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模式探究
——以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为例

2019-01-08李歆洋

中国农业会计 2019年3期
关键词:天柱县农村土地农场

李歆洋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土地闲置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村土地细碎化和分散化日趋严重,农村土地资源越来越难以有效充分利用。即使农村土地并未闲置,传统的小农经济式的农业生产,让农民被“绑”在了农村土地上,投入产出并不匹配,难以与规模化土地经营的生产效率相比,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了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村土地流转通过将以往分散、零碎的农村土地资源集中起来,然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重新整合配置,使得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下,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更为有效地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我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进行,农民得以从农村土地松“绑”,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集聚,为城市建设服务,促进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

从本质上说,农村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是农地流转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困难。只有在妥善解决农地流转的利益分配的基础上,才能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研究不同模式下农村土地流转各流转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不仅对有效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不仅关乎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公平性,而且关乎农民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更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

鉴于此,有关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及其利益分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对农地流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流转成因分析、机制研究、流转形式总结、流转的作用与效果探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等几个方面。为进一步调查现阶段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及其利益分配的具体实际问题,本次调研选取典型的农业大省一一贵州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的实地调研、访谈等途径获得第一手的研究数据,用边际效益、博弈论、PSER分析模型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利益分配博弈模型,研究不同模式下农村土地流转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结合不同模式下天柱县农村土地流转的实地调研数据对博弈结果进行验证,得出不同模式下农村土地流转利益分配公平性判断,为实现广大农户的发展权利和农村土地流转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决策依据。

二、实证检验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到

自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以来,各地政府积极推进。云贵高原地区土地较为贫瘠,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和独特性。本文通过实地走访,研究当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云贵高原地区土地流转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了解探究该地区实际的土地经济利益分配模式及其相关利益分配关系,为建立利益分配模型提供事实依据,进一步分析当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为实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根据问卷数据,我们采访的农民中六成为男性;绝大多数学历为小学和初中,据村民介绍学历高一些的都进城务工,不再当农民了。平均每户承包土地面积2.75亩,人均0.65亩。

(2)土地流转收入情况。根据土流网等相关土地流转平台数据、黔东南国土资源局的相关信息公开,以及走访当地群众获得的资料显示,当地土地流转租金一般为每亩每年500元,辅以不定数额的分红。部分土质良好的水田年租金可达到800元,农民也可以继续在受让方的企业任职。基于天柱县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一些家庭收入仅为租金的情况,出现了1万元以下的收入家庭占比约为20%,显得略高,年收入在1万元到1.5万元和1.5万元到2万元,各占30%,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占据10%。总体来看,天柱县土地流转收益良好,为农民增收贡献很多。

80%左右的流转收入,虽然可能存在略有延迟的情况,但农民基本都能够获得。20%左右的流转收入,由于拖欠或者存在纠纷的原因,农民没有顺利获得。这说明当地土地流转中,农民的利益仍旧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土地流转收入给付形式分为:由承包者给付现金或银行转账汇款占47%,由政府部门作为中间人,给付现金和银行转账汇款占3%,而由集体组织或由外来企业,给付现金或银行转账汇款,分别占40%和10%。由此反映出当地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来自于农户之间自发性的土地流转,以及同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之间的流转。

(3)土地流转模式情况。天柱县农村土地40%被用于土地流转,19%土地被用于自行耕种,1%牲畜养殖,说明土地流转情况较好,农民愿意接受新政策和新思想。但是有40%的土地仍荒废,说明土地流转还有潜力可挖,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土地规模化经营,降低分散经营成本。

询问当地当初选择土地流转的农民的原因,多数因为身体、年龄、打工而无力照料(90%)和收成不好(90%)。我们分析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村的青壮年进城务工,老人和孩子在家留守,导致劳动力低下或是技术匮乏,从而导致收成不好,无法获得稳定收入,所以选择土地流转。

天柱县农民土地流转的对象有88%选择的是农户,7%是企业,5%是合作社。说明选择集体经济的占大多数。集体经济这种流转模式虽然规模庞大,目前的问题是大多缺乏具有大规模经营管理经验的领头人,较难控制风险。

土地流转有多种方式,如转包、出租、转让、入股、互换等,在天柱县,农民大多选择出租,有80%之多;其次是转包和入股;互换和转让更少。

大多数农民希望政府应该全程介入土地流转的各个环节,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和法律保护;30%农民觉得政府应部分介入,以保护他们隐私和自主性,以免政府与承包商(流转大户)私下勾结,损害农民利益。

2.调查方法。

(1)PEST分析法:以搜集资料、访谈交流、走访了解的方式,对当地的政治环境(当地政府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执行的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对于该政策的推行力度以及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等)、经济环境(当地的支柱产业和其涉及到的土地流转问题、当地GDP增速和土地流转在其中所占比重等)、社会环境(相关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技术环境(当地是否有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总体上把握当地的宏观环境,为之后提出相关风险管控措施打下基础。

(2)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有关土地流转的历史和当今文献的对比研究,得到了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我们初步了解了当今社会背景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和之前的差异,思考了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发现资金流向和主要风险均存在一定的转变,其中涉及到的转变方向和转向原因都有待我们去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文献对国外的土地流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们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天柱县土地流转模式:

(一)政府主导模式

天柱县对凤园、高酿稻田养鱼示范园区、社学油茶示范园区和蚂蚓坡栖凤油茶生态园4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流转后的土地进行了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把凤园建设成为集“农文旅”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公园,把高酿万亩农田建设成种养结合的优质水稻和鲜美稻花生产基地,把社学乡万亩山地建设成为“东方橄榄油(茶油)”种植基地,把蚂蚓坡栖凤油茶生态园建设成集中药材、蔬菜、土鸡、瓜果与油茶相结合的林下种养现代示范园区。目前,4个示范园区流转面积达2.6万余亩,复垦4个园区撂荒地3600余亩,有力促进了该县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科学化高速发展。

(二)农民主导模式

天柱县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工作和抓好“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将集体土地采取合作、联营、入股、出租等流转方式由村集体出资注册成立经营主体经营,增加村集体资本经营收益。采取由村集体自行出资注册成立经营主体,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本(包括承包土地入股)或社会资本投资入股,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对控股或绝对控股的方式经营,最大化地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土地,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目前,全县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315个,流转集体土地8600余亩。

2015年以来,天柱县社学乡金凤村智慧农场,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和地方资源优势,按照农民自愿入股、农场和公司支撑的组成形式搭建,实行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农场经营获利、公司投资控大股的运行方式,积极构建企业和当地群众利益共同体,形成专业合作社,全力打造集智能生产、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旅游观光农场。

该乡采取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利益分成,公司按每亩500元的流转费和年利润10%的股权红利流转村民手中的土地。由农场牵头,联合农业、扶贫、旅游、发改及社学乡组成工作小组,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动员,142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入股)合作协议,完成土地流转3200余亩。

农场周边村寨农民以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加入农场,形成抱团发展的一体化产业。目前已将农场附近社学乡金凤村38户集资75万元创办的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入智慧农场,贫困户享受分红不低于量化入股扶贫资金收益的60%,预计户均每年增收1万元,形成“齐营共管格局”。

农场以每月2000元聘用周边贫困农民155人,负责农场日常维护、土地开垦、农作物栽种等工作,受聘农民入股产值占农场产值5%,既解决了用工和就近就业问题,又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从农民到股东的转变。

以资金股、经营股、土地股对农场收益按股分红,整合土地按照500元/年支付流转费用,每亩土地利润的15%用于贫困户、土地入股户分红,80%由管理经营股和资金股共占,5%用于特殊人员救助金。

以深圳环球元素智能科技公司、浙江省农科院、贵州省农科院为技术支撑,打造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产品+科研平台+现代物联网”产供销一体化;运用“产品+互联网+客户”模式,拉近农产品与需求客户的距离;通过农产品“云平台”实时了解大中城市对有机生态农产品需求,实行供需双方预付保证金到云平台后订单式种植的方式,既降低了农业风险,又实现农场利润、客户利益双重保障。2016年,农场已与宁波、珠海等沿海大中城市搭建稳定的产销关系,年交易金额达1000余万元;电商平台总金额达500多万元,农产品销路越来越畅通。

(三)土地承包商主导模式

贵州省天柱县凤城街道雷寨村农民潘水生自2016年起,承包冬闲田地试种草莓,18亩闲田一冬收入40多万元。每年秋收后,在冬闲田地里搭大棚种蔬菜、种瓜果等经济作物,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

农村土地流转是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对我国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针对天柱县农村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模式现状调查分析中,天柱县的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模式表现出了自身的特征,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篇为2018年第二十六届“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获三等奖,作者担任项目主持人。

猜你喜欢

天柱县农村土地农场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土地如何突破“细碎化”?——“三农”干部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营创新
农场假期
天柱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强化承包经营合同管理
农场
天柱县稻田生态养鱼的实践观察和探讨
贵州天柱县博物馆刍议
一号农场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