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精神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9-09-24张海旭
张海旭
(辽宁省锦州市康宁医院精神科,辽宁 锦州 121000)
抑郁症(depression)也称抑郁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常见类型,以显著且持久性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至今为止,关于该病的病因并不是非常清楚,但可肯定的是其发病与生物、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1]。近些年,老龄化趋势加剧,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多,导致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有资料表明,>60岁的老年人抑郁症发病率达5.5%。本文以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为时间界限,选择14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在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4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占70例。所有病例均是初次发病,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排除双向情感障碍、酒精或者药物依赖以及严重系统功能障碍病例,非首次发病者也排除。对照组:39例男性、31例女性,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67.1±4.58)岁。实验组:36例男性、34例女性,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68.2±5.91)岁。客观比较上述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分组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日常生活干预以及用药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给予精神心理护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精神护理:在患者意识清楚时,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护理及常见诱因等,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进一步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增加依从性,主动配合治疗。对于伴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24h监控,将剪刀、水果刀等锋利尖锐的危险物品清除干净,以免患者接触。同时,叮嘱家属多关心照顾患者,尽量时刻陪伴左右,给予家庭的温暖与呵护。患者病情缓解后,立即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自杀的原因,有效分析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进行对症处理。②心理护理:护士采取可行的方法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掌握患者的内心真实感受,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护士则通过眼神、肢体接触等非语言方式给予其鼓励与支持,指导患者正确宣泄负面情绪。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护士应该适当放慢语速,耐心倾听患者诉说,时刻保持微笑,态度诚恳、亲切,语言温和,熟练掌握交流沟通技巧,尽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减轻心理障碍。部分患者伴有紧张、焦虑情绪,护士护理时需分析其产生原因并进行对症干预。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2]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②采用QL-Index生命质量指数[3],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分析,包括5个指标,即行为能力、社会支持、健康感觉、疾病认知以及总体感觉,每一指标2分,满分1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通过SPSS20.0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t值检验,检验值P低于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以及生命质量指数,护理前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指数(,分)
表1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指数(,分)
images/BZ_297_1279_1583_2300_1674.png实验组(n=70) 52.35±5.82 35.87±5.61 5.61±1.38 8.15±1.97对照组(n=70) 51.97±6.15 41.45±6.78 5.26±1.87 6.87±1.45 t值 0.375 5.305 1.259 4.378 P值 0.707 0.000 0.209 0.000
3 讨 论
抑郁症单次或者反复多次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等为显著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躯体症状,如体质量下降、便秘、乏力、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老年人出现抑郁症多因社会、心理等因素所致,一方面,由于大部分老年人为独居,长此以往,孤独感越加强烈,增加了抑郁症发生概率,另一方面,老年人退休养老,感觉自己与社会脱离,出现负面情绪,引发抑郁症。对此,加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精神心理护理,十分有必要。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护理后的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而生命质量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精神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具有积极意义。老年抑郁症患者,给予精神心理护理,通过精神护理,降低自杀率,减轻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功能性损伤程度,提高生命质量,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意识到自己的病情,自觉纠正不良行为习惯,采纳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心态,配合治疗,有效控制病情。综上所述,老年抑郁症患者常规护理过程中,配合给予精神心理护理,对改善抑郁情绪、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建议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