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音乐艺术中的传承

2019-01-09梁晨

艺术评鉴 2019年2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梁晨

摘要:我国现代音乐产量极大、更新速度快、形式多样,但是高质量音乐作品产出不多,究其原因,是因为音乐作品中缺失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音乐艺术中有助于提升我国音乐作品水平,为音乐创作人提供更多灵感,本文对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音乐中的传承展开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音乐   艺术传承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3-0009-0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十九大中提出发扬传统文化的理念,向外界展示中国风采,音乐创作也应响应国家号召,将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音乐艺术创作中,使现代音乐作品能够展示出中华民族文化,音乐人也应积极创新,为我国精神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音乐艺术中的传承意义

(一)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包含内容较多,简单来说,是我国长期发展沉淀下的历史产物,更是先辈留下的精神和物质遗产。其中内容极为丰富,具体主要以儒、释、道三家理论为基础,包括文化作品、六艺、传统节日等。传统文化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使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现代文明,节日也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例如,重阳节、端午节、七夕节、清明节、除夕节等等。我国传统文化并非固定形式,而是随着历史发展逐渐更新,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外界文化,历久弥新,例如,佛学文化融入传统文化,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并形成中国特色,成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字上来看传统文化,传统意味着是过去,而现代意味着当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没有进行链接,部分音乐创作人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分离有助于音乐行业发展。但是中华文化内涵丰富,是古代人民智慧结晶,如果能将传统元素和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将有助于提升音乐作品水平[1]。

(二)儒家文化在现代音乐艺术中应用的意义

儒家文化创始人是孔子,发展于孟子,儒家作品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教学内容,儒家基本思想是仁爱,注重培养人的思想品德。儒家学派代表人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孟子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儒家学派把义看做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这种情操值得现代人学习。儒家学派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学习儒家思想不仅可以提升情操,也能学到积极入世报国的思想。现代音乐曲风婉转多变,节奏较快,流传迅速,将儒家学派文化融入到现代音乐创作中,可以充实音乐作品内涵,赋予音乐作品全新的元素,并且可以将我国儒家文化传播到国际上,例如,很多国外友人听过带有儒家文化的音乐之后开始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将儒家文化应用于音乐艺术中,还能提高我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比如,“橘颂”这首婉转动听的歌曲,很多学生听到这首歌之后,改变了以往觉得古诗文枯燥的观念[2]。

(三)戏曲文化在现代音乐艺术中应用的意义

我国古代戏曲形式多样,历史悠久,约有三百六十多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人们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我国很多音乐创作人开始尝试将戏曲和现代音乐进行融合,这种新的创作模式能为我国音乐创作提供更多文化内涵,改变了音乐创作人传统思维,这种融合式创作方式对我国音乐发展有积极意义,可以促进我国现代音乐发展,使我国现代音乐形势更加多样化。通俗歌曲比较生活化,歌曲内容讲述的大多是生活情感,戏曲唱法极具美感,二者融合,能让音乐作品更加惊艳,例如,《谁说女子不如男》,这首歌是流行音乐和豫剧元素相结合创作的,讲述了花木兰从军心理,使人听后便产生崇敬心理,一经问世,便反响热烈,当时引起我国很多音乐创作人的注意,对以后的音乐创作趋势产生很大影响。戏曲和摇滚音乐融合在也是比较新颖的形式,例如,《北京一夜》歌曲,是采用摇滚形式和京剧形式融合的方式创作的歌曲,歌词比较现代,演唱时采用京剧唱腔,这首歌曲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使人觉得回味无穷。

二、现代音乐艺术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缺失

(一)现代音乐发展流派

在复杂的社会条件下,现代音乐创新作者思想更加追求新意,呈现出“反叛式创新”现象,独特、叛逆、新颖已成为现代音乐主要表现形式。在这种背景下,呈现出几种不同的音乐调性,其中包含表现主义派、简约派、序列主义、新古典乐派。表现主义派更加注重音乐表现力,在创作和演奏形式上较为自由,极力摆脱各种限制,更具有感染力;简约派的理念是采用最简单的节奏、最少的材料循环往复演奏;序列主义的理念是将音乐和数字联系起来,将组成音乐的元素进行排列;新古典乐派的理念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趋势结合,应用现代科技进行推广[3]。

(二)现代音乐特点

随着时代发展,科学理念深入人心,这对现代音乐发展也有一定影响,致使现代社会音乐创作更加理性化。现代音乐美学除了表现更加理性化之外更加注重刺激人的感官,现代音乐设备不同于我国古代传统音乐设备,音量更大,合声更加方便,能通过多种乐器合声修饰原始音,可以达到强烈刺激人感官的效果,后期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继续加工,使后期效果更加完美。现代音乐现场会融入灯光等因素,使音乐舞台效果更佳,给人带来听觉享受和多层感官享受。现代音乐更加注重技法使用,部分音乐并没有注入情感,歌詞只是华丽辞藻堆叠,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音乐创作者本身缺乏情感体验,没有根据生活进行创作,过于重视音乐作品表现技法,使现代音乐作品初听觉得无论是歌词还是乐曲本身创作都比较完美,但是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被人淡忘,这种音乐作品脱离生活,没有情感支撑,导致音乐作品只是流行歌曲而不能作为经典流传。现代音乐作品较为商业化,很多音乐创作人创作作品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热度,融入的古典元素没有深意[4]。

(三)现代音乐存在的问题

当前将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音乐艺术创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近几年,非常流行中国风,出现大批音乐创作人使用传统元素进行创作,很多音乐创作人编曲时,使用我国民族乐器进行演奏,加入琵琶、古筝、二胡、唢呐、箜篌等乐器演奏片段,来增加乐曲古风韵味。还有创作者在流行歌曲中加入戏腔,作词上以我国古代诗词为基础,丰富了现代音乐表现形式。但是,现代音乐和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创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纠正。首先,当前存在音乐作品多但是高质量作品却非常少的问题,现代音乐创作中缺乏文化内涵,很多音乐创作人在创作歌曲时只注重音乐作品传播量,不注重原创,只是模仿比较流行的曲风进行创作,不能真正将自己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也不能将传统文化进行合理运用,音乐缺乏内涵。其次,音乐表现技巧较多,部分音乐创作人并未对传统文化进行深挖,创作时加入传统文化比较随意,只考虑乐器整体听觉效果,没有考虑细节,歌词中经常出现引用诗词,但是出现了诗词含义和其歌曲整体含义不搭配的状况。这种套着古风外壳的流行音乐,并不能真正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音乐,只有将传统文化和现代音乐融合创新才能促进音乐创作发展,需音乐创作人对传统文化进行深挖,学习古人字斟句酌、反复修改、一字千金的理念和精神[5]。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音乐艺术中的传承发扬

(一)现代音乐艺术创作风格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音乐创作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需要音乐创作人充分了解传统文化,深挖传统文化中可以融入音乐创作中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注入自己的情感,以提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创作音乐作品时,可以从古代文学作品提取,我国古代作品极具魅力,古典文化和现代音乐融合,作品更具有东方韵味,这种创作方式更加新颖,能为我国音乐创新人提供新的突破口。例如,《蜀绣》这首歌曲,完美的融合了古典文学作品,将纳兰容若、陆游等人的作品拆解、融合、创新。用词具有深意,曲风悠扬婉转,作品演奏中还使用笛子和琵琶,将中国传统乐器和古典文学融合,加上现代的旋律,极具美感,以绣娘视角展现出历史和家国情怀,作品一经问世,不仅获得年度金曲奖项也促进了当地蜀绣经济。再如《中国印》,也是一首融入传统元素的成功作品,歌曲意境优雅,融合了西方和中国古典诗词元素,演唱风格较为细腻[6]。

(二)歌词创作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诗词作品、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传统节日等,音乐创作人创作古风歌曲时,可以这些类目里寻找创作灵感,毕竟我国古词就是用来吟唱的。创作歌词时,可以融入诗词,古人曾说柳永词适和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唱,苏轼词须关西大汉歌唱,可见我国古代流行歌曲多为文人雅士演唱所创作。现代音乐创作人也可以根据古人作品进行创新,发掘诗词文化应用于现代音乐创作中可以传承经典,例如,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对古典诗词进行重新编曲,歌曲风靡一时,这样做不仅能让音乐创作人受益,更能弘扬传统文化,因其改编曲风较为优雅,歌词朗朗上口,好多儿童都能哼唱。著名作词人方文山擅长拆解诗词创作,对传统诗词进行创新,更符合当下审美趋势,使歌曲充满浓厚东方韵味。例如,歌曲《东风破》,利用我国传统乐器琵琶和诗词,赋予作品东风美感,通过新派唱法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再如,歌曲《醉赤壁》,虽然歌曲整体感觉较为浪漫,但是还是能让人联想到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这种古风表现形式,让中国流行歌曲更具有魅力,这些符合当下审美的优秀作品,也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三)演奏形式传承中国传统乐器风格

现代音乐创作上,不仅可以借鉴传统诗词和古典艺术风格,还能通过传统民族乐器在演奏形式上进行创新。我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最早出现的乐器距今8000余年,乐器种类多样,表现技法丰富,任何风格的乐曲都能找到适合的乐器演奏,多种乐器合奏效果更佳。例如,琵琶、古筝、柳琴、阮、箜篌、笛子、箫等乐器,用这些乐器来表达情感更加细腻,更具备東方神韵,且意境优美。例如,许嵩演唱的歌曲《惊鸿一面》,这首歌曲前奏使用古筝演奏,非常惊艳大气,歌曲合声层次丰富,歌词创作极具古风韵味,还融合了传统文学中志怪小说元素,给人无限遐想空间。再如,我国清代广东民间作品《彩云追月》,改编之后,可以采用笛子、琵琶、二胡等乐器独奏或合奏,乐曲曲风较为轻快活泼,合奏时夹杂的木鱼声更为乐曲增添了几分神秘感,仿佛在云月中嬉戏,轻松惬意,简单的小调也能展现出东方艺术之美[7]。

(四)表演形式融入时尚元素

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音乐艺术中,也要考虑受众体验,以便让音乐传播更加广泛。现代音乐艺术需要寻找更多时尚元素才能更具有吸引力,这就需要在表演形式上进行创新,不能只是简单采用传统表现形式或是只采用现代表演形式,要进行融合创新。根据音乐曲风进行舞台布置,既要美观大气,也要融合中西方优秀元素,利用当下受欢迎的元素进行创新,展现出独特东方美感。例如,“女子十二坊”乐团音乐作品非常具备民族特色,表演形式比较新颖,装束时尚,舞台灯光布置采用当下最流行的布置方式,表演时充分展现出激情和动感,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国内外更多人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也为现代音乐创作人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并且他们在推广时采用了互联网等渠道,大大提高了传播力度,吸引了不同层次受众。再如,周杰伦演唱古风歌曲的表演形式,常以现代流行的表演形式演唱古风歌曲,非常多样化,深受国人喜爱。

四、结语

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音乐艺术中,为现代音乐创作人提供更多创作灵感,有助于提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可以推动我国音乐行业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音乐艺术现在还处于初步融合阶段,需要我国音乐创作人对传统文化进行深挖,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增加自身知识储备量,不断努力创新,音乐将更具备生命力,使传统文化在音乐艺术中得到新生。

参考文献:

[1]王岩.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音乐艺术中的传承与弘扬[J].当代音乐,2018,(04):63-64.

[2]刘艺.刍议中国流行音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J].黄河之声,2017,(24):107-107.

[3]何卫.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视角下推进高校声乐教材的建设——以甘肃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及声乐演唱专业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8,(03):114-116.

[4]汪思婷.推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 提升现代学生音乐素养[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15):39-40.

[5]刘璐莹.论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在现代创作中的表达[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7年.

[6]陈帅,覃皓珺.论流行音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新变——以"中国风"为例[J].创作与评论,2017,(18):39-47.

[7]占咪.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改编与演绎实践研究——以《长相思》《破阵子》的改编为例[J].科技展望,2017,(19):187-188.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