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1-08冯丽敏
冯丽敏
(新民市人民医院,辽宁 新民 110300)
传统治疗子宫肌瘤一般选择开腹手术,对于体积巨大的子宫肌瘤,开腹切除手术术野较差,难度大,对患者损伤也比较大,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逐渐被应用到了各类外科手术当中,可视条件下进行手术,更加的方便、直观[1]。为了明确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此次,我院对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50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50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采用开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中患者年龄最大67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42.3±1.4)岁,其中已生育女性18例,未生育女性7例;研究组中患者年龄最大65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0.3±
1.5)岁,其中已生育女性19例,未生育女性6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是在医师的充分解说下自主选择手术方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切除术,采用椎管内全身麻醉方式,所有患者取平卧位,于耻骨联合上端横向逐层切开皮肤,进入腹腔,检查患者子宫和附件区组织情况,拉开患者子宫,处理附件组织,反折膀胱腹膜,而后对膀胱实施分离,清理韧带组织,结扎子宫动脉、静脉,而后全部切除子宫组织,行常规的冲洗消毒,确认充分止血后,逐层关闭手术切口,术后行抗感染和抗菌治疗。
1.2.2 研究组:本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行全身麻醉,做气管插管,取膀胱截石位,于脐孔下缘作为穿刺点,泵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人工气腹,采用直径为10 mm的套管针进行穿刺,而后送入腹腔镜,探查盆腔、腹膜、子宫及其附件区等组织情况。按顺序切断输卵管峡部、圆韧带以及卵巢固有韧带,实施电凝止血,而后分离前后叶,安全暴露子宫静脉与动脉,剪开膀胱与子宫的粘连组织,反折腹膜,而后钝性下推膀胱,于膀胱阴道间隙、穹隆黏膜以及子宫膀胱间隙注入生理盐水稀释的肾上腺素溶液,切开阴道黏膜,逐步对膀胱宫颈间隙、宫颈直肠间隙进行分离,再次反折腹膜,切开宫骶、主韧带,并实施电凝止血,去除子宫,以相同方式建立气腹,生理盐水冲洗盆腔组织,使用可吸收缝合线逐层缝合切口,术后予以抗炎和抗感染治疗。
1.3 评价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主要内容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术后疼痛采用VAS评量表进行评价[2]。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试验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计算,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分析:对照组:手术时间(83.4±10.5)min;出血量(95.6±6.3)mL;排气时间(3.5±2.1)d;下床活动时间(3.1±1.2)d;住院时间(7.9±1.5)d;VAS评分(5.2±1.2)分。研究组:手术时间(102.3±15.4)min;出血量(62.4±4.5)mL;排气时间(0.7±0.2)d;下床活动时间(1.3±0.5)d;住院时间(4.3±0.5)d;VAS评分(2.5±1.4)分;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分析: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2/2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7/2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属于良性肿瘤,临床发病率颇高,虽然是良性肿瘤,但随着包块数量和体积的增大,也会对患者造成影响,例如造成不孕、月经不调、输卵管堵塞、子宫组织压迫等等,所以最好选择手术方式进行切除[3]。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充分实证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优势所在。综上所述: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更好,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总体对患者的损伤更小,恢复时间更快,且术后并发症控制比较容易,该手术方式在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