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聋校律动教学
2019-01-08莫秀春
【摘要】本文论述聋校教师巧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聋校律动教学的方法,认为这样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律动教学形式,建议教师在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聋校律动课堂教学时确定好教学目标,合理开展律动教学,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聋校 律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A-0028-02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音乐与计算机的结合是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结晶,是感性与理性的互补,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对接。它不仅拓宽了音乐教学的渠道,更带来了音乐学习中思维方式的变化。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聋校律动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并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增加律动教学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对于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聋生的审美体验,发展聋生的个性与创造性等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感官机能
现代教育技术在发挥学生感官机能方面的功效可以通过下表显示出来:
从上表可以看出,人的感知越全面、系统,记忆也就越深刻。聋生由于存在听力语言方面的障碍,其学习感知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记忆上存在较大的弱点。学生遗忘较快这一弱点恰恰在聋校律动教学中会如实地反映出来。传统的聋校音乐教育模式以教师教授舞蹈、学生单纯模仿舞蹈动作为主,虽然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他们通常会机械地模仿,久而久之,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律动教学应形象直观,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任务。实践也证明,学生对于感兴趣的知识,记忆会更深刻,记忆的保持会更长久。律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吸引了聋生们的注意力,传统教学手段不能发挥这样的作用。例如,在《中国国粹——京剧》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教师除了设计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还非常重视选择演出片段。学生观看《贵妃醉酒》时,赞叹于梅兰芳那婀娜多姿的身段以及含义丰富的手势;观看《三岔口》时,为演员那矫捷的身手以及惟妙惟肖的表演所折服;观看《穆桂英挂帅》时,又被演员高超的武艺倾倒,演员的劈叉、踢枪、筋斗引来学生阵阵喝彩。部分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听到《苏三起解》的选段时,被那富有京韻特色的旋律所吸引,久久不能忘怀。在接下来的京剧组合的教学中,学生依靠着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学会了这些在平常人眼里都觉得困难的京剧组合。通过短短的两节课,学生对古老而又陌生的京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图象、音响、图形和文本,借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合理整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律动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也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为他们了解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打开了大门。
二、借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帮助学生保持记忆的重要方法,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的源泉,多媒体课件集众多教学手段的优点于一身,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进入角色,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教师运用多媒体具有的视听和声像技术,可突破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为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提供外在条件。
在教授歌伴舞《摘葡萄》时,教师考虑到这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的歌曲,而且歌词中描写到了新疆的天山、丰收的葡萄等景物,这些景物是聋生平时在生活中接触不到或是了解较少的,因此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介绍新疆维吾尔族风土人情的影片。学生通过观赏影片,知道了新疆的地理位置,认识了美丽的天山,见识了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民,也了解了新疆的特产有哈密瓜、葡萄等。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知道了歌词的含义,歌曲教学也就特别顺利。有的学生观看影片时特别仔细,甚至能够抓住维吾尔族舞的一些特点,进行简单模仿。
学生在课堂上点点滴滴的表现,充分说明了他们对律动课所产生的浓厚兴趣。由此可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而这些兴趣的产生,一部分也可归功于由多媒体技术参与的教学。律动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挂图式静态教学的不足,为教学提供了便利,使课堂充满动感。它有助于激活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及参与舞蹈学习活动的强烈愿望。
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律动教学形式
聋校律动是一门艺术性学科,如若教学得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还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可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结合多学科特征,尝试采取一些新的教学形式,如尝试开展WebQuest音乐活动课。在WebQuest音乐活动课中,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相互协作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例如在《中国国粹——京剧》这节课中,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京剧比较陌生,所以教师在课前就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项研究任务,有的研究京剧的起源,有的研究京剧的表演形式,有的研究京剧的演奏形式等。同时,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网站,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结合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通过这些课前了解的知识,学生在WebQuest音乐活动课中表现出了对京剧的浓厚兴趣。新的教学形式在给学生带来新知识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教学上的新契机。
聋校教师要上好律动课,必须要做正确优美的示范,使学生正确理解并模仿。但在律动教学中却存在着一定的现实矛盾。即,教师在示范动作的同时,需要用手语讲解动作的要领,但如要讲解要领就意味着舞蹈动作一定会被中断。而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示范的舞蹈动作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展示出来,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每一瞬间动作的变化,使他们完成教师所提出的手、眼、面部表情等要求。这样的教学手段突出了重点和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缩短了教学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有助于教师和学生采用正误对比的方法,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为了减少和避免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错误,教师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一个课件中既放正确动作,又放错误动作,让学生边看边想、自我比较,这样,就能够避免许多常见错误动作的发生,使学生快速掌握动作,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开展律动教学
教师在律动课中使用多媒体,明确教学目的至关重要。如果不顾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单纯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为电教而电教、为技术而技术,则是一种本末倒置。在现实中,笔者曾多次遇到这样的课:教师将所能找到的所有资料全部搬进电脑,从课堂导入到课堂小结,从举例到分析,从作者生平到后人评价,应有尽有。课件制作考究,界面精美,一幅幅优美的画,一段段精彩的动画,连文字都是浮雕效果。然而,一节课光看到教师忙于电脑操作,讲话不足20句,更谈不上师生互动、交流。课后,问一名学生对这节音乐课的感受,得到的答案竟是没有注意体味,光顾欣赏画面了。这能不说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吗?聋生主要是依靠直接的感受,依靠视觉所获得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思维,所以他们的思维成果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和片面性。而如果在聋校律动课中从头到尾都是让学生欣赏,教师毫无指导及解释,那么学生整堂课上下来就会是一头雾水,丝毫抓不住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聋校律动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上应符合一定的教学设计原理,确定好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此确定内容的展开,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做到完整而细致的把握、详略得当的安排。而它最突出的功能是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虽然现代教育技术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但它毕竟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依靠教师的科学设计、精心组织,才能發挥其效能,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学生能力的发挥。在律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用肢体去表现的能力。这些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律动课教学质量。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能够将身体、精神、情感以及社会关系的不同层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大卫·小洛克菲勒曾说:“舞蹈是特别的思想、实践与感受的融合体。如果我们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忽略同时发展的身、心两方面的舞蹈教育呢?”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律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必须注意不能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挤占学生的体验、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也不能冲淡和改变律动教学所固有的和谐情境。教师应注意不同媒体的综合运用,结合聋生的心理、知觉、思维、注意和识记等特点,巧用多媒体,使学生多渠道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全面提高律动课的教学效率。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律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尽情地表现自我,然后加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舞蹈知识,这样才使学生在一种愉悦、宽松、自主的氛围中学习优美的舞蹈。
作者简介:莫秀春(1980— ),女,壮族,崇左市扶绥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崇左市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听障教育。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