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2019-01-08袁照稳

福建茶叶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技能跨境培育

刘 琦,袁照稳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惠州 516057)

伴随着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将传统的外贸发展模式转变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在外贸企业转型的全新时期,对于传统外贸人才的需求明显下降,对于新型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两则迅速增加。这就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给出了重要提示和指导,那就是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变化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具体情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把新目标瞄准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并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增加院校教育实力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 互联网+下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能力素养规格分析

在对系列招聘网站进行综合调查,发现在外贸类的人才招聘岗位当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报检员、货代员。在对招聘网站外贸业务有关岗位的招聘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和梳理归纳后,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那就是外向型企业对于外贸业务有关岗位的职责与任职条件要求产生了变化,变化的焦点体现在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方面。也就是说,企业对于拥有外语能力、电商能力、外贸业务知识的人才,对于熟悉货代、报关、退税等流程,能够顺利完成平台操作与平台运营等的复合型人才更为青睐。互联网+背景下,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热爱本职工作,能够根据工作需求积极采取行动,同时对跨境电子商务外贸新业态有浓厚兴趣和强烈参与热情;沟通能力强,掌握了丰富的沟通知识与技巧方法;学习能力强,能够及时学习和掌握与跨境电商发展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抗压能力,可以有效应对行业、企业和岗位带来的诸多压力与挑战。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外语技能;国际贸易业务操作技能;国际物流操作技能;跨境电商业务处理技能;跨境网络营销技能。

2 互联网+下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优秀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承担着互联网+背景下培育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的教育职责,而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与行业企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就必须首先加强对人才培养问题的分析。第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模糊。培育专门的跨境电商人才必须有准确的定位,认识到跨境电商专业和传统专业相比,在各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方面要更高,对于实际操作能力也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但是目前在培养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的过程当中,存在着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没有认识到英语以及跨境电子商务英语在本质上的差异,造成跨境电商人才只是具备某一方面或者是某几方面的能力,在理论掌握和实践技能运用方面存在偏差,无法满足如今跨境电商发展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第二,相关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跨境电商课程教学成果,但是通过对目前的课程安排进行统筹分析,发现课程设置不合理、前后脱节、课程难易度安排不当,缺少关联性等的问题表现的非常明显。在培养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时,没有权威性和系统性的教材作为必要支持。另外,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的理论知识教学方面,没有和学生的实践生活相关联,造成了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降低了人才培养效果。第三,师资力量匮乏。师资力量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培育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时存在着明显的师资力量匮乏问题,教师的整体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复合人才的培养需要,另外,在专兼职教师队伍方面配置也不够合理,无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综合和高深性的学习服务,降低了人才培养有效性。

3 互联网+下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3.1 明确人才培育目标

不管是课程的安排,还是各项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必须要有明确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根本依据,这也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培育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准确性,保证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制定人才培育方案之前,就要做好需求分析和需求预测,基于市场以及企业对于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着手,把岗位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导向性。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时,必须坚持有重点和有亮点,所以重点和亮点在教学目标方面就需要进行明确体现。具体来说可以由学校、企业与相关的电子商务专家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深入一线考察,涵盖对跨境电商平台、网络市场、企业内部等的综合调查,调研不同层次的差异化人才需求,以便将获得的研究数据作为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依据,突出人才培养的目的性,更让人才培养和企业、市场接轨。

3.2 全面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可以系统性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在培养高技能型跨境电商人才的过程中,需要考量目前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显著缺陷,在此基础之上制定针对性的课程改进方案,增加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首先,在制定课程设置方案时,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统筹分析,把握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明确学生需要的能力建设内容,保证课程安排和学生的能力培养相适应,保证课程规划的合理性。其次,考虑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外语能力普遍较低,对于各国文化知识累积非常欠缺,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当中非常困难的实际情况,学校在设置课程的过程当中,可以把核心专业课程作为中心,在此基础之上增设文化类课程,着重提高学生政治、经济与文化类方面的素养,另外,还需要设置跨境电子商务礼仪、跨境电子商务沟通等必修课程,以便全方位锻炼学生专业素质。最后,为了引导学生建立国际视野,可以在建设专业课程的过程当中加入国际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案例,增强学生对全球市场的把握与判断能力。

3.3 壮大优秀师资力量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是影响互联网+背景下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践行人才培养要求和战略的过程中要把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重中之重,使得教师能够真正担当起培育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第一,坚持引进来原则,积极引进优秀师资,给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师资团队注入新鲜血液。高职院校可以加强与其他学校、企业、社会教育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外聘优秀的跨境电商骨干人才成为本校兼职教师,并且适当提高人才选拔聘用标准。第二,坚持走出去原则,加大对本校教师综合能力的锻炼。具体来说,可以把校企合作作为重要平台,利用挂职锻炼的方法外派教师去到企业,参与到跨境电商的具体工作当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保证教师在校传播知识和技能时能够引入先进的知识方法,带来一线信息和技巧,保证因材施教的落实。第三,促进内外融合,关注高职院校教师内部的交流沟通与相互学习。不论是在培养优秀人才,还是助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一线教师最有发言权,所以要注重学校内部教学交流活动和科研活动的实施,构建专门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培育合格的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

3.4 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在跨境电商人才需求量逐步增多,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要保证培养出来的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与企业的岗位需要相适应,能够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就必须走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加强校企整合程度,培育复合型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就目前而言,企业订单是培养模式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培育优秀人才的模式,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当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利用了学校与企业双重环境的交互作用,让学生可以在校完成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同时又可以在企业的实习实训过程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保证企业岗位和学校人才的有效对接。另外,高职院校还需要特别注重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弥补当前学生实践技能欠缺的不足。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引入教学工厂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战环境。而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实习和就业的一体化建设,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在全新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为根本依托的跨境电商获得了爆发式发展,也给高职院校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指明了新方向和提出了高要求。纵观当前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和现有人才的质量,企业的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非常稀缺,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在面临着巨大挑战。根据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需要认清形势,加大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来提高跨境电商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实操技能,保证高技能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质量,也为跨境电商行业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注入必要能量。

猜你喜欢

高技能跨境培育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城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训思路与对策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跨境直投再“松绑”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