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挖民族题材 提升戏曲魅力
——琼剧《红树林》带来的启迪

2019-01-09蒋志伟

影剧新作 2019年2期
关键词:琼剧阿秀倭寇

蒋志伟

海口市琼剧团创排的历史传奇琼剧《红树林》自2018年10月19日在海南省歌舞剧院首演取得轰动效应后,又深入海南的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红树林保护区巡演,也广受城乡观众的热捧,甚至得到外国朋友的喜爱,引发圈内外热议,这一难得现象值得探究。本文试图从四大方面探讨作品的民族特点、戏曲特征、当代价值。

黎族文化特色鲜明

真正体现民族特色文化的戏剧才具有生命力,也更能打动人。深入生活是《红树林》团队取胜的法宝。该剧创作之前编剧就翻阅了大量的典籍,又多次深入黎族同胞聚集地了解黎族文化生活,有了长达五年的累积。排演前,编剧、导演反复打磨,连一个小道具都是反复考究,使琼剧能吸收当代最新的表演元素,使《红树林》在戏曲舞台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

坚实的准备使排演扬帆起航。剧情、服装、道具体现浓厚的民族风情,一切紧紧为人物服务。开场就是海南黎族同胞特色的场景:海南独特的黎寨红树峒,穿着黎族民族特色服饰的青年载歌载舞,这就是海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生活状态,它带给观众强烈新鲜的视觉冲击。之后的少男少女“对黎歌”场景生动有趣、活泼可爱,少数民族的风情让观众耳目一新。在阿昌与乌鲨们第一次在红树林中打斗时,舞台上诡异的声电效果,让观众感到惊心动魄。船形屋、祭神台、大力神雕像、祭神舞蹈等,既符合剧情,又富有民族特色和神秘气氛,使观众的想像自然延展,观众的情感被舞台意象顺利代入情境之中。一片片的红树林,让观众认识到生长于海边的红树林的意义重大。高潮部分的桅杆、锚索,是历史中的海边居民的生活、生命中的特色和华彩乐章。根深才能叶茂,没有对传统琼剧的继承,没有继承中的创新,就不能发挥琼剧的优势,不能与时俱进,只有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才能更好的传承。

主题歌动人心扉

“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相见才有味好久不见真想见见到阿妹(阿哥)心欢喜……”歌词不多,但通过反复吟唱,却有一种动人心扉之感。这首黎族民歌是全剧的主题歌,亲切得让人陶醉。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引用了这首经典民歌的第一句,它的质朴真情和心声传遍世界,这给了主创引用、升华提供了无限的力量和广阔的空间。

民歌婉转、深情、个性极强。作为戏的主题歌,一来体现了当地的元素,二来让观众有一种亲切感,渲染剧情。剧中,民歌根据剧情的发展出现多次,每次出现,有欢快有缓慢、有高亢有低沉。比如开场,它欢快的旋律,配合着舞蹈,展现了黎族人们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征,也体现了黎族人民热情好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第二场的结尾——阿昌执意独自去救阿秀。此时阿昌自知前去凶多吉少,但为了心爱的人,他不顾得自己安危。此时他的哼唱满怀着对阿秀深沉的爱,和自己对爱情的义无反顾。第三次出现是第六场——阿昌听闻倭寇头目乌鲨,不仅欲除掉郑将军,还要毁掉红树林、占领黎族人的家园。此时愤怒的阿昌隔着时空与父老乡亲们唱起这首歌。歌中传递出一种即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结尾——阿昌已经把倭寇的贼船引入暗礁,大船即将沉没。此时这首歌是整部戏情感的升华和总结,让观众感觉荡气回肠、心情澎湃。女演员的独唱和领唱,使这首歌显得韵味独特,民歌在不同的剧情、不同的语镜下,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它给整部戏带来了极其强烈的戏剧感染效果。

除此之外,本身魅力无穷的琼剧,在唱词,歌曲上,都令人沉醉。剧中唱腔声韵格局与传统唱腔基本一致,演员唱得带劲、入情,观众如赏旧曲,如痴如醉。特别是核心唱段《穿行林间箭穿胸》,完美地实现了传统与创新融合一体、相得益彰的艺术现代性的表达。

人物个性鲜活

剧中主要人物阿昌,他是个义气之人:在督军郑子刚带兵抗倭寇全军覆没逃入红树林时,他挺身而出,利用红树林的屏障,击退了来势汹汹的乌鲨一伙。他是有情之人:在阿秀被乌鲨捉去做人质时,为救心爱之人,他不顾自身安危,独自一人闯入虎穴。他是有勇气之人:敢于独闯倭寇贼窝,向乌鲨挑战。他是有谋略之人:利用红树林的天然屏障,用计策击退倭寇。剧中最感人最彰显阿昌个性的,是他为了救督军、救阿秀、救众乡亲们及保护红树林和黎寨,假降倭寇,并砍下红树林作为“投名状”。为此,他经受了伙伴们“痛打”,也经受了阿秀的误解,更让身为寨主的父亲痛斥和决绝与他势不两立。阿昌忍受着多方的巨大压力,以极大的勇气和耐心赢得了倭寇头目乌鲨的信任,致使乌鲨在涨潮时被阿昌成功引领,成功完成灭倭大计——让倭寇船触礁沉没。至此,故事走向高潮结束,阿昌的人物也丰满地立了起来。

在《红树林》中,倭寇头目“乌鲨”让我们见识了倭寇的凶残。十四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而明朝的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使得倭寇更是猖獗。中国沿海省份,备受祸害。海南四面临海,更是“倭害无穷”。剧中的“乌鲨”就是凶残、无情、狡猾、残忍的倭寇代表,他利用阿昌对女友阿秀的爱,掳走阿秀,以逼阿昌交出抗倭将领郑子刚。

除了阿昌、乌鲨,剧中阿秀是漂亮、善良、勇敢的黎族阿妹。当阿秀以为自己心爱的阿昌为了救她,竟然砍了红树林,并投靠倭寇时,又痛又恨,几次怒斥阿昌的“背叛”,充分展现了阿秀疾恶如仇深明大义的鲜明个性。

另外,通过黎汉一家亲的鱼水深情,和黎汉同仇敌忾抗击外侵的悲壮画卷,成功塑造了黎族乡亲,他们有恩思报、不畏强权,为保护恩人及族群,以及捍卫自己的家园的群像。

红树林,民族精神的象征

红树林是生长在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林。它能消浪、构筑海岸、保护海边的居民。但凡是海堤外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被冲跨,它是陆地的天然屏障。所以它有“消浪先锋、海岸卫士”之称。此外,红树林的生命力很顽强,它的果子只要落到地上,就能生长。剧以《红树林》为名,也包含着几种含义: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尽管生活在海边的黎族人民,被倭寇多次侵犯、被风浪多次摧残,但世世代代的黎族人,仍生存于斯,保护着家园、保护着祖国的完整。这种顽强的意志,也是我们国家能统一、民族能延续和强大的基础。其二,象征着边防卫士守护祖国的南疆。正如剧中所唱的:“红树是咱黎家的根本,红树是咱黎家的保护神”。红树林能防浪,能护家。也代表着黎族人敢于抗击暴力、驱逐外敌、保家卫国的精神。另外,红树林的根部是红色的,象征着祖国领地沾满了捍卫者和侵略者的鲜血——“一株红树一条人命”“掰开树皮血斑斑”。剧中抗倭寇保家园的,除了以平民百姓出现的阿昌外,还有督军郑子刚带领的边防守卫士兵。它象征了红树林是民族的脊梁,也是战争与和平的墓志铭。编剧陈涣说,它是“我们祖国南海和平的晴雨表”。

琼剧《红树林》回归琼剧本体,还原地域艺术的神韵,介入了黎族传统舞蹈,有个性地推进着剧情的发展。音乐建立在汲取黎族乃至海南民间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巧用民谣小调,使之有机地嵌入琼剧传统唱腔,积极探索琼剧传统八音与现代音乐有机融合,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不失剧种音乐的神韵。由于本剧的题材及主题所系,戏中疆域较大,气场厚重,体现了新编历史传奇琼剧所谋求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琼剧阿秀倭寇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让“琼剧”走进音乐课堂
吴大昕:《海商、海盗、倭
——明代嘉靖大倭寇的形象》
阿秀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让“琼剧”走进音乐课堂
海南琼剧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巧借潮水灭倭寇
大明王朝1555,倭寇打到了南京城下
海南琼剧文献资源的利用与传承
阿秀婆婆的针线活儿
回乡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