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2019-01-09王立新
王立新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中医院,辽宁 建平 12240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在老年中发病比较多的疾病,在临床上当患者的心脏排血量不足以维持身体代谢要求的时候,会出现组织的灌注不足,肺循环,体循环的静脉淤血等症状[1]。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舒适护理,可以减少恐惧,抑郁、焦虑等,提高患者的满意率[2]。本文中选取我院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实行舒适护理,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实行舒适护理,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中有19例女性患者,有23例男性患者,最小的患者有61岁,最大的患者有83,平均年龄为(70.2±3.8)岁。对照组中有20例女性患者,有22例男性患者,最小的患者有60岁,最大的患者有86岁,平均年龄为(71.3±3.5)岁。两组的患者在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别不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在实验组中使用舒适护理。①老年人发生慢性心力衰竭后的病程较长,需要长时间的治疗,患者会容易产生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主动的关心患者,鼓励患者,激发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减少患者的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②护理人员为患者选择舒适合适的体位,如果患者出现气喘、水肿等症状,患者可以处于半坐卧位,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床头的高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③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为患者适当的调节病房中的温湿度,保持病房中的安静,清洁。④在患者吸氧的过程需要注意调节氧流量,叮嘱患者不能够自行调整氧流量或者自行停止吸氧。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每天更换湿化瓶防止出现感染。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从而防止由于速度过快增加心脏的负荷。根据患者的实际的情况实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减少多次穿刺的痛苦。
1.3 观察标准:观察两组的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满意率的情况。医院进行抑郁,焦虑,满意率的自评量表,其中抑郁、焦虑的评分中总分为21分,超过12分表示抑郁、焦虑的情况。满意率的调查使用现场的问答。
1.4 统计学方法:实验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检验时用t;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卡方检验;如果P<0.05时,两组差别显著。
2 结 果
两组焦虑的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满意率的情况 实验组的患者抑郁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焦虑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的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满意率的情况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程较长,老年患者具有多种合并症,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从而使患者在生理上出现很多的变化,患者的心理也发生变化,很容易发生悲观、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3]。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使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率、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护理人员激发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5]。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床头高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护理人员叮嘱患者不能够自行调整氧流量或者自行停止吸氧。护理人员适当的调节输液的速度,从而防止由于速度过快增加心脏的负荷。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减少多次穿刺的痛苦。
本文中选取我院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实行舒适护理,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抑郁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焦虑的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沈小丽等[6]研究的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分析的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相似,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可信。综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