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脏五味养生论述❋

2019-01-08李金霞刘寨华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辛味甘味酸味

李金霞,杜 松,刘寨华,张华敏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医将食物的味道归纳为酸、苦、甘、辛、咸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说明人体依赖五味之滋养而生存,而五味的偏噬亦可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饮食五味的正确选用对生命健康与养生保健至关重要。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金匮真言论篇》[1]云:“此言五味能伤五脏,而善养者慎之也。”本文通过挖掘古籍中的养生知识,对肝脏的五味养生理论及方法做一论述。

1 慎择五味以养肝脏

1.1 酸入肝勿过食

五味入五脏,五味各有其所归属的脏器。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可知酸味归入肝脏,若肝脏的精气不足则可通过摄入酸味的食物进行补充。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该书中列举了滋养肝脏的食物:“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这几样食材看似食之不酸,却具有酸味入肝的性质。麻即芝麻,在《养生类纂·谷类》[2]中将其称之为“肝之谷”,其味酸,肝病宜服,能治百病。李子味甘酸凉,《随息居饮食谱·果食类》[3]中认为其能清肝涤热,活血生津。《三元参赞延寿书·卷三》[4]中论述“小豆、犬肉、李、韭皆酸。”《备急千金要方·食治》[5]认为韭“味辛、酸、温、涩、无毒。辛归心,宜肝。可久食。安五脏,除胃中热。”

然而对某种味道偏噬太过反而会损害人体健康。如万全在《养生四要·寡欲》[6]中曰:“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神爽,稍厚,随其脏腑,各有所伤。”酸味亦是如此。《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则肉胝月刍而唇揭,指出若过食酸味则肝气偏胜,反会克伐脾土,导致脾气的虚衰,出现肌肉变厚皱缩,嘴唇掀起。“多食酸则皮槁而毛夭”,肝气偏胜还可能反侮肺金,导致肺所主的皮毛枯槁脱落。《灵枢·五味》中也指出:“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因酸味有收涩的作用,过食酸味的食物可能导致膀胱筋脉的收缩而出现癃闭的症状。因此,肝虚时当食酸味的食物以补肝,但无病时不可嗜食酸味,以免伤脾损肺。

1.2 肝苦急宜食甘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为刚脏,在病理状态下多表现为肝气不舒、肝阳上亢等有余的状态,易对脾土产生克伐,因此在罹患肝脏疾病的时候,应十分注意对脾胃的固护。由此《三元参赞延寿书·人元之寿》[4]提出:“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意在强调罹患肝病时,宜吃粳米、牛肉、大枣、葵菜这些甘味的食物健脾和胃,以防肝病传脾。如《饮膳正要·米谷品》[7]曰:“粳米,味甘苦……和胃气,长肌肉。”“牛肉,味甘,平,无毒……安中益气,补脾胃。”《千金食治》[5]465曰:“大枣:味甘、辛、热、滑、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助十二经,平胃气。”

1.3 辛伤肝,慎用之

五味各有五行属性,五行之间相生相克,肝脏的调护还应注意防止其所不胜之肺金的克伐。《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辛先入肺。”辛味为肺所主,因此过食辛味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如《三元参赞延寿书·卷三》[4]云:“五味乱口,使口爽,伤病也……辛多伤肝,筋急而爪枯。”《饮膳正要·五味偏走》[7]75曰:“多食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则筋急而爪枯”,指出过食辛味的食物会使肺脏肃杀太过,克伐肝脏,导致肝阴不足不能濡养筋爪,则出现筋脉拘急、爪甲枯槁,因此肝脏调摄还应注意少食辛味食物。《灵枢·五味》也总结道:“肝病禁辛”,此处“禁”当灵活看待,意指少食辛且不可过食辛,而非绝对禁止,如外感、肝郁等情况还需辛味食物发散表邪、宣散气机。

2 谨和五味以顺四时

中医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不同季节五脏的功能状态各有不同,因此饮食五味的选用也应遵循四时的更迭,《养老奉亲书》《养生类要》等养生书籍专列章节对四时的饮食起居方法进行阐述。

2.1 春月少酸宜食甘

春季自然界万物生发,与肝之升发之性相应,故肝应春季之生气而表现为肝气旺盛,此时若多食酸味则会引起肝木升发太过,表现为头痛、眩晕、惊痫、失眠、焦虑、两胁肋部疼痛等。而肝木太过又可克伐脾土,导致脾气的亏虚,临床可见胃脘痞闷、嗳气泛酸、腹痛腹泻等症状。万全在《养生四要·寡欲》[6]中说“酸多伤脾”,因此在肝气旺盛的春天,应当减少酸味物质的摄入,多食甘味食物以固护脾胃。如《养老奉亲书·春时摄养第九》[8]曰:“春,肝气旺,肝属木,其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9]也总结到:“春月少酸宜食甘。”

在食物的选用上,《养生导引秘籍·西山群仙会真记》[10]提出,春季宜食“五谷中粳米、五果中枣肉、五畜中牛肉、五菜中葵菜”等味甘健脾之品。《养生四要·法时》[6]30曰:“春食麦与羊……又春木旺,以膳膏香助胃”,指出春天宜多食小麦及羊肉,小麦味甘、微寒,既能养肝气、去客热,又能平胃气、消谷、止利,羊肉能补中益气[5],而气味香燥的食物可起到助脾和胃的功效,正合脾喜燥恶湿的特性。《饮膳正要·四时所宜》[7]105还指出:“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饮食及热衣服。”因春季肝阳易于上亢,切不可因“春夏养阳”而一味温补,对于肝气偏盛之人宜食小麦等性平凉润的食物,衣着上禁止春捂太过以防肝阳过亢。在疾病治疗上,基于春季肝旺脾虚的特点,《养生类要·春月诸症治例》[11]提出:“宜抑肝补脾药为主,清脯养心药佐之。”在处方时中酌加疏肝清热、固护脾胃之品,在治法上应顺应春季升发之性,“宜吐、发散、升提,不宜降下、通利”以免损伤脾胃。

2.2 秋辛可省但用酸

除春季应注意肝旺克脾之外,秋季还应注意肺金对肝木的克伐。秋季万物凋零,燥邪偏胜,与肺金的肃杀之气相应,若再食辛味则会肺金肃降太过而克伐肝脏,导致肝阴不足,肝气疏泄不及,出现口干目涩、视物昏花、羞明流泪、胁肋胀痛等症状。因此,在肺气偏胜的秋天应少食辛味之品,多食酸味食物以补养肝脏。如《养老奉亲书·秋时摄养第十一》[8]393曰:“秋属金,主于肃杀。秋,肺气旺,肺属金,味属辛,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9]也总结到“秋辛可省但教酸。”

秋天多吃滋润、味酸的食物以养肝,如《养生四要·法时》[6]曰:“秋食麻与犬……秋金旺,以膳膏臊助肝。”芝麻、狗肉味酸而滋养肝脏,臊味的食物有助肝气的疏泄。万全在《饮膳正要·四时所宜》[7]105也提出:“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寒衣服。”与春季相反,秋季阳气收敛,天气逐渐转凉,加之天干物燥,在食用芝麻以润燥养阴的同时,还应注意适时增添衣物以防寒。《养生导引秘籍·西山群仙会真记》[10]也指出,秋季当食“五谷中豆、五果中李子、五畜中犬肉、五菜中藿菜”,皆为味酸补养肝气之品。

3 恰用五味以调盛衰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5]463中记载:“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认为医术高超的医

生能通过食物来治疗疾病。

3.1 肝虚酸甘焦苦论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指出:“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认为应用酸味药补肝,少佐焦苦之药,再加甘味药调和,能达到治疗肝虚证的效果。“补用酸”即五味中酸入肝,酸味能滋养肝脏,补充肝虚;“助用焦苦”即五味之中苦能入心,而焦苦性温有助心火生发,心为肝之子,子旺实其母,故肝阳得补,欣欣向荣;“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甘既能缓急止痛,又能调和诸药、扶助正气,配合酸味使酸甘化阴,对肝虚证的治疗起辅助作用。后世医家所创的一贯煎、酸枣仁汤、乌梅丸等均是参照此组方思路,在治疗肝虚证方面疗效显著。除药物以外,肝虚之人的饮食养生亦可参照这一理论,多食酸味的食物以补肝,同时辅以焦苦、甘味的食物。

3.2 肝实辛补酸泻行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其病多实。《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提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认为若出现气机不畅、肝气郁结之实证,需用辛味之品,如柴胡、香附、青皮、郁金等宣散气机,以助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此即“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之意。这里的“补”应理解为顺其性乃为补,正如缪希雍所说:“扶苏条达,木之象也;升发开展,魂之用也,故其性欲散,辛以散之,解其束缚,是散即是补也。[12]”相反,酸味药收敛沉降,与肝之升发之性相悖,有碍其疏泄,与“补”相反故曰为泻。

值得注意的是,这与前述的“补用酸”“慎用辛”应加以区分,其所述对象不同,适用的人群也不同,“用辛补之,酸泻之”针对病理状态下的肝气郁结之人,而“补用酸”“慎用辛”针对肝脏的日常养护以及肝虚证之人,这两种方法分别从补肝体和助肝用两方面制定用药法则,并不矛盾[13]。正如尤在泾所说“肝以阴脏而含生气,以辛补者所以助其用;补用酸者,所以益其体”[14]。由此我们也知道合理选择药物与食物的重要性,以及对古籍养生理论进行梳理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辛味甘味酸味
“我和甘味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
秋分
——以“收”为主 多酸少辛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辣味重,伤正气
“甘味”农产品
茶的酸味,是茶的问题还是泡的问题?
“甘味”农产品 公益广告
酸汤肥牛
养肝可适当吃酸
夏吃辛 养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