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助推文化产业生产经营变革

2019-01-10李景平

齐鲁艺苑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内容

李景平,张 珊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近年来,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化产业中,对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起到了颠覆性变革作用。

一、人工智能在文化产品创作、策划阶段的变革

(一)智能预测对文化产品选题策划进行指导

选题策划对文化产品至关重要,被市场接受的文化产品才能保证成本的回笼及投资的成功。相较于图书、音乐等文化产品,影视作品投入成本高昂,影视企业更希望把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创作出受大众喜爱的电影、电视节目。目前,人工智能指导选题策划在影视领域已经有成熟的应用。

最早应用智能预测的是世界最大的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美国Netflix公司,该公司凭借高端自制剧冲击着美国传统电视台,2013年制作的《纸牌屋》更是一部名利双收的现象级美剧,这部时隔20年再次翻拍的美剧的成功离不开人工智能的预测。由于《纸牌屋》原版年代太过久远,无法预测市场接受程度,美国多家电视台曾拒绝了《纸牌屋》的编剧大卫·芬奇的投资请求,只有Netflix公司用人工智能对千万次的观众收视、评论、搜索记录进行了分析,预测出《纸牌屋》有市场,并发现原版《纸牌屋》的粉丝与大卫·芬奇、凯文·史派西的粉丝圈重合,于是决定斥巨资买下《纸牌屋》的版权并邀请大卫·芬奇导演、凯文·史派西主演该剧。[1](P67-68)

近年来,国内影视企业也充分使用人工智能指导影视剧本的创作与演员选角。据阿里大文娱优酷首席技术官庄卓然介绍,阿里大文娱自主研发了一款叫做“鱼脑”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建立了内容从投资、制作、智能化运营、需求挖掘等辅助决策的工业化标准体系。剧本的好坏是影视作品成功的关键,阿里文娱利用人工智能对剧本进行分析修改,使剧本中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更受广大观众喜爱。例如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出《烈火如歌》中的男主人公银雪的形象更有深挖的潜力,于是在剧本创作中酌情增加了银雪的戏份。在演员选角方面,“鱼脑”依托阿里大数据,通过受众匹配度、角色匹配度、热度等角度对演员进行分析,找到最适合剧中角色的演员。2018年的网剧《媚者无疆》的女主角李一桐就是由人工智能选择出来的,还有2018年非常火爆的网络综艺《这就是街舞》的四位明星导师易烊千玺、罗志祥、韩庚、黄子韬也是由人工智能选择出来的,从性格、年龄、风格达到了对观众全年龄段的覆盖,保证了该节目的收视率。百家号是百度为内容创作者提供的内容发布平台,有内容分析、粉丝分析、百家号指数分析等功能,每个内容创作者都可以从平台上随时查看数据分析,了解受众人群的兴趣点,为下一篇文章提供选题指导。

(二)智能搜索素材辅助构思创作

人工智能对文化产品策划创作环节的革新也体现在构思创作过程中为创作者自动提供相关素材。互联网尚不普及的年代,人们在构思基本形成后开始写作,过程中发现缺少素材和资料时需要翻阅书本或者实地考察。现在人工智能的出现将这一过程优化,不用人们主动搜索、发现亮点,有价值的素材和信息就已经整理好呈现在作者面前。技术更像是创作者想象力和记忆力的延伸,仿佛也是与创作者进行的头脑风暴,作者可以边查阅边创作,有助于获得更多的灵感,打破创作瓶颈。

国内主动提供素材的智能功能主要应用在内容编写平台和软件中。2017年百家号内容发布平台率先尝试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写作指导”功能,集结了百度搜索、百度指数、百度百科、百家号正版图库以及百度知识图谱等百度内容生态体系的核心优势,能够在内容创作者写作的过程中识别重点词语,主动提供该词语在网络上收录的信息。例如在写作中提到明星名字“迪丽热巴”,网页右侧会出现关于明星迪丽热巴的一系列信息:百度目录提供她在百度百科上收录的介绍,确保了基础信息的准确性;百度指数可以提供迪丽热巴在百度搜索中的热度,一段时期内的热度的涨跌态势以及新闻舆论方向;百家号联合视觉中国(1)视觉中国:视觉中国是一家国际知名的以“视觉内容”为核心的互联网科技文创公司,公司整合全球优质版权内容资源,为内容生态中的生产者与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版权交易和增值服务。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免费个性化的图片;相关推荐提供迪丽热巴近期的活动新闻、影视作品动态、八卦消息等。写作指导功能已经成为百家号优于一点号、大鱼号、头条号的技术优势。除此以外,金山办公软件也意识到了技术带来的优势,2018年6月,中国智能写作产业联盟成立,金山软件作为其中的重要单位,依托WPS Office平台开始布局素材知识库,在智能素材推荐、智能模板匹配等方面实现了技术落地,在未来还会继续以人工智能知识图谱为核心,推出“成语写作”、“成语知识卡片”等智能功能。

人工智能还能将搜索到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提供给记者。2016年,路透社公布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路透新闻追踪器,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对其分类、追踪、评分,及时发现重要新闻的信息[2](P9-12)。拥有类似技术的还有英国著名的体育媒体GiveMeSport,引进人工智能实时搜索新闻线索,将推特网站上体育明星、赛事的新闻内容根据新闻重要性打标签,整合后推荐给人工记者辅助撰稿,还能排查信息的真实度,实现了最新消息的实时追踪,确保记者拿到最全面的资料,不会错过重要新闻。

(三)人工智能独立创作内容

1.智能写作

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实现机器独立创作文字作品,这种创作方式称为机器生产内容(MGC)。

在新闻领域,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洛杉矶时报》最早于2014年引入写稿机器人Quakebot,此后美联社、《纽约时报》、《福布斯》等国际知名新闻媒体也引进人工智能编写技术,负责“主编”工作[3](P54-55)。2015年,国内腾讯新闻的Dreamwriter、新华社的快笔小新正式上岗,成为国内第一批写稿机器人,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昆明报业、今日头条也紧随其后,分别推出了DT稿王、小南、小明、Xiaomingbot。据悉,DT稿王生产的财经内容每篇都能达到五千多阅读量,他们24小时工作,在事件发生后几十秒的时间内撰写通讯并完成发送,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高效率让人们惊叹不已。

在写诗方面,人工智能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尝试,2013年百度APP推出“为你写诗”功能,用户上传照片或输入题目即可生成古诗。上海玻森数据开发的古典诗歌生成机器人编诗姬,能够根据指定词生成藏头诗或者即兴作诗。清华大学语言与信息中心研发的薇薇也擅长古典诗歌。更令人震惊的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微软小冰在2017年出版现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除了诗歌作品,人工智能还能创作几十万甚至上亿字数的小说,国内已有数款文章、小说编辑程序,像“大作家超级写作软件”、“玄派”、“网络小说创作工具2.0”等软件的出现,让没有文学功底的用户也可以创作出符合语言逻辑和有一定阅读价值的文章,许多网络小说写手就寻求程序的帮助进行创作。

此外,在难度更大一些的剧本创作方面,阿里巴巴已经有成功的实践,旗下的阿里影业在2015年研发出编剧机器人,拥有庞大的故事资料库和先进的智能创作系统,平均十分钟创作一集电视剧,三十分钟创作出完整的电影剧本,可以窥见人工智能在剧本创作领域的潜力。

2.智能作曲

与智能写作的原理相似,人工智能对大规模的乐曲库进行深度学习后,也能独立创作歌曲。微软小冰能够自动生成旋律和编曲框架,其2017年首次登上央视综艺节目《机智过人》的舞台,通过看图作曲谱出的乐谱《桃花梦》朗朗上口,在投票中以两票之差险些能够瞒过评审观众被认为是人类音乐人所作,已经具备了智能作曲的能力。2018年微软小冰再次登上舞台,在半分钟内就完成了古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谱曲任务,远远快于专业音乐人两个小时的作曲时间。还有公司将智能作曲进行商业化的运营,盒声音乐公司创立于2018年初,汇集了众多科技行业内音乐爱好者和音乐行业内科技爱好者,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十分钟内创作一首音乐作品,还能根据输入的标签、歌词、风格、图片等要求生成音乐小样,满足电影制作方、广告方、以及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商业音乐需求,还与简单快乐音乐经纪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人工智能为旗下艺人创作歌曲。

3.智能作画作图

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生成油画、素描画、动漫画、电子画报等任意种类的画作、平面图像。2018年10月,纽约的佳士得拍卖行一幅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肖像画拍出了高达43.25万美元的价格,远远高出预估的1万美元,作画程序的研发者将1.5万幅14世纪到20世纪的肖像画输入给人工智能程序进行学习,最终输出了一幅计算机都无法辨认是否由机器绘制的画像,这幅画作名为《埃德蒙·贝拉米肖像》,成为首个在大型拍卖会上成功交易的人工智能作品,引起了人们对智能作画的探讨。谷歌大脑一直处在智能作画领域的前沿,谷歌DeepDream智能程序通过扫描数百万张照片,区分阴影和色块,渐渐具备了识别照片中物体的能力,将相似的物体分到同一图库,构建每个物体的分类目录,并对同一类物体的图库进行学习,挖掘出绘画规律进行智能作画。

2017年,阿里巴巴将智能作图投入实际应用,人工智能设计师鲁班在学习了海量的海报素材后,平均每秒钟作图8000张,一天作图4000万张,还能对自己生成的图像进行评估打分,保证输出最好的设计,而且永不重复。

4.智能生成视频

剪辑是将大量的视频素材经过选择、取舍、衔接最终组合成一个新的完整的视频作品,带有较高的个人意志和精神文化含量,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视听技术及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已有的视频素材内容进行解读,智能剪辑生成视频。爱奇艺早在2013年就开启了绿镜功能,以观众海量的观看行为数据,了解观众喜好,将最精彩的情节抽取出来自动组合成精华版视频。智能生成视频还广泛地应用在了视频新闻的剪辑中,2017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新华智云(2)新华智云:由新华通讯社、阿里巴巴联手打造,致力于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为内容生产者提供涉及内容采集、编辑、存储、分发等全新闻链路的专有技术。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MAGIC大显身手,在半个月的赛期内生产了近3万条世界杯短视频,占主要视频网站世界杯中文短视频总产量的69%。不仅产量大,而且有惊人的速度,在丹麦队进球后的16秒内,MAGIC已经完成了短视频《进球了!秘鲁VS丹麦》的合成和发布,全程没有人工辅助。MAGIC通过现场的无人机、摄像头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然后经过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分析视频里的图像,人脸追踪技术还能识别球员的身份和现场观众表情,联系已有的大数据对视频内容进行检索和重组,最后自动剪辑成视频新闻。

二、人工智能在文化产品生产制作环节的变革

(一)语音输入等功能辅助文本写作

计算机的普及使电脑打字成为文字内容生产的主要方式,从百字的简讯到数十万字的书籍都要求电子版,在此背景下,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等技术的语音输入、智能纠错等新功能不断推出,进一步优化了文本写作方式。

语音输入可以将自然语言转换为文本输出。科大讯飞一直致力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智能语音技术的研发和服务,语音识别准确率高达98%,处在国际领先水平,推出的“讯飞语音输入”软件能够准确识别大段的语音,每分钟能识别400多字,帮助作者轻松写稿、写论文、写小说,还能自动添加标点符号。智能纠错也是辅助文本写作的新功能。百度、搜狗、讯飞输入法的智能纠错功能已经被大家熟知,纠正在输入时产生的错别字,给用户日常打字交流带来便利。百度旗下的百家号针对自媒体内容创作者推出了更高级的文本智能纠错功能,基于大规模文本语料库的数据积累,融入强大的语义理解技术,可以找出整篇文章中的语病、错别字、错误标点并予以纠正。百家号还提供标题修改建议、智能排版等功能,缩短自媒体内容创作者进行文本编辑的时间,同时让文章更规范。

人工智能在辅助文本写作方面还进行了许多新功能的尝试,2018年12月密歇根大学和谷歌大脑的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新的文本处理程序,能在保留语句原意的基础上改变句子的时态、情绪、复杂程度,甚至直接改变态度,有望在技术完善后实际应用到文本写作中去。

(二)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升级与拓展

图片、照片的美化以及平面设计都用到了图像处理,是文化产品生产制作中常用的技术,人工智能进一步升级和拓展了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现实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

人工智能可以满足专业领域对图像处理的高要求。2016年,Adobe公司(3)Adobe公司:是世界领先的数字媒体和在线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研发了一系列图形设计、影像编辑软件,如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音频编辑软件Adobe Audition、视频剪辑软件Adobe Premiere Pro等。发布了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的底层技术开发平台Adobe Sensei,正式加入了人工智能的大潮,为旗下Photoshop等专业的修图和绘图软件赋能。Photoshop有修补图片、平面设计、艺术文字、影像创意等多种具体功能,但是需要作图者经过专业的学习和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应用,尽管如此,操作起来还是非常繁琐。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图像识别、图像匹配、图像分割、图像边沿检测等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帮助作图者把一些固定、重复性的操作变得简单,特别是抠图过程和细节的处理更加智能化。能满足广告商、传媒公司、出版公司等文化企业或部门对图像处理的各种高要求。大众常用的修图软件有美图秀秀、Prisma等,也因人工智能的加入提高了修图水平。

(三)智能音频技术提高音频制作水平

歌曲、影视作品等视听作品的后期制作都要对音频进行调节和润色,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储存能力的提升,语汇和语料数据库得以迅速累积,音频识别、音频合成等音频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工智能做到了对声音的完美模拟和准确调节,音频制作水平得到提高。

人们在声音模拟领域已经探寻了很久,之前声音采录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商业领域,通过采录播音员对一些字词、字母的读音,模拟该人物朗读,但是声音采录技术并不完善,模拟出的声音生硬、不连贯,只能用于银行叫号、机场播报等场景,无法应用于文化产品的制作。如今,人工智能给声音模拟带来了巨大的突破。2018年1月,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了全球第一部由人工智能模拟人声完成配音的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纪录片解说部分全程模拟了已逝配音大师李易的声音。还有微软小冰在2018年7月更新到了第六代,在语言风格和气息的模仿方面有了进一步完善,能够学习不同歌手的演唱风格,模拟该歌手唱任意一首歌曲。除了人类语音外,人工智能还能对乐器声音进行模拟,谷歌大脑研发的NSynth系统通过学习上万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合成新的声音,辅助音乐人创作。人工智能也做到像专业调音师一样对歌曲进行调音。唱吧(4)唱吧:一款免费的KTV手机软件,形成了由明星用户、草根大号、认证草根大号和普通用户组成的生态,活跃用户数百万。APP一直以来致力提高软件市场竞争力,投入高昂的资金研发音频制作技术,组建出一个具有领先技术实例的音频算法团队。

(四)智能影像处理使影视制作更便捷

文化产业领域对影视制作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也更加复杂,剪辑师、特效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给传统的影视制作工作造成极大的挑战。

人工智能给影视制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专业操作中的画面剪辑、美颜降噪、特效制作到影像维度转换,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迅速完成。剪辑是影视制作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人工智能可以按照剪辑师的要求进行剪辑,事先被输入了大量的影视作品的人工智能剪辑程序对声音、构图等元素总结出自己的规律和认识,根据剪辑师输入的影视脚本,程序能在给定素材内找到与脚本匹配的画面,还能满足剪辑师提出的特殊要求,如“同一色调”、“多用特写”等,挑选出的画面组合成一部影视作品供剪辑师进一步调整。美颜降噪也是影像处理的常用功能,程序在了解了大量的数据后能处理噪点、光线和加强细节,使影像获得比人工美化更清晰自然的效果。另外,抠图也是最繁琐的特效制作过程,人工智能程序学习并了解了场景中色块变化规律和主体的运动规律,自动识别主体的轮廓,做到在真实场景中抠图,完全抛弃传统的绿布,使特效的制作省时省力。最复杂的2D向3D的转制也能通过人工智能程序迅速操作。

人工智能也将视频制作这一专业操作带到了大众领域中。小米8手机支持人工智能特效视频功能,一键调色、剪辑、配乐给用户随手录制的小视频带来影视大片的质感。还有抖音、B612咔叽、网易戏精等APP在视频制作功能中都引入人工智能的支持,增加了视频美颜、背景分割、特效贴纸等功能,为普通用户短视频的创作提供广阔的空间。

今日头条、网易、谷歌等企业都致力于影像处理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在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有无限可能,能够最大程度展现创作者对影像的创意,有效提高影视作品生产的效率,为影视制作进一步赋能。

(五)人工智能优化游戏开发

电子游戏是当下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游戏中的视听效果、游戏的智能程度都决定着游戏的成败,因此与其他文化产品相比较,游戏的开发制作对技术的依赖更高,人工智能在游戏开发制作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一、人工智能帮助开发者生成游戏素材。如3D人体模型、3D人脸模型、布景等画面素材,只需要上传一张2D照片,人工智能快速自动转换成游戏所需要的材质,还有游戏中的角色声音也可以由人工智能合成。其二、人工智能让角色动画更逼真。爱丁堡大学研发的角色动画处理技术,让游戏中角色动画的动作从站立坐行到旋转爬坡,即使在复杂的地形中也能灵活自然,如同真人一般。

人工智能还可以自己编程游戏。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发的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在观看学习了游戏《超级马里奥》的视频后,对游戏中的地形、道具有了自己的了解,掌握马里奥与水管、金币、乌龟、砖头等元素之间的关系,也知道了各图形的大小比例,从而编写出全新的关卡,而且难度越来越高。印度初创公司AbsentiaVR也研发出一套简化游戏制作的引擎——NorahAI,可以通过输入文字或者图片生成拼图、街机等小游戏。

三、人工智能在文化产品营销中的变革

(一)文化产品营销预测的智能化

营销预测是指通过对市场营销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寻找市场营销的变化规律,并以此规律去推断未来的过程,是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前提条件。智能营销预测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市场营销预测的效率和质量。目前已有的智能营销预测的实例主要集中在影视行业。猫眼电影推出的猫眼专业版APP具备电影票房预测功能,依托深度学习算法对猫眼平台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在距离影片上映一个月就能预测首映日票房、每日票房以及总票房,成功预测了《功夫瑜伽》、《爱乐之城》等国内外电影的票房,误差都在10%以内,成为影视行业内最具参考意义的票房预测服务,对于影片的定档、宣发预算都有着指导意义。还有智影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大脑SKANN也能做到准确预测票房,成功预测了《变形金刚5》、《悟空传》等电影,为影片营销方案的定制提供参考指导。另外,SKANN学习了影院排片的规则,结合预测的每天人流状况,拥有了智能排片功能,除了传统的排片流程外,还加入了个性化的营销功能,如错峰排片、补缺排片、竞争促销排片等,以智能的方式提高票房收入。

(二)文化产品广告投放的智能化

过去文化产品都是以广撒网的方式通过媒介投放广告,精准度低,而且重复覆盖率高,给企业产生了较高的广告成本。如今,积累的大量消费者数据以及更懂人心的算法成功解决了这个营销问题。2012年前后,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三大互联网巨头依据自身的数据和用户优势首先布局广告精准投放阵地,今日头条、微博、猫眼等媒体平台以及爱点击、舜飞等第三方独立数据平台也紧随其后。通过对消费者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产生消费者画像,并进行跨屏跟踪,根据产品的定位实时抓取目标人群进行广告的定向投放。文化产品大多没有地域限制、消费者喜好复杂等客观原因,更受益于这种智能化的广告投放方式。当用户在爱奇艺上观看过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后,再登陆百度浏览器、UC浏览器、微博都会看到这部电视剧或者主角赵丽颖所演的其它影视作品的广告,进一步巩固了用户对影视作品的印象,让用户感到平台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正是广告精准投放的效果。

(三)内容推荐的智能化

1.内容的大规模个性化智能分发

资讯平台、影视平台以及音乐平台都实现了对平台内所经营内容进行大规模个性化的智能分发。今日头条、一点资讯、UC、腾讯、QQ浏览器等资讯平台对该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通过算法对用户浏览过程中留下的数据痕迹进行实时分析,寻找相关度高的新闻、资讯进行定向投放,大量信息实现精准推荐。腾讯的精准推荐平台能在一天内完成精准推荐视频2亿、精准推荐新闻1亿,能让每个用户接收的内容都是最有可能符合其需求的内容。在视频平台中,根据2017年9月公布数据,爱奇艺APP搭载独立设备达到5.41亿台,能够对5亿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将人工智能融入内容分发。爱奇艺把视频中每个镜头分解成上百个画面,根据内容对每个画面进行标签,统计用户播放痕迹并汇总标签可以得知每个用户的情感喜好,再精准分发匹配度高的影视作品,据悉,首页推荐内容的命中率已经高达40%。

2.优质内容的挖掘与推荐

随着UGC(用户内容生产)的流行,资讯、小视频等内容的边界前所未有地扩展,导致了质量的良莠不齐,内容平台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想看的内容,挖掘与推荐优质内容,拦截劣质内容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于是各大内容平台十分重视对优质内容的挖掘与推荐,纷纷利用智能技术优化推荐过程。一点资讯积极与《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岳麓书院等优质内容提供方进行跨界合作,依靠智能技术为这些有品质、有价值、有意义但是相对小众的内容精准地找到推荐对象,让优质内容在信息纷杂的时代依旧焕发价值。搜狐新闻通过两种方式挖掘优质内容,一种是对内容发布账号进行评级考核,自动分析内容订阅数量、上榜频率、品牌口碑等,对评级高的账号所发内容进行更广泛的推荐;另一种是对发布内容短时间内的收藏、点击、评论情况进行分析,加大高分内容的推荐范围和频率。百家号也推出了与等级相关的推荐权重加权,给予高分内容更高分发权重,此外还推出了原创保护机制,利用各种语言技术,识别原创文章以及专业性强的文章,同时还能打击劣质内容,防止内容生产者抄袭,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用户所看到的内容的质量。

3.新闻对话机器人引导用户获取内容

聊天机器人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点领域,聊天机器人在内容推荐上也有具体应用,以新闻对话机器人为代表的“聊新闻”模式逐渐得到热捧。新闻对话机器人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让用户可以用语音、文字或图片的形式与平台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百度2015年推出的度秘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典型案例,在手机百度APP和百度新闻APP中都能找到度秘,用户输入关键词后度秘会回复与关键词相关的热门新闻。2017年6月28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与央广传媒发展总公司联合孵化的下文APP正式上线,也是国内首款专注运营“聊新闻”的APP,与度秘的形式相似也是以对话的形式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文章,但是下文APP的语言更加拟人化,还会加上表情,让用户更有继续聊下去的兴趣。除此之外,国内还有人民日报客户端两会期间的小端和小融、新华社的小新、光明日报的小明等,都可以实现与用户的语音对话,在后台持续搜集用户对资讯的反馈[4](P13-14)。国外也有新闻对话机器人的应用,如BBC旗下的BBC Mundo于2016年在Facebook Messenger平台发布了新闻机器人Mundo Messenger bot,随后,《经济学人》、路透社及美国大西洋媒体旗下的Quartz新闻网站也相继以Facebook Messenger为平台运行各自的新闻对话机器人,还有在美国大选期间出现了专以重大事件作为专题的TrumpChat、Trumpbot等对话机器人。[5](166-168)

四、人工智能催生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

(一)明星虚拟形象

演员、歌手、主持人等明星或公众人物,在人工智能各项技术的加持下,不仅分省有术,甚至可以获得“永生”。歌手张国荣的英年早逝令人感到惋惜,在2016年3月北京举办的张国荣诞辰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上,百度大脑对张国荣生前的音频资料中的语音数据进行抓取,利用情感语音合成技术将张国荣的声音再现,实现了与粉丝进行“隔空对话”,高还原度的声音让熟悉他的粉丝激动不已。[6](P11-12)当然,只有声音是不够的,在2018年11月11日浙江乌镇举办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发布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主播”,现场展示了主持人邱浩的虚拟形象,运用了搜狗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搜狗分身”中人脸关键点检测、唇语识别、语音合成等多项前沿技术对邱浩进行模拟,塑造出的虚拟形象与真人几乎没有差异,只需要输入新闻文本,人工智能合成主播就能进行播报。除了对明星声音或表情的单纯模拟,全方位的虚拟形象PersonalAI(个性化人工智能,简称PAI)一直是各大人工智能公司和文娱企业研究的重点领域,2018年9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华人创业的加州人工智能公司ObEN携手知名偶像团体SNH48GROUP运营的方丝芭传媒发布了以中国内地流行乐女子组合GNZ48的成员曾艾佳为原型的人工智能虚拟偶像艾佳PAI。

(二)人工智能虚拟偶像

虚拟偶像并非是真人作为偶像,但是运营模式与真人偶像相似,主要以歌舞形式贩卖自身的魅力获取经济收益。从2007年日本克里普敦未来媒体公司推出的初音未来的大获成功到现在已有十二年,虚拟偶像的市场初具规模,中文语境下的虚拟偶像就有数十位,比较著名的洛天依、零、涂山苏苏等虚拟偶像已经不仅局限于二次元领域,通过3D全息投影技术(5)3D全息技投影术: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是一种观众无需配戴眼镜便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的3D技术。拥有了3D形象登上各类电视综艺节目,甚至出现在各种大型晚会上,让虚拟偶像被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在此基础上,人们对虚拟偶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具有交互功能的人工智能虚拟偶像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7月Gowild狗尾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新闻发布会上推出了世界第一个人工智能虚拟偶像琥珀虚颜,搭载在全息投影智能设备holoera中的琥珀虚颜可以唱歌、跳舞、聊天,它的家用全息投影智能设备holoera X在2017年2月正式发售,随后琥珀虚颜又在《极光之恋》《不结婚》《来自海洋的你》等影视作品中出演了重要角色,成为触手可及的偶像。虚拟偶像的代表初音未来也紧追其后,在2019年1月的腾讯数字文创节上,次元ProjectS项目团队推出了初音未来小型的家用全息投影智能设备,搭载了智能技术的初音未来在粉丝的翘首期盼下亮相。

结语

人工智能作为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社会生产服务各领域,带动作用显著。尤其是对文化生产经营方式颠覆式的变革,使我国的文化产业,特别是互联网内容业急速增长与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越来越近。然而,技术是把双刃剑,在人工智能为文化产业带来发展变革的同时,也还存在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如果不予充分重视和解决,技术的极端应用也会伤害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在此不再赘述。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智能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