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与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比较

2019-01-09程文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4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巩膜

程文明

(江苏省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翼状胬肉是临床眼科的常见疾病,其病因是鼻侧结膜发生变性,从而导致结膜增生,且增生组织生长至角膜内部[1]。其分为静止性与进行性两种疾病类型,划分标准为增生组织有无进一步发展。临床中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该病,但术式不同,临床疗效也存在差异。研究中以本院治疗的68例(82患眼)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不同术式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纳入治疗的68例(82患眼)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主体。经伦理委员会审查且批准。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是34例(44患眼)和34例(38患眼)。A组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54.31±0.65)岁;病变部位为:右眼24眼,左眼20眼。B组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41-73岁,平均(53.51±0.42)岁;病变部位为:右眼21眼,左眼17眼。对比数据不存有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患者均在术前进行眼底、眼压、裂隙灯与视力等相关检查,排除相关手术禁忌证。术前2~3 d给予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以预防感染,每日使用3次。术后ā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以抗炎消肿、促进角膜上皮修复。

B组给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治疗:所有操作均在显微镜下进行,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使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处理,利用开睑器开睑,并沿着胬肉的颈部位置将球结膜弧形剪开,而后钝性分离胬肉组织和鼻侧的球结膜。使用小圆刀从胬肉头部外0.5 mm透明角膜区开始剥离胬肉组织,一直剥离至角巩膜缘,向内至半月皱襞,完整剥离胬肉头部,将其分离,同时切除胬肉体部和头颈部,将角膜创面轻柔刮平,将剩余的病变组织彻底清除,烧灼止血。使用10-0进口缝线缝合结膜,将其固定在浅层巩膜(角膜边缘以外的4 mm处)上。术后7~10 d拆除球结膜缝线。

A组基于B组,加用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麻醉方法同B组,取长方形结膜移植片,位置为术眼颞下方或者颞上方处,大小稍大于需覆盖的巩膜暴露面积。需明确移植片的正反面,叮嘱患者转动眼球至胬肉对侧,并将胬肉组织和结膜进行分离与剥离操作,切除胬肉,以暴露巩膜。利用10-0进口缝线有效固定球结膜移植片四个角,固定位置为浅层巩膜,间断缝合附近球结膜和手术区,确保巩膜面与植片紧密对合,禁止植片下方有积液或积血。将多余结膜直接剪除。术后7~10 d拆除球结膜缝线。

1.3 观察指标:随访1个月,观察有无角膜干凹斑等并发症;随访2年,评估有无复发迹象:结膜明显充血,且在角膜创面上生成新血管或是有胬肉增生情况。记录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与症状持续时间。

1.4 评价标准。治愈:结膜无充血,且表面平滑,无增生组织或新生血管,角膜创面彻底愈合;显效:结膜轻度充血,表面略粗糙,无增生组织或新生血管,角膜创面基本愈合;有效:结膜明显充血,表面明显粗糙,无增生组织或新生血管,角膜创面开始愈合;无效:结膜严重充血,表面严重粗糙,有增生组织或新生血管,角膜创面未变化[2]。

1.5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21.0处理,治疗指标用(±s)表示,行t检验,治疗效果、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

2 结 果

2.1 对比治疗效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B组为81.58%,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2.2 对比治疗指标:A组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与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指标(±s,d)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指标(±s,d)

分组 例数 角膜上皮愈合时间 症状持续时间A组 34 3.05±0.42 3.22±0.38 B组 34 4.97±0.51 5.02±0.43 t-16.945 18.290 P-0.000 0.000

2.3 对比复发与并发症情况:A组的复发率为2.27%,角膜干凹斑发生率为6.82%,B组分别为15.79%和23.68%,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复发与并发症情况[n(%)]

3 讨 论

翼状胬肉的外观形状如昆虫翅膀,病情轻者,眼内会有异物感,且会影响美观度;病情重者,胬肉会累及角膜,使患者的视力下降[3]。其致病因素有烟尘、强光、风沙或长时间过度刺激。临床中多利用手术治疗该病,可清除胬肉组织。但单纯切除术的复发率在45%左右,原因可能为术后眼部炎症未消,且受到手术刺激,可能造成角膜上皮不同程度受损,进而导致复发[4]。也可能是术中有残留病变组织,导致纤维化增生,最终导致复发。自体结膜移植术是该病的新型疗法,其可促进角膜解剖结构的快速恢复,加快角膜愈合[5]。其不仅能够修复角膜创面,还能够避免纤维血管移行至角膜面,因此具有较低的复发率。但其最佳治疗时机尚无明确标准,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尽早实施联合手术,以减少不良事件,提高疗效[6]。

结果为: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与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B组;复发率低于B组,角膜干凹斑发生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与张海霞[7]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联合手术能够缩短翼状胬肉患者的康复时间,且远期疗效较佳。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巩膜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译著)一书出版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
飞入眼睛里的“翅膀”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