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临床检验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

2019-01-08杨春梅赵改书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磷酸酶甘油胆红素

杨春梅 赵改书 陈 赟

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在疾病的诊治、预防和健康评估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检验标本质量的因素很多,有可改变和不能改变的,不可改变的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遗传等因素;可以改变的如人的行为、情绪、体力活动、饮食、吸烟、用药、标本采集时机以及试剂的选取、人的体位等方面。

1.性别上的差异

有些项目男性高于女性,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铁、尿酸、肌酐、肌酸激酶、谷氨酸转移酶等。有些项目女性高于男性,如血沉、血清铜、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2.年龄的差异

部分项目受年龄影响很大,新生儿白细胞计数及嗜中性分叶核酸细胞、碱性磷酸酶、甲胎蛋白等偏高,而血清总蛋白、胆固醇、淀粉酶等偏低。婴幼儿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碱性磷酸酶等偏高而中性粒细胞偏低。老年人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随年龄增大而增高,但血清睾酮、雌二醇、总蛋白、清蛋白等随年龄的增大而偏低。

3.生理上的差异

妊娠期间甲胎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泌乳素、碱性磷酸酶、淀粉酶、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可增高,而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尿素氮、铁、纳、钙等可减低。

日周期节律: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胆红素早晨较高,血红蛋白早晨空腹较低而下午4时较高,血钙中午较低;嗜酸性粒细胞下午较低;尿胆原午餐后2小时排泄量较大,三酰甘油、肌酐、转铁蛋白、血清磷、血清铁下午增高;尿素氮、胆红素下午降低。

月周期节律:纤维蛋白原月经前开始增高;胆固醇月经期最高。

4.患者状态差异

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可致皮质醇、血糖、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增高。剧烈运动可致肌酸激酶、丙氨酸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总蛋白、胆固醇、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肌酐、尿素氮、尿酸、血钾、血磷、乳酸、丙酮酸等成分增高;而血钙、血镁、碳酸氢盐、pH酸碱度、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成分降低。慢跑后,血内肌酐增加45%,尿素氮增高31%。[1】

5.进食的影响

进食后,许多血液成分有明显变化,研究报道[2],患者服用过食物会导致三酰甘油、钙、钠等相关元素的上升,而蛋白质类的食物则会导致尿素、氮、尿酸上升。餐后血清浑浊,干扰许多项目测试,绝大多数标本均在清晨空腹采集,比较靠谱。

6.药物的影响

甲状腺素药可致血糖增高,胆固醇降低。抗癫痫药、催眠药、抗生素等诱导肝微粒体酶活性,导致肝源性碱性磷酸酶、GGT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合成亢进,尿酸增高。青霉素可使血清蛋白减低而AST、CK、Cr、UA增高。阿司匹林可使血钙减低而血糖升高。利舍平可使胆红素增高。口服避孕药可使血清铁、TG、ALT增高而血清蛋白减低。药物的毒性可以影响造血、肝、肾功能,大量的维生素C可使转氨酶、胆红素、肌酐增高,而TCT、GG、LUL、DH减低。[3]

7.烟酒的影响

吸烟可致一氧化碳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癌胚抗原增高,而免疫球蛋白减低。酗酒早期,尿酸、乳酸、丙酮增高,中期GG、TUA增高,晚期ALT、AST、GGT碱性磷酸酶(ALT)TG、胆红素(BIL)、平均红细胞体积(MVC)等增高,而叶酸减少。

8.采集时间的差异

早上空腹采集定为最佳时间,因其可以减少昼夜节律性的影响,增高可比性,也可减少运动和饮食影响,还要顾及阳性率问题,如病原学检验应于有效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早孕试验应于怀孕35天后采集标本,肌钙蛋白应于胸痛发生4~6小时采集标本,抗体检测应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采集标本等。

9.采集部位的差异

采指尖血的红白细胞和血小板比抽静脉血略低,强调病灶部位采集和选择病理成分,如消化道采集大便标本,挑取脓、血、黏液、寄生虫;肺部疾病采集了痰液标本,避免鼻咽分泌物和唾液,选择带脓血块状痰等。

10.体位的影响

体位改变对采血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住院患者一般是卧位,门诊患者一般是坐位,如果从卧位变为坐位或立位,低部位静脉压升高,血液内的水分渗出增多而相对浓缩,大分子成分检测结果升高;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白蛋白可因此而浓度增大,总蛋白、酶、钙、胆红素、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等亦因站位而浓度增加;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亦于站位时增加。[4]压脉带的压迫时间对受检者血常规RBC、HCT及Hb等多项检测结果有影响,而采血顺序对血常规WBC结果有影响[5]。因此,压脉带束压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回血后立即松开。

11.抗凝剂种类和用量

肝功能检测、血脂分析、血糖测定、肝炎标志物检测均使用血清标本,不加抗凝剂。血细胞计数,用全血标本,EDTAK抗凝。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测定,用血浆标本,枸橼酸钠抗凝。

12.溶血和污染情况

溶血、乳糜、黄疸是影响临床化学检验准确性的常见因素,尤其以溶血为著,容器不洁,化学物质,微生物污染,特别是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检验用的标本管,必须为一次性密闭式无检测物污染的装置。[6]

13.输液的影响

不仅导致输入成分的增加,而且因稀释作用导致非输入成分的减少。体重50kg的患者,真血容量约为400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的葡萄糖含量为25O0Omg,因此原则上不易于输液时或输液后4小时内采集血标本。

14.保存

原则上一切标本应立即送检,无须保存,特殊情况下如需暂时保存,应加塞置放4℃冰箱,全血常温放置过久,易致血糖减低而乳酸、血钾增高。细菌培养标本,如不及时接种,易致部分病原菌死亡,造成结果不准。

总之,标本取送常识的宣传普及,按照科学要求取送标本,确保标本质量,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强化相关知识培训、宣传和普及,让每个人都重视,都规矩办事,习惯成自然,就是得出正确检验结果所需要的。

猜你喜欢

磷酸酶甘油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酶级联反应放大策略用于灵敏检测酸性磷酸酶
Auto—focus Eyeglasses
聚合甘油的开发研究进展
阿特拉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