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五脏论治带下病

2019-01-08张心月1张丽娟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带脉方用运化

张心月1 张丽娟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带下”为中医妇科病名,带指白带,白带的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不适症状者,称为“带下病”[1],本病体现在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生殖器良性肿瘤、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带下增多或减少[2]。带下病是女性的常见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历代医家多认为带下病的发生与脾虚湿盛密切相关,主张以健脾祛湿为主要治疗手段,有效有不效,因其忽视了带下病五脏皆致的病理基础。笔者旨在为构建带下病五脏论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现略述于下。

1 带下病从五脏论治

1.1 心与带下病 心主藏神,主司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3]。《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凡妇人淋带,……总由命门不固。而不固之病,其因有六:盖一以心旌之摇之也,心旌摇则命门应,命门应则失其所守,此由于不遂者也。”明确指出若心神恍惚不宁,心中有淫念邪思,则易扰动命门,致命门不固,带下增多。又因《素问·评热病论》曰:“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以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故心火盛于上,相火动于下,扰及胞中而发为带下。临床多表现为带下增多,色黄明显,甚至色赤,质粘稠,如糨糊状。在治疗方面,《景岳全书·妇人规》亦有详论:“心旌摇,心火不静而带下者,当先清火,宜朱砂安神丸、清心莲子饮、直指固精丸之类主之。”明确提出,对于心神不宁、心火扰动相火导致的带下病,治宜清心火、宁心神,可选用莲子心、牡丹皮、赤芍、木通、麦冬清心凉血,配合苦参、车前子、茯苓等清热利湿止带[4],方用清心莲子饮。更要嘱患者宁心静欲,修身养性,则心思宁静,心火得清,带下自止。

1.2 肺与带下病 肺主一身之气,气行则水行,为“水之上源”。《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明确指出生理性带下属于津液范畴。肺之功能正常,则宣发肃降协调,进而体内水液输布和排泄功能正常,湿邪即无从化生。有病理研究证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是否正常会对体内水液代谢有直接影响[5]。另外,肺朝百脉,协助心行全身之血脉,因此与带下紧密相关的冲任二脉与带脉亦赖于肺之调和。若肺之功能失调可致冲任失调,带脉失约,发为带下病,可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或稠。遂在治疗上应宣肺化气,恢复肺宣发肃降之正常功能,肺气得宣,则使得全身津液输布正常,湿邪得祛,正如吴鞠通所说:“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当代名老中医李重平教授常用杏仁、苏叶等药,即取其宣肺开郁之意,以治疗带下病。

1.3 肝与带下病 《临证指南医案》云:“女子以肝为先天”,故从肝方面论治女子病尤为重要。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气为血之帅,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气行则血行,气血运行通畅,进而使水液代谢输布正常,则湿邪无从化生。女子受先天特性及后天环境的影响,最易为情志所伤,致体内气机失调,肝失疏泄,则三焦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内停,带下之病随之而来,可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涕,无臭气。肝气郁结,下克脾土,使脾气升提无力,水淫之邪积于下焦,可加重带下病,正如《妇科玉尺·带下论》中写到的“妇人多郁,郁而伤肝,肝伤则脾受克,湿土下陷……而白物下流”。《傅青主女科·带下》:“夫青带乃肝经之湿热”,明确提出黏稠不断、气味腥臭的青带是由肝经湿热所导致。另外,若肝阴不足,阴虚血涸,任脉不通,胞宫、阴道失于滋润,则致带下量少。故对于肝失疏泄所致带下病,疏肝解郁是其治疗大法,所谓疏肝即是使肝气舒畅条达,肝气得舒,气机条达,则水湿之邪无所遁形,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主药可用柴胡、川芎、香附等;对于湿热型带下,则应“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则青绿之带病均去矣”,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可用茵陈、栀子等;而对于肝阴不足所致的带下病,应以补肝阴,养任带为主,方用一贯煎,可酌情加用芍药、龟板等。另外,肝为刚脏,性恶抑郁,在临床治疗中应谨记肝的特性,用药宜柔和以缓其刚性,避免攻伐太过,至刚则易折。

1.4 脾与带下病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医学启源》:“脾者,土也……消磨五谷,寄在胸中,养于四旁”,指出脾主运化,负责把水谷精微、津液运化到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部位,从而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女子胞及其相关经络也不外乎此。因此,脾与女子病密不可分。《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首次明确提出带下为湿的理论,傅山亦从病因角度提出“夫带下俱是湿证”,后世医家多赞同其观点,主张带下皆从湿论治。患者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失职,水湿内停,损伤任带二脉,导致任脉不固,带脉失约,以致带下[6]。此症可见带下量多,色白或微黄,质稀薄,无臭气。“湿”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而在治疗上,《傅青主女科》亦有明确记载:“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方用完带汤……”,脾气得补,运化功能如常,升提有力,则湿邪无以化生,带下可愈。方药可遵傅青主之完带汤,选用人参、山药、白术、苍术等。

1.5 肾与带下病 《景岳全书·妇人规》云:“盖白带出于胞中,精之余也。”明确指出带下出自胞宫,由肾精所化[7],经由督脉温煦,带脉制约,下流成带,润滑如膏,充养阴窍,为女子正常生理不可或缺之物。带下充盈,是人体阴液充盛的反应。肾为封藏之本,水火之脏,相火归于肾,藏于肾,可蒸腾气化津液,通调三焦水道。若肾气不足,封藏失职,三焦水道不通,则易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水,淋漓不断,《女科秘要》亦指出:“妇人带下一证,从腰间带脉而来,故名曰带。虽有赤白二色,终属肾虚。”故应培补肾气,补其不足,方用大补元煎加菟丝子、芡实等。另外,若肾阴亏虚,肾精不足,则带下无从化生,易致带下过少,此时应滋补肾阴,方用固阴煎加减,主药用熟地黄、五味子、黄精等。但应特别指出,除药物治疗外,平素尚需节欲以养生,方为治疗带下病之根本。

2 病案举隅

患者张某,34岁,教师,2018年9月16日来诊。患者自述近2年带下量多,色白,质清稀,无明显腥臭味。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偏少,经前乳房胀痛明显。患者平素情绪不稳定,双目易干涩,乏力倦怠,时有头晕,纳一般,眠浅,小便调,大便不成形。脉弦,舌淡红,苔薄白。妇科检查:未触及器质性改变。辨证为肝气郁结,下克脾土,脾运化失司而发为带下;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故月经量少;肝气郁结,故情志抑郁;肝经行于胁肋部,连于目系,上行出于额部,故乳胀,头晕目涩;脾虚中阳不振,则纳差,便溏;气虚无力升清则乏力;脉弦,舌淡红,苔薄白均为肝郁之表现。故辨证属肝郁脾虚,治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处方:白术20 g,白芍15 g,香附15 g,柴胡10 g,陈皮15 g,防风6 g,木香10 g,砂仁10 g(后下),茯苓20 g,山药20 g,甘草10 g。服15剂后,带下明显减少。患者于半月后复诊,共服药30剂,带下一病已愈。

按:傅氏言:“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经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患者平素情志抑郁,肝失调达,肝气不舒,横犯脾土,脾失健运,致肝脾同病。本方以完带汤为基础方,加柴胡疏肝散化裁而成。药用香附、柴胡、防风疏肝理气,升阳除湿;茯苓健脾止泻;陈皮、白术健脾燥湿,行气和胃;白芍柔肝止痛;木香、砂仁理气健脾;山药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疏肝健脾,除湿止带,则带下可愈。

3 小结

古语有“十女九带”之说,带下病因其缠绵难愈,且易并发癥瘕、不孕症等,成为困扰患者的难题,应高度重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五脏功能失常,均可导致带下病,亦可影响他脏,致多脏同病,加重带下。在临床治疗上,应注重五脏的整体性,重视肝、脾、肾的基础上,不能忽视心、肺对带下的影响,方能彻底治愈。

猜你喜欢

带脉方用运化
三款药膳,养血安神
三款药膳,养血安神
按摩带脉穴治妇科病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口中有异味 中医巧辨治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6字诀养好带脉
八字诀养好带脉
略说带脉在练功中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