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思考
2019-01-08张士安
张士安
国有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管好用好单位各类资产,提高国有资产运行绩效和管理水平,为单位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支撑,是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是加强资产管理的核心任务
(一)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是一定时期内国有资产运行管理水平的反映,是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全过程管理情况的综合体现。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强调国有资产的运行结果满足经济、效率和效益三方面的要求,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手段实现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优化配置,实现国有资产在更高水平上运行,有效服务于单位运行和发展。
国有资产是财政资金运行的物化结果,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财政资金运行的效果。因此,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提质增效实现国有资产在更高水平上运行,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是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要统筹考虑资产和业务活动,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衡量部门和单位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推动提高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水平;要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的业务、财务、资产等信息互联互通。因此,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预算管理绩效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是农业科研单位整体发展的内在需要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支撑,近年来随着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规模大幅增加,对支持单位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资产管理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使用管理存在脱节、基础工作不扎实等现象较为普遍,资产运行效率不高、配置水平偏低、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财政形势收紧,资产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增加,通过加强绩效管理实现国有资产“提质增效”,充分发挥资产服务潜能,更好地为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保驾护航责无旁贷。
二、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提高管理绩效的思路
(一)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资产管理重视不够,管理职能相对弱化。相对于资金管理来说,资产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自2006年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两个部令明确规定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来,国有资产管理经过十多年的建章立制和不断的强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资产管理理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部分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管理职能相对弱化,重资金争取轻实物管理的思想仍占一定市场,资产与资金并重的管理观念远未形成,资产管理工作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工作中注重资金争取和项目实施,但对所形成的实物资产落实管理责任的意识相对淡薄,重购轻管、重增量轻存量,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水平不高,与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相去甚远。
2.资产管理职能分散,部分资产使用管理存在脱节。部分单位未设立资产管理专门机构,资产管理职能分散由财务、综合、基建、房管、后勤等多个部门承担,上级有关制度规定很难落实到位;各部门间缺少必要的联动机制,资产管理责任难以落实,资产配置、使用和管理存在脱节,资产实物形成与使用状态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到账务中,资产家底不清问题难以根本解决,资产管理不规范情况时有发生,与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对从单位层面综合统筹资产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
3.队伍能力偏弱,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能力不足。多数单位资产管理岗位专人不专职,有的单位资产管理人员调整比较频繁,专职人员少、队伍不稳定,投入到资产管理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得到有效保证。随着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和规范管理提质增效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量显著增加,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现有人员完成常规工作任务已很吃力,对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没有精力、也缺少能力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4.基础管理工作不够扎实。产权管理意识不强,土地、房屋、车辆等资产账证不齐全问题普遍存在;资产出租出借管理不规范,招租形式与审批及信息公开等工作都有较大提升空间;资产实物与账务管理衔接不够,无形资产及非购买途径获得的固定资产入账不完整等问题比较突出;科研仪器设备重复配置、苦乐不均、总体使用效率不高问题仍然存在;资产报废处置不及时、账面资产虚高的情况,影响和制约了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的基本思路
对国有资产实施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资产安全完整的基础上实现资产的有效配置,使国有资产运行达到更高的效率。根据科斯的产权理论,清晰的产权是解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应以产权管理为主线,通过行使对国有资产的占有、支配、收益和处置等权利对国有资产实施全过程管理,从而实现国有资产高效运行。
循着这条主线,可设定农业科研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基本思路: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突出国有资产管理法人责任,对国有资产占有、支配、收益和处置等事项实施全过程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运行高效;突出科研特色,通过资产配置预算促进增量和存量相结合引导优化科研仪器设备购置,探索构建开放共享机制提升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注重考核评价,组织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以评促建推进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三、提高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思考
(一)大力做好资产管理理念宣传
相对于资金管理来说,资产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且处于弱势地位,资产管理理念远未完全深入人心,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理念更加淡薄。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国有资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切实推进迫切需要思想认识先行。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大力倡导和宣传,提高单位内部各部门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切实落实单位法人主体责任
单位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要切实落实法人主体责任,充分行使产权管理职能,健全资产管理机构、配强资产管理人员,管好用好本单位国有资产。一是要做好资产账务管理,其中土地、房屋、车辆和知识产权等资产要同时办理权属证件,确保资产产权清晰完整,此外要特别注意加强对通过划拨、接受捐赠等非购置途径的资产以及基本建设等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形成的资产要及时入账登记。二是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的特点之一是各种试剂耗材比较多,存货的管理安全和质量安全直接关于到科学实验试验的安全和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在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同时抓好存货管理。三是对本单位重要资产配置及所占有资产的自用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以及处置等事项进行决策,使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形成资产运行的良性循环。需要强调的是,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对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处置等审批事项有关权限进行了明确界定,各单位需按照权限行使相应管理职能并按规定履行相关程序。
(三)做好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制
将购置车辆、大型仪器设备和租用土地、房屋等纳入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是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重要手段。科研单位要高度重视做好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结合项目规划和项目安排,在充分预计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专家评议,构建增量资产调控机制,根据国家农业科研需求和单位发展方向合理引导增量资产,带动优化存量资产结构,提升资产整体配置水平。
(四)大力推进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推进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充分释放服务潜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升财政预算绩效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科研单位国有资产运行绩效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农业科研院所按照科技部的要求开展了开放共享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全面掌握试验基地等科研基础设施以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存量情况,优化统筹,继续大力推进实现开放共享,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深化本单位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机制,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和运行效益。
(五)扎实开展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评价
近年来,中央级农业科研单位按照《农业部部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农财发〔2016〕17号)开展了国有资产绩效管理考核,对加强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升管理绩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应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将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纳入单位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定期扎实开展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客观评价国有资产运行绩效,及时发现问题推进落实整改,对于发现的系统性和普遍性问题,要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予以制度化,从而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六)全面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培训交流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资产管理工作内容不断增加,对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科研工作开展要求建设懂农业、懂科研、懂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队伍。因此,要全方位组织开展资产管理人员业务培训,针对业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研讨,增强认识、促进交流、提升能力,打造形成一支熟悉政策、了解科研、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