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宋代玉器与瓷器之关系

2019-01-08杨敏

陶瓷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宋瓷建盏玉器

杨敏

(原色茶陶建盏陶瓷工作室, 南平市, 353000)

引言

玉器与瓷器是极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是古代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历史见证。中国玉器诞生于8000年前,“玉”字在甲骨文中写作 ,在金文和篆文写作“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象三玉之连。”瓷,从瓦次声,指的是上釉的陶器。 玉器与瓷器都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磨制石器的时候发现了玉料并将其加工成玉器,而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考古挖掘证明世界各地的先民都能独立创造陶器,但是我们的祖先却率先发明了瓷器,这与玉器文明的影响分不开。

玉是石非石,超越了本身的物质属性,被赋予了强大而厚重的精神属性,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礼仪、审美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时代的玉器也表现出迥异的风格,玉器发展到宋代,经过五代十国的玉器低潮之后,受到宋代文官制度、城市经济的影响,玉器发展进入一个重要升温时期,玉雕行业和玉器市场应运而生。成熟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距今1800余年),以黑瓷和青瓷为主,青瓷釉色青黄,薄而滋润,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胎质愈加坚致,釉色愈加润泽,唐宋时期,瓷器进一步向玉的外部特征和精神内质靠拢,尤其是到了宋代,玉器与瓷器发展到辉煌时期,两者在特征、审美倾向以及精神内涵上的联系更加紧密。

1 宋代玉器与宋代瓷器的主要特征以及审美倾向

世俗化是宋代玉器的主要特征,虽说由于通往新疆的通道被西夏阻隔,使得以和田玉为主的玉材不容易获得,但是民间玉雕的兴起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玉器开始商品化并风行,玉器已经不仅供皇室贵族享用,也进入了市民阶层。宋代玉器和唐代相比,从数量和品类上都更加丰富,以装饰为目的的玉器增多。在宋代颇具影响力的士大夫阶层,不可避免地对玉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其他领域如文学、绘画上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融入玉器中,影响了宋玉的风格。注重写实是宋玉的另一大特征,宋代的玉雕人物和动物以圆雕为主,刀法纯熟,造型生动,栩栩如生。鱼、鹅、雁等题材的作品较为常见,还有一些花卉题材,线条委婉流畅,善用巧色,清新雅致、形神兼备,受到宋代花鸟画的影响很深,也融入了文人情趣。

宋代瓷器同样在发达的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下发展到辉煌时期,宋代的窑口众多,胎釉各异,但都明显具备玉的特征和美感。从宋瓷的质地上看,官窑、汝窑都多次施釉,利用釉中微小气泡所造成的散射,形成凝重深沉的质感,“釉汁莹厚如堆脂”,与状如凝脂的美玉相似。钧瓷、龙泉、黑瓷的油滴、兔毫、玳瑁等也都不是一览无余的透明玻璃釉,而是可以展露质感的乳浊釉和结晶釉。宋代名瓷普遍胎骨致密,结烧温度高,扣之铿锵而釉面温润。从釉色上看,景德镇的青白瓷与玉器的相似度最高,有“假玉器”之称。宋代建盏虽然为黑釉,但是也经常被以玉作喻,如范仲淹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袁说文《斗茶》中的“年年较新品,身老玉瓯尝。”都以玉来指代建盏。宋代建盏中多见兔毫的纹理,宋徽宗则将银白的兔毫称为“玉毫”。从纹饰上来,宋代瓷器纹饰题材丰富,花卉是主要的装饰内容之一,龙、凤、鹤、鱼、鸟、孩童也是常见的题材,这些题材也同样在宋代玉器中出现,整体偏向精致写实。风格上看,宋代玉器和瓷器都注重对自然的景物和动物的模仿,不管是汝窑的天青色,龙泉的梅子青,影青的湖水蓝,都是对自然美景的表现和提炼,宋瓷的釉色与动物也有很多联系,吉州窑黑釉盏的玳瑁斑纹,建窑黑釉盏的兔毫和鹧鸪斑,都是以动物的特点命名,表现出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不论在视觉、听觉、触觉还是整体体验上,宋代瓷器已经具备了玉器的很多特征。

2 宋代玉器与宋代瓷器的仿古现象

仿古玉从宋代开始大行其道,所谓仿古,仿的基本上是商周到汉的玉器,与现代通过造假做旧以牟取暴利的仿古玉概念不同。原因是宋代的尚古风气浓厚,金石学兴起,文人学者热衷于对古代礼玉的搜集和研究,在这种厚古崇古的思想环境下,玉器的仿古之风盛行,常见的有宋仿汉代白玉龙凤形佩、宋仿战国玉璜、宋仿汉代韘形佩等。宋代仿古玉并非完全复刻前代的玉器,也结合了宋代自身特有的技巧和审美,在用料、造型、纹饰上都有所发展创新,成为别具一格的宋代仿古玉。

在宋代瓷器中是否有仿古现象呢?在南宋中期的龙泉窑中出现了不少模仿古代铜器和玉器造型的器物,仿铜器的有鬲、觚、投壶等,仿玉器的有琮,宋瓷的仿古一方面适应礼仪祭祀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仿古造型的瓷器也用于日常的使用和赏玩。例如宋瓷中常见的鼎式炉,可以说是对商周用于烹煮的青铜炊器的模仿,但是其体积明显缩小,可用作佛前供器,也做日常焚香之用。可以认为,宋瓷中的仿古现象是对古代的经典器型的一种继承,跟宋代玉器的仿古类似,与宋代金石学、古器物学和复古潮流都有所关联。

图1

如果非要讨论宋代瓷器中的复古风气的话,不仅仅可以从鬲式炉、觚等这类瓷器中寻求例证。在《崛起的黑瓷文明——建盏》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书中认为在宋代风行的黑瓷建盏中也潜藏着一股复古思潮。宋代建盏具备更多的原始瓷器的特征,例如胎土含铁量高,釉色和坯体颜色不稳定,常有蜡泪痕和聚釉现象并且只施半釉。宋代陶瓷上的很多新技法并没有在建盏中表现,而是延续原始瓷器的元素,并在整个宋代社会风行。从建盏这一别具宋风的瓷器中,可以洞见宋瓷中涌动的复古暗流。

3 宋代玉器与瓷器的品格象征

《礼记》根据玉的色泽、质地、透明度以及敲击发出的声音等特征将玉道德化,有玉的“十一德”之说,东汉许慎提出玉之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玉的精神品格已经被进行突出和规范。儒家对玉的重视,培养了中国人的崇玉心理,玉是承载儒家仁德思想之器,也是儒家君子的象征。瓷器在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尚玉倾向,原因是多方面的,瓷器烧制技术的改良,使得瓷器进一步向高温、精细、润泽方面发展,烧制者也有意烧制类玉的瓷器,这样既能弥补玉器的不足,也满足人们的爱玉心理。文人墨客在鉴赏瓷器时常常以审玉的角度,越窑青瓷被陆羽称为“越瓷如玉”,景德镇青白瓷有“颜色比琼玖”的描述,瓷器在具备了玉的特征之后,也进一步吸收了玉器的精神内涵。“瓷德”虽然没有像玉德一样被明确定义,但是却潜在地延续的玉的品质,而宋瓷在原本玉德的基础上更突出了质朴的品性和幽远的意境。建盏作为点茶的重要器皿,在宋代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中兔毫盏被称为“陶宝文”,“名去越,字自厚,号兔园上客” 。审安老人称赞建盏:“出河滨而无苦窳,经纬之象,刚柔之理,炳其绷中,虚己待物,不饰外貌,位高秘阁,宜无愧焉。”建盏位居秘阁,秘阁为宋代官名,主要管理书籍真本及宫廷古画墨迹。字为自厚,语出《论语》中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建盏在审安老人的描述中带有浓厚的儒家色彩,突出建盏谦虚自重的品质,将瓷器人格化。不管是宋玉还是宋瓷,都被赋予了道德要求,具有品格象征意义。

图2

图3

图3

图4

图5

宋瓷以单色釉为主,元代以后,青花和各种彩釉开始大显身手,瓷器上的纹饰趋于绚丽繁丰。从总体趋势上看,从商代的原始瓷器到唐代有名的越窑,瓷器的质地都在向玉逼近。而元以后,瓷上的彩、金越来越多样,其特征的丰富程度已经大大超越了玉器。宋代的瓷器有别于唐代的雍容华丽,也区别于元以后的绚丽纷呈,更接近玉的审美意境和精神内涵。

由于单色釉更注重釉色的自然变化,宋代的钧窑建窑都有非常特殊的窑变,哥窑也有不为人为控制的开片,天成之趣在宋瓷中表现得相当明显,符合道家中顺应自然的思想,与集山川日月精华的玉器有相同的追求。

4 结语

宋代的瓷器与玉器都有用于礼仪活动、观赏品鉴和日常使用等方面,宋代瓷器与玉器的发展,受到整个宋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玉文化与瓷文化反过来渗透在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玉器和瓷器作为宋代社会中两种关乎生活方式又蕴含精神属性的重要器物,呈现出诸多相类似的特质,甚至达到一种超越其他朝代的高度契合状态。

猜你喜欢

宋瓷建盏玉器
瓷心晚晚
建盏的新发现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
建盏之初探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西汉玉器的鉴定
宋瓷 低调中的高大上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