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三舞蹈技术中托举的基本形态研究
2019-01-09杨永腾
杨永腾
摘要:舞蹈表演时,舞蹈演员对于技巧的掌握是不可或缺的。其中,在双、三舞蹈及群舞中,最常见的多人技术就是托举。它因舞者的灵活、优美及动作的惊险、流畅,而大大提升了舞蹈的艺术魅力。那么,作为特殊舞蹈语汇的高难度技术,在其本身的运用与编创及舞者对其的掌握与演绎是否也存在技巧呢?托举技术在双、三舞蹈中的艺术价值又是如何体现的呢?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与探索,试图让编创者及表演者认识到舞蹈托举运用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托举更好的服务于舞蹈作品,使其真正为作品增色,而不是减分一项技术。
关键词:托举 合理运用 技与巧 价值 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3-0074-04
舞蹈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舞蹈本身是一门技术,但作品的表达又不等同于简单的技术的叠加,同时技术又给予了作品诸多的亮点,可见舞蹈技术的掌握与合理运用对于舞蹈艺术作品成败的重要性。舞蹈技术不是每个作品所必需的,但它绝对会给作品带来更大的魅力,提高作品的观赏性,为作品增色。舞蹈技术之所以称之为技术,并不是所有演员都可以完成的,而是仅有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演员经过刻苦训练而所能达到的。根据他的难易程度,舞蹈技术的完成率也不尽相同,难度越高,能够完成的舞蹈演员就会相对较少。一个作品中的舞蹈技术既能成就一个作品,更能毁掉一个作品,对于技术的合理运用与准确表达给编导和演员带来诸多难题,亟待解决。在双、三舞蹈中,最常见的舞蹈托举技术是大多数演员基本可以完成的,很多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展示了它的与众不同,对于双、三舞蹈的表达更显示出十足的魅力。由于舞蹈托举基础理论的匮乏,大多数编导、演员对于托举了解并不是很深入,导致在很多作品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很多似乎并不是很合乎情理的舞蹈托举,其实是给作品减分的。那么对于舞蹈托举的理论知识及它的形成发力条件是什么?这种技术在舞蹈编创中应该占据怎样的一席之地?
一、托举的具体概述
(一)托举的定义
舞蹈托举是在一定时间内,舞蹈的双方凭借自身的力量,通过正确运作人体各部位的肌肉、韧带、骨髂,经过千锤百炼的接触磨合而做出纷繁复杂的托举动作,以表达某种感情或场景,叙述作品内容。舞蹈托举动作必须以舞蹈所具有的情况为依据、演员存在的现实条件为前提来进行的。它是依据不同情况、不同事物、不同情感和现存的具体舞蹈动作为基础,再经过千百次的艺术实践和反复的艺术创新,使其高于甚至超出于一般舞蹈动作的特殊肢体动作。
所谓托举,是舞蹈动作的高难度技巧,即在双人或多人舞蹈中,一人或多人发力通过接触点使其中至少一人离开地面而形成的一套特殊的舞蹈肢体动作。舞蹈托举大体可以分为双人托举和多人托举。在一人不落地的情况下把至少两个托举动作结合起来形成了复合托举,既增加了托举的难度同时也体现了舞蹈的惊险、流畅与优美。从托举的定义来看,完成舞蹈托举需要具备以下三要素:发力者,接触点和受力者。双人托举中一般一者为发力者,另一者为受力者;多人托举中常见的为多人发力,一人受力或多人发力,多人受力。
1.发力者
发力者是发出力的重要因素,并且延续托举前舞蹈动作的受力方向继续发力,使整套的舞蹈托举更加流畅。
2.接触点
接触点是用来传递力的支点,舞蹈托举开始时必须具备一个或多个接触点,受力者方能受力。
3.受力者
受力者是表现受力反应的一方,受力者通过接触点受力后被托起,且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并在这个受力方向上延续舞蹈肢体动作的完成。
(二)托举的训练
托举在舞蹈中作为一项特殊的技巧,不是所有演员都能随意掌握的,它需要经过系统的练习以及与舞伴之间的长期磨合才能达到一定的默契程度,才能使托举动作轻松流畅自如,才能让观众享受到舞蹈轻盈的魅力。因此,对托举进行一些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1.力量的训练
只有演员达到一定的力量,舞蹈托举才有可能完成。力量的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托举的完成质量,只有发出适当大小的力,才有可能将托举顺利完成。这里所说的力量的训练,不僅仅是指发力者力量的训练,受力者力量的训练也是很重要的。托举时,受力者对自己肢体的控制,力量的转换也是决定托举能否自如灵活的关键因素。受力者被托起时要全身肌肉收紧,绝对不能松懈,并将所受力的方向转化为自身肢体的运动轨迹,这样才能使整个托举轻松流畅,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托举的失误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2.托举把位的配合训练
受力者呈现的高低空间是受托举把位影响的关键性因素。在托举中,把位分为高把位,中把位和低把位。不同的把位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不同的把位需要不同的力量控制,把位越高难度也越高。因为舞蹈表达的需要不同、受力大小不同、顺势发力的接触点不同,所以舞蹈编创中的托举把位会有很大的不同。演员很可能碰到各种把位的托举。因此,演员一定要对不同把位进行依次训练,以便应付日后碰到的各种托举。
3.信任的配合练习
由于托举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托举的双方必须要互相信任,任何一个人的胆怯都有可能造成托举的失败,托举双方的信任程度对托举的成功与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任的配合练习也是不容忽视的要点之一。
4.托举连接的训练
在复合托举时,托举与托举之间的连接与转换难度很大,不同把位以及同一把位之间转换靠连接来完成,这个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连接就需要演员有灵巧的肢体和敏捷的反应,只有达到“快”“准”“稳”,托举才能出色的完成。
二、托举的运用
(一)托举的运用范围
运用舞蹈托举表达是在双、三舞蹈创作中一种特殊的编创技法。它在某种程度上对舞蹈作品的展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托举的功能是营造一种环境、展现一段情节、表达一种情绪,亦或是群舞中对整体画面三度空间的补充。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中经常见到形态各异的托举技术。不仅如此,除了舞蹈,在花样滑冰、花样游泳、花样体操、杂技、武术等等多个艺术门类当中对托举的运用也是比比皆是。由此可见,托举技术在肢体艺术中运用广泛。
(二)托举的运用技巧与表达
舞蹈托举的运用与其他艺术门类有所不同。舞蹈托举需要依靠其他舞蹈动作作为起始,直到整个力的完成才终止。简单的说舞蹈托举在于它的流畅度,而其他艺术托举像花样滑冰、杂技、体操等则重在难度、完成度。客观的说,舞蹈托举会更难,舞蹈托举不仅仅是在展示它的难度,还要依托于它的流畅性、审美性、表达性、情感性于一身的综合性表演技巧。它是对舞蹈演员进行的全面的综合素质考核,是将力量,技巧,敏锐度结合于一体的素质训练。不仅仅是在演绎上难,对于托举编创运用也很难,它需要根据作品表达的需要,依靠现有的条件(音乐,节奏,动作及演员本身)及上个动作的连接来共同完成舞蹈托举的合理性。
1.在编创舞蹈时对于托举的运用,首先要注意托举技术动作的内涵一定要符合编创舞蹈的主题,切记乱用托举。所有舞蹈语汇都要以作品表达为中心,为舞蹈作品服务,包括特殊舞蹈语汇的托举技术。因此,托举与主题是否相符是托举运用的前提条件。托举不是目的,托举重在需要。
2.托举技术在编创时一定要在前面的舞蹈动作当中流淌出来,不能因为炫技而随意托举,更不要强硬加入的托举。惯用舞蹈编创技法中借力发力的原理,借用前面动作的发力方向顺势发力,这样做出的托举,既可以使演员省力,同时观看起来也会顺畅有序,舞蹈画面美观和谐。因此,流畅度同样也是托举运用难以把握的重要因素之一。
3.“通常来说,舞蹈就是一段音乐,在音乐的情感和意境的启发下,用身体演绎出它的节奏和活力。”[1]音乐也是影响舞蹈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编创时,一定要注意托举与音乐之间的和谐关系。一般具体来说,当音乐情感比较浓烈时,如需运用托举来表达音乐,高把位托举更能将所有情感推至高潮,那么这个时候运用高把位托举就不会显得很突兀,音乐也不会被充斥掉;反之,则可能会导致肢体语言过大或过小,音乐不能与托举技术互相吻合,肢体盖过音乐,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托举的运用与音乐的配合一定要相互融合,在恰当的音乐节奏上作出恰当的托举,这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4.对于表演者,运用托举表达作品时一定要投入到一定的感情之中,或表现一种情绪,或表达一种场景。“产生于强烈的感情之中的托举,能够对舞蹈中情节的展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调动舞蹈情感的发展,说明舞蹈的具体情节,通过循序渐进以达到舞蹈结构当中的高潮阶段,同时也能够增强感染力以及扣人心弦的吸引力,使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丰富多彩、美丽壮观的舞蹈场面,而且还能唤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和持久的回味。”[6]例如在双人舞蹈《刑场上的婚礼》中,每一个托举的编创都围绕着舞蹈本身的情感,作品前半段作者紧紧抓住刑场上人物特点,通过托举来展现刑场上人物饱受的折磨与痛苦、绝望与无助,充分营造了一种“刑场”的场景。后来一声枪响,似乎意味着一段情感的结束,但是也意味着一段新的情感的开始,从这个时空的转换当中,整个舞蹈情绪都发生了转变,动作质感也发生了转变。托举是带有技术的舞蹈语言,后面的舞蹈托举与之前的托举之间比较,不再是描写原先的刑场的悲凉画面,托举更自如,更舒展,更能带动观众情绪投身其中。所以,情感对于表演者角色的把握至关重要,只有带有浓厚的情感,才能紧抓人物性格。演员在通过托举来表达时,应坚持做到不出戏、不段神,才能为作品增光添彩。
三、舞蹈托举的艺术特色
舞蹈讲究以“美”为妙,离开了“美”,舞蹈也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同样,托举就是为舞蹈而服务的,因此,托举技术也必须以“美”为主要的艺术特色;托举是不同于其他舞蹈语汇的特殊舞蹈语汇,它既有高于普通舞蹈语汇的可观性,也有大于普通舞蹈语汇的难度,因此它的第二个艺术特色就要体现出托举的“技”,它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技巧”;在舞蹈编创时,对托举的“巧”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什么时候该用托举,什么时候不该用托举,托举时该用什么样的托举,这一点一定要恰到好处,从而使托举发挥它的最大优势来作用于舞蹈。综合以上所有观点,简单概括托举时必须具备的三大艺术特色,即“美”“技”“巧”。“美”即在视觉和空间上的美观,“技”讲究的是技艺的精湛,技术的纯熟,“巧”便是在编创和应用上的灵巧与巧妙。从观演者的角度,托举技术也为舞蹈增添了更具“险”的观赏性,“险”是指舞蹈托举同样具有其他艺术托举所具备的惊险与刺激,而它更多了一份注重传情达意的意念。
总之,编导们在编创作品时,可以借以托举的表现形式来体现舞蹈作品所要传递的思想,任何一个编创因素最终目的也是服务于舞蹈作品本身。当然,舞蹈终究还是舞蹈,它还是以肢体表达思想为主,技术不能完全代替舞蹈语言出现在舞蹈里,作品不是技巧组合,增色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技术,只能是以辅助的作用在舞蹈里根据需要加入适当的技术。托举作为技术固然重要,但它绝不是每个舞蹈作品所必须存在的,而是为舞蹈作品添光加彩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过多的彰显托举技术,也就颠覆了托举对于舞蹈的价值意义。因此,对于舞蹈托举的合理运用,一定要量力而行,需求为前提,表达为目的。在编创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作品需求及現有的基础条件编创出华而精的舞蹈托举,成为真正服务于舞蹈作品的技术,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海英,肖灵.舞蹈训练与编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法]卡琳娜·伐纳.舞蹈编创法[M].郑慧慧,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肖苏华.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4]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张瑶.浅谈舞蹈技巧在表演专业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
[6]龚晨.谈古典舞跳跃技术技巧的“二次发力”[J].青年文学家,2012,(09).
[7]仝妍,邓佑玲.舞蹈美学与舞蹈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8]刘建.拼贴的“舞蹈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9]于平.高教舞蹈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10]慕羽.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11]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1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