注入。其次,经典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和腰丛神经阻滞的体位相同,于股骨大转子和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向内作垂直线,超声扫描点为此线和股骨大转子和骶裂孔连线交点周围,于超声扫描获得影像对穿刺针实时引导至合理位置,,回抽无血,采用10~15 mL的0.5%罗哌卡因进行注入。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Ta(麻醉操作时间)、Tb(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Tc(感觉神经阻滞完善时间)、Td(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Te(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Tf(运动神经阻滞完善时间)、Tg(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如阻滞时间等用表示、t检验,统计值P低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甲组Ta、Tb、Tc、Td、Te、Tf、Tg分别为(17.4±3.3)、(7.1±1.7)、(25.6±13.1)、(488.2±113.0)、(10.3±2.5)、(27.2±9.1)、(178.7±62.9)分;乙组Ta、Tb、Tc、Td、Te、Tf、Tg分别为(15.6±2.1)、(5.4±0.3)、(27.4±11.9)、(218.7±102.9)、(13.7±4.1)、(28.1±8.9)、(287.9±83.6)分;乙组Tb、Td比甲组低,Te、Tf比甲组高(P<0.05)。
3 讨 论
椎管内麻醉是膝关节镜手术的一种常见麻醉方法,镇痛效果较好,但因为节段性阻滞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较兴奋,引发血流动力学异常[3]。下肢外周神经阻滞只在一侧肢体,虽有一些植物神经也可能受到阻滞效果,但阻滞范围比较小,对循环没有较大影响,在心血管疾病等患者较为适用。因为腰骶丛与其分支解剖处比较深,不具备直接可触及的骨性标志,盲探穿刺存在较大的难度,不成功率较高,且有较多的并发症出现[4]。所以,腰丛-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现阶段,超声技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和传统盲探穿刺对比,其具有较高的外周神经阻滞成功率,具有可视化的解剖结构等,操作时间较短,起效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股神经-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只于下肢区域操作,和腹腔脏器与椎管神经结构没有毗邻关系,操作简便,风险较小[5]。研究结果显示:乙组Tb、Td比甲组低,Te、Tf比甲组高(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膝关节镜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侧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联合的麻醉效果显著,操作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