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及MRI临床表现探析

2019-01-08张译文李晶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3期
关键词:骨髓瘤骨盆多发性

张译文 李晶华

(抚顺市中心医院放疗科,辽宁 抚顺 113006)

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目前对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由于该病起病比较隐匿,所以当患者发觉时往往已存在多处骨质不同程度的损害[1]。本研究旨在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及MRI的临床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4月至2017年6月5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44~80岁,平均(65.27±8.14)岁,病程为2~13个月,平均(7.7±0.4)个月,患者均符合国际骨髓工作组修订的诊断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全身疼痛,其中全身骨痛20例、肩痛14例、胸痛11例、腰背痛15例、腰痛伴下肢痛11例,少数患者伴有头晕、心悸等症状。

1.2 方法:58例患者均进行了X线、CT及MRI检查。涉及仪器有西门子ICONOSR200多功能数字机、GEDiscovery750HDCT机、西门子MAGNETOMESSENZA1.5T磁共振仪器。由两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进行阅片。

2 结 果

2.1 58例患者病变部位分布:58例患者中脊柱病变26例(70.7%)、骨盆病变12例(36.2%)、肋骨病变16例(70.7%)、颅骨病变4例(6.9%)。

2.2 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表现:44例有骨质破坏,占75.9%;骨质疏松25例,占43.1%;21例有病理性骨折,占36.2%;9例有骨质硬化,占15.5%;软组织肿块2例,占3.4%。X线检出39例,检出率为67.2%,其中与病理结果相符31例,准确率为79.5%。

2.3 多发性骨髓瘤的CT表现:49例有骨质破坏,占84.5%;骨质疏松25例,占43.1%;21例有病理性骨折,占36.2%;11例有骨质硬化,占19.0%;软组织肿块12例,占20.7%;骨质异常9例,占15.5%。CT检出56例,检出率为96.6%,其中与病理结果相符51例,准确率为87.9%。

2.4 多发性骨髓瘤的MRI表现:31例有椎体压缩及破坏,占53.4%;14例有颅骨及股骨破坏,占24.1%;软组织肿胀11例,占19.0%;骨盆破坏7例,占12.1%。MRI检出58例,检出率为100.0%,其中与病理结果相符56例,准确率为96.6%。

3 讨 论

多发性骨髓瘤以脊柱、骨盆等部位的骨骼破坏为主,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贫血、肾功能损害、免疫系统损害等,对患者的健康影响很大。早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会出现胸腰及四肢的骨痛,且随着病程迁延,疼痛加重。目前对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骨重吸收大于新骨生成有关[2]。多发性骨髓瘤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很多患者容易被误诊为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等。本研究中,大部分的患者通过X线检出都会发现骨骼异常,骨质密度降低,如果有骨质破坏,则可见骨质破坏形成的亮区;CT表现则可见骨质呈蜂窝状态[3]。如果有软组织肿块,MRI则会呈低信号,部分可见“椒盐征”状态[4]。本研究中X线与CT显示,21例有病理性骨折,多数为腰椎骨折。本研究中,与病理结果对照,X线的准确率为79.5%,可见X线仍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筛查方法;有人认为,X线对于溶骨性骨质破坏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5]。但X线的整体正确率不是很高,X线的分辨率较高,可全身骨骼进行综合评估,但对病变组织及肿块的敏感性低所以用CT或MRI进行补充诊断就显得很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与病理结果对照,CT的准确率为87.9%,MRI则可进一步提高到96.6%。可见,可将X线、CT与MRI进行联合应用。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可先使用X线进行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筛查,然后再用CT或MRI进行进一步的确诊。

猜你喜欢

骨髓瘤骨盆多发性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正确认识多发性硬化症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