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感冒体会

2019-01-08黄庆云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4期
关键词:经行小柴胡少阳

黄庆云

(山东省乐陵市郑店镇祁家村卫生室,山东 德州253600)

经行感冒是指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感冒症状,经后逐渐缓解,表现为周期性,而且持续超过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且感冒症状病程长于一般感冒,可随月经的结束症状逐渐缓解或自愈,至下次月经来潮,感冒症状再次出现[1]。经行感冒又称为“触经感冒”,首见于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女科》:“妇人遇经行时,身骨疼痛,手足麻痹,或生寒热,头疼目眩,此乃触经感冒。”并提出用加减五积散治疗。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有相关论述:“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月事不以时下。”至东汉张仲景称经行感冒为“热入血室”,并首创小柴胡汤和“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的方法,此后各代医家均有应用小柴胡汤治疗经行感冒的案例,效如桴鼓。

中医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患者素体禀赋不足,或手术、胎产等耗气伤血,导致气血耗伤,卫外失固,经期血室正开,体虚益甚,卫气不固,导致外邪乘虚而入。经行之后抵抗力下降,感受外邪后易转入少阳,是为邪入少阳证,出现寒热往来的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引起。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原方药物组成:柴胡24 g,黄芩片9 g,人参片9 g,半夏9 g,甘草片9 g,生姜9 g,大枣4枚。柴胡透泄少阳之邪,透邪解表;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配合柴胡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佐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

1 典型病例

(1)患者,女,34岁,孕2产2,2013年12月23日初诊。主诉:经行感冒伴月经量少半年,鼻塞流涕2 d。患者半年前因经期受凉感冒,此后每值经期必发感冒,每次来月经前2~3 d开始,持续将近两周,曾自服维C银翘片等治疗无效。症见:先恶寒后发热,体温不高,鼻塞流清涕,咽喉疼痛,心烦易怒,全身酸懒,舌淡,苔薄白,脉两寸关弦细。中医诊断:经行感冒(邪入少阳证)。治宜和解少阳。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 g,黄芩片9 g,党参片15 g,陈皮9 g,法半夏9 g,荆芥10 g,防风6 g,当归10 g,川芎10 g,炙甘草6 g,生姜2片,大枣2枚。每日1剂,水煎,服上药4剂后痊愈。此方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2)患者,29岁,孕1产1,2015年1月12日初诊。主诉:经期感冒伴月经量少1年。患者1年前产褥期受凉感冒,此后每值经期便出现感冒症状,且伴有月经量进行性减少,经期先恶寒后发热,鼻塞,流清涕,咽痒不适,疲乏无力,无明显咳嗽咳痰,纳差不欲饮食,欲呕吐,舌淡红,苔白,脉浮细。中医诊断:经行感冒(邪入少阳证);证属气血虚弱,邪入少阳。治疗宜和解少阳。予以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0 g,黄芩片9 g,荆芥10 g,薄荷6 g(后下),姜半夏10 g,炒白芍15 g,当归10 g,川芎10 g,甘草片6 g,生姜2片。每日1剂,水煎煮,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2剂后症状明显减轻,4剂后症状消失;复诊时感冒症状缓解,守方继服。治疗3个月后经行感冒痊愈,随访半年经行感冒未复发。

2 体会

经期阴血下注胞宫,血室大开,邪气乘虚入侵,故经行感冒病程较长。小柴胡汤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邪入少阳的组方,也是治疗经行感冒的一个良方。小柴胡汤通过和解少阳、调和营卫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用之效如桴鼓。结合笔者多年临证,有以下体会:一是柴胡为和解少阳之要药,要达到和解少阳的目的,柴胡剂量需加大,一般以12~24 g为宜。二是如《伤寒杂病论》所说,见一症即可,不必悉具,只要见到小柴胡汤的症状即可用药。三是行经期间血室大开,机体免疫力降低,易感外邪,证属本虚标实,故治以扶正祛邪为旨。四是根据感邪不同辨证论治,风寒者调经散寒,风热者调经疏风清热,邪入少阳者调经和解少阳,根据不同病邪随症加减用药,不可皆用小柴胡汤。五是经行感冒定义为经期前后或正值经期感冒,故治疗时应当根据经前感冒、经期感冒及经后感冒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经前期感冒解表为主,调经为辅;经期感冒调经解表同时进行;经后期感冒调和营卫,扶正解表。

猜你喜欢

经行小柴胡少阳
基于“少阳主骨”理论从少阳防治儿童矮身材刍议
童心童画
《三千年》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仿生材料用于小柴胡汤复方制剂中重金属镉、铅、汞的同步脱除性能研究
经行
影响佛教行像美术形式的因素研究
解读少阳病辨证论治体系※
经行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
适合小柴胡汤治疗的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