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
2019-01-08胡道平
胡道平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仅靠资产管理业务人员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与财政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和实物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资产管理准则。财政部门及事业单位财务机构应严格履行自身职能,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与合理使用,把责任放在第一位,通过追责、问责来控制和约束国有资产的随意占有和使用,促进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目标,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政府会计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也将由收付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资产由管理单位按统一标准提取折旧,会计制度上的变化,要求我们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确立资产管理出效益的新理念,逐步构建完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新体系。事业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有效载体和物质基础。但是事业单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资产,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也是我们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因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明晰产权关系实施产权管理,保障资产安全完整,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的效益和作用。
一、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相关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执行过程
积极推进我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程,建立健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评估、收益上缴、绩效评价等管理办法,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严格规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根据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安徽省舒城县财政局结合工作实际,明确资产管理机构人员的职责分工,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责权限、审批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确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程,以利于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制定了本部门、本单位各类资产的购置审批制度、资产采购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岗位奖惩制度等,规范和加强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目前,全社会都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事业单位尤其要当好表率,要管好、用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这也依靠单位领导及资产管理部门和群众的监督。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积极稳妥推进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的公开,单位全体职工要全力配合才能完成好该项任务。制定较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是完成该项工作的保证,也使得今后单位资产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基础工作薄弱,这就需要财政部门及事业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强化资产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从源头上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等环节的监管,督促事业单位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资产处置、出租、出借、收入上缴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违规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做好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掌握事业单位的资产占有、使用情况和国有资产产权的基本情况。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根据有关工作要求,按照制定的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开展资产清查核实工作,并做好账务处理。加强资产管理人员交流及业务培训,并与审计、监察、公安、国土等部门加强联系,形成纵向和横向的联动机制,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共同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要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方向。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构建全县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及时、准确反映事业单位资产信息。并与预决算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和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实行资产管理事项网上办理。一是以资产清查数据为基础,建立“全面、准确、细化、动态”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数据库,实现对国有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动态监管;二是建立数据查询系统,方便快捷地查询和分析资产占有、使用及增减变动情况,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资产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实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财政专网管理,实行网上完成资产申报、审批、查询等业务,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及时掌握各单位资产存量和增量情况。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只有实现了信息化,才能将僵硬的管理变活,才能实施科学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降低国有资产使用成本,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和水平,使国有资产朝着资产配置科学、外置优化、运营高效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资产高效运营。
三、建立资产管理可操作性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资产管理依规运行,有效管理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科学设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管理机构、人员设置、资产管理事项和资产使用效果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国有资产配置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应当积极配合财政部门、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监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
抓好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一是严把资产入口关。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二是严把资产使用关。以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重点,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定期盘点资产,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切实改变重购置、轻管理的现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是严把资产出口关。资产处置要按规定程序报批,未经报批不得自行处置。坚持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进行处置,提高资产处置的透明度。
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是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政府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资产收入上缴和使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收支行为。建立固定资产问责制,变被动为主动,并与各部门签订责任书,做到在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单位财务管理机构严格履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日常管理职责。另一方面,强化固定资产使用人责任意识。将每一件固定资产确认到具体使用人,并明确单位领导、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者的职责范围,做到管人、管事、管物有机结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以及对外投资收益等,应当在扣除相关税费后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严禁隐瞒、截留、坐支和挪用,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同时要纳入单位部门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这样,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既有集中统一管理又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可以逐步实现可操作性的国有资产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