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管理干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行为习惯和脑卒中高危因素的影响

2019-01-08林东如黄婉洁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1期
关键词:高危因素健康管理脑卒中

林东如 黄婉洁

[摘要]目的 探討健康管理干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行为习惯和脑卒中高危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管理干预,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行为习惯、高危因素控制情况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健康饮食、运动锻炼、合理生活方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吸烟率、饮酒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高血压、体重指数(BMI)、高血脂、糖尿病、Essen评分、睡眠呼吸紊乱、高凝状态的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糖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健康管理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行为习惯,更好地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健康管理;脑卒中;高危因素;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1(a)-0059-03

Effect of health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on behavioral habits and high risk factors of stroke in high-risk population

LIN Dong-ru1   HUANG Wan-jie2

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Qingyuan   511513, China; 2. Department of Medical Services, 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dong Province, Qingyuan   5115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on the behavior habits and risk factors of stroke in high-risk popula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60 high-risk stroke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manage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ealth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1 year of treatment, the behavioral habits, high-risk factors control and clinic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proportion of healthy diet, exercise, reasonable lifesty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moking rate, drinking rat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ntrol rates of hypertension, body mass index (BMI), hyperlipidemia, diabetes, Essen score, sleep respiratory disorder and hypercoagulabi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glycosylated glycoprotein (HbA1c),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nterven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on the high-risk population of strok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behavior habits, better control the blood pressure, blood lipid and blood glucose levels, help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troke, and has clinical practice value.

[Key words] Health management;Stroke;High-risk factors;Behavior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多见于老年人,以偏瘫、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的特点[1]。该病致残率、致死率高[2],且大部分患者就诊时脑部已发生不可逆损伤,因此早期预防是该病的研究热点。健康管理是针对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干预、维护的过程[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健康管理干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行为习惯及脑卒中高危因素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4~71岁,平均(65.43±4.31)岁;其中单纯肥胖1例,单纯高血压2例,单纯血脂异常2例,单纯糖尿病4例,以上因素均具有的有12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2~73岁,平均(65.23±4.14)岁;其中单纯肥胖1例,单纯高血压5例,单纯血脂异常5例,单纯糖尿病8例,以上因素均具有的有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高危人群标准(原卫生部“十二五”医改专项)[4];②年龄50~75岁;③患者依从性好;④患者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发放脑卒中预防手册,告知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并给予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管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成立脑卒中健康管理小组,制定健康管理方案。②健康教育:举办脑卒中预防的专题讲座,告知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讲解合理饮食、体育锻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改变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出院后第7天及第3、6、9、1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内容包括了解近期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用药情况、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等,并给予针对性健康宣教和指导。③血压管理:每月监测血压,评估患者的脑血管,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合理用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④血糖管理:每月监测血糖,必要时进行糖耐量试验,监督糖尿病患者改变饮食习惯,口服降糖药治疗。⑤血脂管理:每月监测血脂水平,根据危险分層制定控制目标值,并给予他汀类药物。⑥家庭随访: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了解并监督其遵医行为,加强家属对患者改变生活习惯的主动性,利用健康管理软件、微信公众号给予患者健康指导。⑦质量控制:观察组患者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实施措施的记录,医护人员核查记录并分析原因,制定相关纠正措施。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随访1年,①比较两组高危患者干预后的行为习惯,包括健康饮食、运动锻炼、合理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等;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高危因素控制情况,包括高血压、体重指数(BMI)>26 kg/m2、高血脂、高血糖、Essen卒中中高风险、睡眠呼吸紊乱、高凝状态等,其中Essen卒中风险评估表[5]评分包括高血压、年龄、吸烟、糖尿病、心肌梗死病史、外周血管病变、血栓史等内容,总分9分,0~2分为低危,3~6分为中危,7~9分为高危,控制率=(干预前-干预后)例数/干预前例数×100%;③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相关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等。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行为习惯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健康饮食、运动锻炼、合理生活方式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而吸烟率、饮酒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高危因素控制情况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高血压、BMI、高血脂、糖尿病、Essen评分、睡眠呼吸紊乱、高凝状态的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相关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BP、DBP、HbA1c、LD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其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6]。国内研究显示,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缺乏体育锻炼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7],因此,在脑卒中前期通过改变行为习惯对疾病进行预防是最根本的措施[8]。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年的干预后,观察组的行为习惯均优于对照组,对高危因素的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的SBP、DBP、HbA1c、LDL等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健康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行为习惯,更好地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我国2005年已将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作为各级医院进行推广的建议,并写入脑血管病的防治指南[9]。脑卒中的预防要有对发病因素的充分证据,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肥胖等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10]。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管理干预,包括建立专门的干预小组、建立健康档案、专人跟踪随访、每月定期评估、制定人性化干预计划,极大地帮助高危患者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并且能够在治疗上给予指导。同时,制定脑卒中预防小册子、举办知识讲座,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有助于高危患者自主选择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11]。电话随访及专人上门随访有助于了解其遵医行为,有效督促患者戒烟戒酒、合理饮食、控制血脂、血糖、血压[12]。同时,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也很重要,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改变家庭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高危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13]。本研究采用微信公众号、健康管理软件等方式进行管理,依托强大的互联网信息共享功能,科学合理地给予指导[14],并且建立高危人群交流的互通网络,能够加强他们之间的互相帮助,提高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15]。

综上所述,应用健康管理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行为习惯,更好地控制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有助于預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芬.健康管理干预在高危脑卒中人群中的应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6):177-179.

[2]杨扬,李萍,孙卫国.健康管理对脑卒中前期自创性危险因素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临床研究,2018,26(12):65-66.

[3]孙志辉,张佳丽,张蓉.健康管理模式在脑卒中高危因素防控中的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19(9):697-699.

[4]马娜,刘远洪,梁金花,等.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健康预防策略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7):866-869.

[5]何文文,陶学芳,周春霞,等.健康管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21(3):342-345.

[6]郭丽莎,芦良花,石贞玉,等.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6):457-460.

[7]焦丽艳,李焰,原平,等.健康管理在社区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8,40(8):1260-1262.

[8]哈提米汗·买买提,王育珊,徐晓璐,等.“互联网+”健康管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8,40(7):822-824.

[9]宋霞,杨飞,韦亚洁,等.基于脑卒中筛查的高危人群对脑卒中认知及慢性疾病管理依从性的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8,27(4):270-276.

[10]刘向哲,李雅新.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模式探讨[J].医学与哲学(B),2018,39(3):78-80.

[11]鲁燕燕.脑卒中高危人群管理现状分析和规范化管理流程的建立[D].荆州:长江大学,2018.

[12]张彩平,丁玉琴,马先军.中西医结合“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7,16(10):1112-1114.

[13]王倩,支晓,武鹏,等.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模式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 20(26):3205-3209,3220.

[14]丁洁蔚,吴丽丽,梁文华,等.脑卒中高危人群实施健康管理干预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 37(7):819-820.

[15]潘群,王丽琼.脑卒中高危人群实施健康管理效果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7,34(3):443-444.

(收稿日期:2019-05-08  本文编辑:闫  佩)

猜你喜欢

高危因素健康管理脑卒中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探讨与措施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影响社区脑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