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比较效益低的成因及应对
2019-01-09◎纪霞陈洁
◎纪 霞 陈 洁
由于受到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弹性较小,而农业生产成本却呈直线上升态势,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与二、三产业相比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如农资涨了25倍而粮价平均只涨了5-6倍,诚如农民所言:“粮食价格走着涨,生产资料价格跑着涨”,农民苦、农业弱、农村穷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养殖业脏、种植业累、加工业难的现状让很多新生代农民望而生畏,以致出现了70后农民不愿种地、80后农民不会种地、90后农民不谈种地的窘况。
一、农业比较效益低带来的负面影响
农业比较效益是指将农业与其它经济活动在投入产出和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进而反映出农业生产利润率的高低。在我国,农业一直是一个弱质性行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收入增长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土地带来的收益难以维持家庭日常开销时,农民作为经济理性人不得不离开村庄,托达罗人口迁移理论也指出,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主要是受城市较高的预期收入的影响。由于六盘水市的工业发展比农业速度快,且素有“中国凉都”的称谓被评为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之一,因而商业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在城市里从事不同的行业,如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建筑工人和服务员等,收入水平远高于农业生产。因此,农业比较效益低导致了大量的农村人力资本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的交互影响下,“农民荒”成为当前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二、农业比较效益低的成因
(一)农产品价格低。根据农业农村部于2018年7月17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以来我国一般性农产品延续了高产状态,大多数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中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98.37(以2015年为100),比1月份下跌了7.98%。从重点农村批发市场消费数据来看,只有面粉、大米和畜牧产品等消费量有所增加,而水果、水产和蔬菜等消费量下滑较为明显。同时,由于农产品种植存在替代效应,针对某种农作物的扶持政策会影响到农户的种植选择,如六盘水市先前实施玉米目标价格改革后导致很多农户重新种植玉米,使得原本产业发展状况一般的玉米产业面临着严峻的价格下行压力,后来又减调玉米种植面积转而扶持农户改种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而据国家统计局六盘水调查队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为六盘水市由于鲜菜供应量增多导致价格出现回落。
(二)农业生产成本高。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高成本时代,比较效益下降明显。原因在于:一是“石油农业”模式。现在很少采用秸秆还田和种养结合等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增产主要还是采取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石油农业”模式;二是机械作业服务费用高。据笔者的调研统计,由于六盘水农业主要以山地为主,因此农业机械作业油耗大、易磨损,服务费用通常占农作物生产成本的30%~50%,导致以小农经营模式为主的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农村人口虽多但劳动力占比不高,由于六盘水市位于滇东高原向黔中丘陵和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相对恶劣的农业生产环境使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被城市吸收殆尽,导致农业雇工成本连年上涨。
(三)农业生产风险大。农业是一种典型的高风险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时常面临着各种风险。一是自然风险。农业生产高度依赖自然环境,水旱灾等自然灾害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影响,在投入化肥、种子、农药和劳动力等成本后无法保障能够获取预期的收益;二是技术风险。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六盘水市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多文化水平较低,经常因无法掌握技术要领而导致技术应用失败;三是市场风险。相当一部分农民缺乏相应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薄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三、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对策
(一)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农业是一种周期长、风险高的行业,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长期存在对农民而言明显欠缺公平,应极力避免“谷贱伤农”问题的出现。
1.设定预期价格并与市场自行调节相结合。从国家层面而言,如果完全由市场主导则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对粮食、棉花、油料和食糖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仍然实行最低收购价、储备制度和进出口调控等管制手段。同时,借鉴欧盟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农产品期货行情设定预期价格并在每年春耕之前予以公布,引导农户自主调节粮食产量和种植结构,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从六盘水市层面而言,在执行国家和省级的农业政策的基础上,对核桃、茶叶、辣椒等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采取市场化的调控模式,市政府应及时发布行业供求信息、完善行业自律组织并优化市场交易环境,通过平衡供需以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2.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可以减轻财政负担以化解粮食库存压力,另一方面通过适当减少粮食的供给量以保障粮食价格的稳定,在减少农业劳动时间的同时为农民提供了兼业的机会。耕地轮作休耕实质上是储备耕地,六盘水市根据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贵州省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将下辖的盘州市和六枝特区列为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县,采用“红饭豆等豆科作物种植秸秆还田—光叶紫花苕等绿肥种植鲜草还田”方式,使休耕农户在收获大豆提高收益的同时,不但可以减轻病虫害、土壤板结和农作物减产等问题,还可以增加肥力促进农作物质量的提高,探索出一条适合六盘水市的“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对其它县(区)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二)提高农业补贴的指向性。随着我国农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在资源制约增加和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的叠加影响下,应基于普通农户和种粮大户的不同特征来提高农业补贴的指向性。
1.普通农户。目前,在六盘水市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明显低于经济作物,因而普通农户在种植结构的选择方面大多倾向于经济作物和畜禽养殖等,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并不高,且由于种植面积少补贴政策对普通农户的影响有限。因此,对普通农户的粮食补贴应依据粮食作物面积占家庭耕地面积的比例多少来决定,占比越高则补贴标准越高,反之亦然。同时对于普通农户而言,鉴于当前六盘水市农业劳动力主要以留守老人为主,因而可结合《六盘水市老年人优待办法》,将农业补贴政策与养老保险等相结合,对于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老年农民,其个人缴费部分由民政部门给予资助,以切实体现出“谁种地,谁受益”的政策导向。
2.种植大户。对种植大户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改变补贴形式,因为除了资金需求之外,种植大户在场地、机械和技术等方面均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与普通农户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六盘水市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种植大户的农业技术培训,且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无法满足种植大户的需求,政府应进一步改进现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种植大户的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六盘水市一些种植大户反映精品水果和蔬菜存在场地受限、保存期的问题,除了建立一批公共资源给大家使用,在收获季节水果、蔬菜还可以通过网络菜市场对市内各大宾馆、饭店进行批发价配送,粮食按补贴优惠价提供,在降低种植大户成本的同时也减少农产品的损失。
(三)构建农业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因而必须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风险防控体系,这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设立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局。政策性农业保险所蕴含的内容宽泛复杂,并不局限于展业、承保、防灾减灾和索赔理赔等业务。因此在保险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协调和权衡多个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为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需要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协同配合,同时保险费用和保险补贴的发放又需要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进行沟通。因此,我国可借鉴日、美等国的经验,在农业农村部设立独立的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局,承担与农业风险管理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并负责管理农业生产风险财政补贴资金的安排和使用。同时,在全国地级以上的城市设立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分支机构,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向辖区内的农户提供与农业保险相关的信息和服务
2.“以险养险”发展“三农”保险业务。保险机构在开展农业产量保险、农业收入保险和天气指数保险试点的基础上,可逐步由单纯的农业风险承保向提供“一揽子”保险产品服务延伸,如财产险和健康险等衍生品种,由于这些险种价格相对低廉,给投保农户带来的经济压力较小,因而可考虑在将来条件成熟时将其纳入六盘水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在为农户提供生产保障和社会保障的基础上,带动农户收入的增长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最终形成“以险养险”的良性循环格局。不过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保险机构的“以险养险”无疑需要在不同险种之间拆挪资金,因而其成功的前提是政府应给予保险公司一定的优惠政策,以降低保险机构从事保险业务所产生的经营管理费用和相关制度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