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1-09袁德胜梁恩富马大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4期
关键词:谷丙阴转率转氨酶

袁德胜 梁恩富 马大鹏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

乙肝指的是由一种乙肝病毒感染机体,造成肝脏炎性病理改变,同时还会累及多个器官受到损害的传染病[1]。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证实[2],国内乙肝病毒感染率在50%以上,国内将近有6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达9.75%,大约有1.2亿的人,占全世界乙肝病毒感染的三分之一,当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患者会发展成为慢性肝病,一些患者会引发肝硬化,严重的有可能演变成为肝癌,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带来非常大的不良影响。现如今,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当中主要采取抗乙肝病毒治疗为主,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慢性乙肝的患者一共有94例,随机分为两组,当中,研究组男性30例,女性17例。年龄在20~65岁,平均为(35.9±7.2)岁;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在21~67岁,平均为(36.1±7.5)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对照组对患者采取拉米夫定进行治疗,每次100 mg,每日1次,采取口服方式。

1.2.2 研究组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肝等相关治疗基础之上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每次0.5 mg,每日1次,采取口服方式。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总胆红素、白蛋白以及谷丙转氨酶的变化情况,持续记录6个月,同时对两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以及HBeAg阴转率给予详细记录[3]。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以及HBeAg阴转情况对比:研究组一共有47例,HBV-DNA阴转一共有42例,阴转率为89.36%,谷丙转氨酶复常一共有41例,复常率为87.23%,HBeAg阴转一共有29例,阴转率为61.7%,对照组一共有47例,HBV-DNA阴转一共有37例,阴转率为78.72%,谷丙转氨酶复常一共有36例,复常率为76.59%,HBeAg阴转一共有25例,阴转率为53.19%,研究组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LT复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白蛋白以及谷丙转氨酶的变化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为(37.1±3.5)g/L,谷丙转氨酶水平为(42.1±14.1)U/L,总胆红素水平为(25.4±13.1)μmol/L,对照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为(39.1±3.4)g/L,谷丙转氨酶水平为(48.1±20.4)U/L,总胆红素水平为(30.5±17.7)μmol/L,研究组患者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以及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白蛋白以及谷丙转氨酶的变化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白蛋白以及谷丙转氨酶的变化情况对比(±s)

注:a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n)白蛋白(g/L) 谷丙转氨酶(U/L) 总胆红素(μmol/L)研究组 47 37.1±3.5a 42.1±14.1a 25.4±13.1a对照组 47 25.4±13.1 48.1±20.4 48.1±20.4

3 讨 论

慢性乙肝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然而慢性乙肝携带指的是乙肝病毒检测呈现阳性,没有慢性肝炎症状,12月当中连续跟踪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以及AST没有异常,同时肝组织学检查正常的患者[4]。我国乙型肝炎高发的主要因素是家族性传播,当中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母亲一旦乙型肝炎E抗原呈现阳性,所生子女没有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大部分都会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然而精液当中也会检测出来乙型肝炎病毒,所以,能够利用性传播,这也是导致国内乙型肝炎的家庭聚集特点的主要因素[5]。

现如今,对慢性乙肝在临床治疗的重点就是抗乙肝病毒,抗病毒能够对乙肝病毒给予有效抑制或者消除,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脏炎症的出现,继发纤维化病理改变和坏死,进而使患有肝衰竭、肝硬化以及肝癌等相关疾病的概率明显降低,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当前,我国临床当中一线抗乙肝病毒的主要包含干扰素以及核苷类似物两种类型,但是由于前者的相关禁忌证和不良反应相对比较多,同时应用起来相对较为繁琐。核苷类似物一共分为三类,拉夫米定、阿德福韦以及替比夫定,其中恩替卡韦托养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根据相关研究表明[6],拉米夫定由于其耐药发生率相对比较高,已经无法作为治疗这种疾病的首选用药;另外,阿德福韦酯耐药发生率虽然要比拉米夫定低,然而其病毒抑制率却没有拉米夫定高,同时起效较慢,也不作为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首先药物;根据相关研究表明[7],恩替卡韦由于对乙肝病毒可以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起效迅速,耐药发生率相对较低,是目前临床当中应用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药物,这种药物具有相对比较高的耐药基因屏障,肝组织学、生物化学以及病毒性的应答率等相关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对多聚酶给予有效抑制,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使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进而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根据相关研究表明[8],恩替卡韦分散片属于一种全新的剂型,遇水以后通常3 min能够完全崩解,形成一个黏性混悬液,因此,吸收迅速和充分,生物利用度相对比较高,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情况良好,同时能够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的滴度,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加强患者的免疫应答能力。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采取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的效果可靠,同时还可以使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减少,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谷丙阴转率转氨酶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功能性治愈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注射用胸腺肽α1联合环丝氨酸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血清T细胞亚群、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
谷丙转氨酶检验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给予恩替卡韦与干扰素序贯治疗的效果观察
浅析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
转氨酶高与肝炎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DNA阴转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