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43例退热疗效观察
2019-01-08蔡燕李莲嘉
蔡燕, 李莲嘉
小儿外感发热是六淫邪气或疫疠之气从肌表或口鼻而入,侵袭机体,而出现的以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临床症状,俗称“感冒”,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外感发热是儿内科的常见病之一,约50%的儿科疾病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但发热并不能代表一个疾病的严重程度。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但因病毒未得到控制,导致患儿在病程中会出现反复发热,很多家属因“发热恐惧”会给患儿滥用退热药和抗生素,甚至会主动要求医生用“退烧针”(即糖皮质激素)给患儿退热。这种盲目滥用药物的行为不仅不能减轻感冒的症状,缩短病程,而且会对患儿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延长病程,增加细菌的抗药性[1]。
中医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以疏风解表为原则,其中中药煎剂疗效显著。但是由于其口感苦,难于喂服,大大降低了患儿的依从性。中药熏洗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遵循了“其有邪者,溃形以为汗”的理论,通过药物的热力和药力效应迅速渗透至足部及全身经络循环,使药物通过小儿皮肤吸收利用,从而达到发汗解表,透邪外出的作用,进而使热量排出体外[2]。因其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患儿的接受。
本研究拟运用中药熏洗经验方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观察患儿中药熏洗后的退热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南京市江宁区中医院儿科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5例,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0.6~5.7岁,平均年龄(3.25±1.12)岁;热程1~5 d,平均热程(2.38±0.28)d;体温38.0~39.0 ℃,平均体温(38.68±0.34)℃。观察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0.7~5.2岁,平均年龄(3.22±1.08)岁;热程1~4 d,平均热程(2.35±0.36)d;体温37.6~38.9 ℃,平均体温(38.75±0.31)℃。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热程、体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3]。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6个月至6岁;(3)体温37.5~39.0 ℃,入组前未服用退热药;(4)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有高热惊厥病史;(2)患儿及家长依从性差,不配合操作者;(3)足浴中出现不良反应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在抗炎抗病毒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清水足部熏洗,观察组予中药足部熏洗。药浴方药由香薷、藿香、大青叶各30 g,淡竹叶10 g组成。所有中药饮片由本院药房统一采购。制剂室将所需的饮片粉碎,将药物放入清水中煎煮至沸腾后5 min,滤出药液加清水配制成50 mL/g。熏洗时间约为20 min。药液温度为38~40 ℃。当处理后,体温不降反升,并超过39.0 ℃,予口服布洛芬对症退热处理。
1.6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5 min体温,治疗后0.5、1、2 h体温,退热起效时间(即入组至体温下降≥0.5 ℃所需的时间)及退热药物使用情况。不能按时复诊者,观察组成员打电话了解病情变化,并记录相关指标。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0.5、1、2 h时体温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2 h内各时段平均体温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t=2.836,5.296,P<0.05。
表1结果表明,两组患儿在熏洗足部治疗后0.5 h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熏洗后1 h和2 h,观察组患儿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2 h内各时段体温降幅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2 h内各时段体温降幅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t=-2.784,-3.825,P<0.05。
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幅度在2 h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退热起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为(1.08±1.62)h,显著低于对照组(1.65±1.8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2,P<0.05)。
2.4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退热药使用率比较 观察组退热药使用率为25.6%(11/43),与对照组退热药使用率38.1%(16/4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5,P>0.05)。
3 讨论
发热是儿科疾病常见的一个临床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致热源在中枢发热介质的作用下,将制热信号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点上移,机体散热减少,产热增多,最终导致体温升高的病理过程[5]。治疗和干预发热的方法主要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临床上常用的物理降温有退热贴、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药物降温主要是采用解热镇痛类的抗炎药,目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WHO推荐的安全有效的儿童退热药,但是随着用药频次和用药总量的增加,相应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甚至肝肾功能损害、泌尿系统损害等也不断凸显,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安全[6]。
中医认为,小儿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为小儿脏腑娇嫩,腠理疏薄,气血未充,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若感受风寒湿等外邪,腠理功能异常,阳气内郁,不得宣泄,正邪相搏则发热。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感受邪气后易化热,故临床上多出现发热的症状[7]。同时,感冒之邪气病位在“表”,小儿脾常不足,感冒多夹湿,本次熏洗方的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解表化湿为主。研究显示中药熏洗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洗浴前两组患儿体温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熏洗后1 h和2 h体温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幅度在2 h内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退热时间明显缩短,说明中药熏洗法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缓解患儿家属的焦虑,是值得研究和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研究的退热熏洗方由香薷、藿香、大青叶、淡竹叶等组成。香薷辛而微温,入肺经,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的功效,为“夏月之麻黄”,用于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香薷含有挥发油,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消炎、解热镇痛等作用[8]。藿香辛而微温,入脾、胃、肺经,是我国常用的芳香化湿中药,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藿香中的藿香油有消炎镇痛,化痰,助消化和止呕的作用,藿香油中的藿香酮有明显的抗菌作用[9]。两药并用,能达到解表化湿之功效。大青叶味苦性寒,入心、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青叶含有色氨酸、烷B、靛蓝等成分,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10]。淡竹叶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它:甘、寒、无毒、去烦热、利小便、清心。淡竹叶含有的化学成分以黄酮类为主,还包括挥发油类、三萜类、酚酸、多糖、氨基酸等,具有解热、利尿、抗菌的作用[11]。大青叶与淡竹叶并用,达到清热解毒泻火之功效。诸药合用能起到发汗解表,清热除湿的功效。方中药物含有挥发油,且大多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解热镇痛、镇静等作用,挥发性成分保证了药物的良好透皮吸收,各药药理作用也较符合本病治疗要求。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数据等来源均患儿家属自行测量和填写,可能存在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数据的误差,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规范操作,由研究人员全程参与熏洗疗法并采集数据,尽可能减少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