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2019-01-08黄侠
黄 侠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3)
医院感染指患者住院过程中接受治疗时产生的感染或者指治疗过程中获得并在出院后产生感染现象。近几年,我国医院感染率不断上升,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造成影响,对医院的长期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重视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1]。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微生物检验技术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132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66例,其中男35例,女31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41.02±2.39)岁;对照组66例,其中男33例,女33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1.74±2.9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治疗期间不使用微生物检验,治疗医师根据患者的疾病症状特征,对体征指标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经验选择服用药物。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使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如患者为尿路感染,可采集患者中段尿液标本,培养细菌,在其中将大肠埃希菌分离出进行提纯,使用生化法将细菌种类进行明确,进行药敏试验,使用微生物分析仪,将ESBLs筛选出来,使用K-B纸片法进行确诊,使用头孢他啶及克拉维酸,如抑菌环直径在5mm以上,则表明已经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临床检验按照标准严格执行,菌株鉴定率超过99.00%,根据NCCLS范围进行药敏试验。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和说明书进行操作检验,做好室间质控工作。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医院感染发生状况,根据程度分为3个层次,为重度、中度、轻度。对控制管理效果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对照组患者66例,其中轻度感染患者6例(9.09%),中度感染患者7例(10.61%),重度感染患者3例(4.55%),感染率为24.24%,观察组患者66例,其中轻度感染患者4例(6.61%),中度感染患者2例(3.03%),重度感染患者1例(1.52%),感染率为10.61%,经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4.265,P<0.05)。
2.2 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管理控制效果:观察组出现2例投诉事件,投诉事件发生率为3.03%,1例医患纠纷,医患纠纷发生率为1.52%,治愈患者64例,治愈率为96.97%,对照组出现8例投诉事件,投诉事件发生率为12.12%,7例医患纠纷,医患纠纷发生率为10.61%,治愈患者57例,治愈率为86.36%,经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95、4.790、4.860,P<0.05)。
3 讨 论
临床上在进行各种救治工作时,通常会遭受到种种情况的影响,致使医院出现各种严重感染,对住院患者的救治效果产生影响。临床上微生物检验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检验方法,指使用检验试剂及检验设备,将人体分泌物、体液、排泄物、血液等进行检验,进行菌株培养-鉴定-分离、化验等技术过程,包括生物、化学、统计等方面的内容[2]。
微生物检验质量包括室内质量及室间质量两种,室内质量以检验人员或者部门为主,使用具体方法对检验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室间质量以控制中心为主,定期进行参考标准样本的发放,结合检验结果进行评估,提升检验人员技术,保证检验部门的水平[3]。国际上临床检验工作原则为“及时、安全、公正、有效、高效”,说明有效控制微生物检验质量能够保证临床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出现医院感染时患者与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两个原因可造成医院感染发生。主观因素包括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缺乏足够的认识,灭菌效果没有足够的监测,消毒隔离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院内无菌操作执行效果不好等;客观因素包括现如今广泛应用的抗生素药物、激素药物,提升感染的风险及菌群耐药性,还有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提供侵入机体的条件[4]。
使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实施微生物检验,能够确定感染源的位置,对传染范围进行有效控制;并且微生物检验还可明确传播途径,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参考,降低盲目性;还可有效确定容易感染的群体,降低感染危害。控制感染传播,首先要对感染源进行控制,如病原菌携带人群及感染人群,定期使用微生物学监测手术室、换药室、病房等,保证消毒及卫生状况达标[5]。其次应控制传播途径,如医疗设备、身体接触、食物、水源、空气等,最后应对易感染人群进行保护,如进行介入性治疗患者、住院或者手术时间长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抗菌药物患者、营养不良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患者、免疫力差患者等。以上患者在监测病原菌的同时,还应使用胃肠道细菌检测、呼吸道监测、环境细菌监测等[6]。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可知观察组感染率为10.61%,对照组为24.24%,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事件发生率为3.03%,医患纠纷发生率为1.52%,治愈率为96.97%,对照组投诉事件发生率为12.12%,医患纠纷发生率为10.61%,治愈率为86.36%,经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充分表明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预后,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