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及儿童尿液分析复检规则的建立与应用
2019-01-08苏声
苏 声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检验科,辽宁 锦州 121000)
尿常规是临床用于检验肾功能的常用手段,该检查方式操作简单,有效可行,对肾小球的过滤功能、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剂排泄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都能进行检查。尿常规作为一项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在临床的运用广泛,但在检查过程中会受到体液、神经等因素的影响[1],尤其是妇女儿童的尿液容易受到污染,临床检验结果易出现假阳性,所以对妇女儿童的尿液检测进行质量保证,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结合了基于数字成像原理的IQ200和光反射率测量原理的优利特1500尿液分析工作站仪的特点,为妇女儿童尿液复检规则进行了建立,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尿液检查的妇女儿童标本1000份为研究对象,其中儿童400例,年龄0~13岁,平均(5.5±3.1)岁;妇女600例,年龄21~58岁,平均(45.8±6.1)岁。另外选取同期住院与门诊的尿常规标本400份作为验证复检规则的效果,包含儿童200份及妇女200份。
1.2 方法:患者均使用一次性集尿器采集尿液30 mL以上,在对标本进行收集之后,立刻进行送检,同时应当保证在2 h内完成检验,若无法保证将所有收集的标本在2 h内完成检验,则应当添加甲醛进行防腐处理[2]。检验期间,首先要对尿液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的检查。①尿沉渣组:按照仪器操作说明,取10 mL尿液加入离心管中,离心5 min,随后取上清液,对剂量中剩余的尿沉渣进行统计;②干化学组:按照仪器操作说明对患者的尿液样本红细胞与白细胞进行检测;③联合组:采用尿沉渣与干化学法共同检测。
1.3 观察指标:阳性标本判定指标,①RBC:男性>4个/μL,女性>9个/μL;②WBC:男性>5个/μL,女性>12个/μL;③CAST:≥1个/μL;④尿液干化学分析参考值根据厂家提供的阳性阈值为判定指标[2]。
2 结 果
2.1 尿沉渣镜检结果:将尿沉结果表现出RBC、WBC和CAST数量异常的标本纳入阳性标本,镜检正常的则为阴性标本。所以对建立复检规则的1000份尿液标本中,阳性标本350份(35.0%),阴性标本650份(65.0%);其中RBC阳性标本228份(65.14%),WBC阳性标本187份(53.42%),CAST阳性标本13份(3.71%)。
2.2 复检规则的评估:经复检规则验证后,标本的真阳性率为38.0%(380/1000),假阳性率为14.0%(140/1000),真阴性率为29.0%(290/1000),假阴性率为5‰(5/1000),复检率为22.0%(220/1000)。
2.3 临床验证:300份尿常规进行了复检规则验证,结果符合率93.3%(280/300),真阳性率为35.0%(105/300)、假阳性率为8.0%(24/300)、真阴性率为55.0%(165/300)、假阴性率为6.7‰(2/300),复检率为20.0%(60/300)。
3 讨 论
尿常规是临床诊断疾病的一种必要检查,能帮助医师对患者的疾病类型、病变部位作出判断,尿常规主要是对尿液中的化学成分、有形成分、细胞学成分与微生物等进行检测。尿液中检测的有形成分包括白细胞与红细胞计数与形态,此外还包括尿管型、尿结晶等,能直接判定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血尿、肾脏疾病等。尿液化学检测则是对患者尿液中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胆红素、酮体和糖等进行检测,主要是对患者的泌尿系统与疾病作出诊断。尿液细胞学则是通过显微镜对尿液中的细胞形态、个数等进行观察,判断泌尿系统疾病。尿化学检测、微生物检测与细胞学检测都属于有形检测的进一步检测[3]。
由于女性生理结构特殊,尿路易感染,而妊娠期女性受到激素水平与生理结构的影响,会引发各类尿路感染,所以早期对尿流感染进行诊治,对妊娠期的女性与胎儿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在留取尿样时由于留尿困难、尿少、取样不合格等会引发较多假阳性,所以对妇女与儿童的尿液分析进行复检,能提高疾病的诊治[4]。IQ200和优利特1500联机状态下可进行自动连续工作检测。本次研究发现,对建立复检规则的1000份尿液标本中,阳性标本350份,阴性标本650份;其中RBC阳性标本228份,WBC阳性标本187份,CAST阳性标本13份。经复检规则验证后,标本的真阳性率38.0%,假阳性率14.0%,真阴性率29.0%,假阴性率5‰,复检率为22.0%。300份尿常规进行了复检规则验证,结果符合率93.3%,真阳性率35.0%、假阳性率8.0%、真阴性率55.0%、假阴性率6.7‰,复检率20.0%。
由于我院的阳性标本检出阳性率并不高,所以我院制定的复检规则满足复检要求。标本经仪器操作与人工审核修正后,再对可疑的标本进行人工显微镜复检,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