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教体融合研究
——以常州市武进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为例

2019-01-08佟双艳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武进体校文化课

高 晶,佟双艳,刘 桥

(常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2013年12月31日,江苏省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在常州市武进区签署了共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协议,将“协同推进体育教育资源深度融合”列为合作内容:“国家体育总局支持江苏推进教体融合发展,探索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对江苏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给予政策支持”,“全省适龄运动员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协同推进苏南体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1]。协议的出台表明江苏省一直以来对运动员教体融合的高度重视,也是对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签订创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合作协议的签约地、全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现场推进会的会议参观点的武进区在江苏乃至全国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先进性的高度认可。其中常州市武进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以下简称武进少体校)又是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教体融合中的翘楚。武进少体校作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江苏省“四星级体校”,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业余体育训练先进单位,培养了一大批世界和亚洲冠军。同时,武进区少体校历来重视运动员文化教育,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近年的武进区教学质量调研中,体校运动员的平均成绩已经达到中游水平,六年级的平均成绩甚至名列全区54所学校前列。因此,做好以武进少体校为代表的江苏省教体融合研究,将对我国和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苏南体育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以及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示范区教体融合情况为研究对象,以武进少体校为例,选取了武进少体校的部分运动员、教练员以及文化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和数理分析法等。

2018年5月-6月,本研究在武进少体校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工作。共发放文化课教师问卷18份,教练员问卷10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发放运动员问卷100份(其中小学生问卷56份,初中生问卷44份),有效问卷92份(其中小学生问卷51份,初中生问卷41份),有效回收率95.8%。

另外,为确保调查研究的真实、有效、客观、全面,本课题组成员奔赴体校,并对部分运动员、教育管理人员等就文化教育的现状、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访谈。

最后,本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员学习情况

2.1.1 学习态度 运动员对于文化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会直接对学习产生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表1),小学生运动员相对初中生来说,对文化课学习较为重视:小学生运动员认为文化课学习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占64.7%,分别有14.6%和39.0%的初中生运动员认为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可能的原因是:小学生运动员的思想和态度更容易受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与教育,而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运动员则相对比较叛逆。另外,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以运动成绩为主的运动员淘汰率越来越高,导致运动员更为重视运动成绩;运动员年龄越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也日益增大,而人的精力有限,导致运动员分配给文化学习的关注度自然降低。

表1 运动员对文化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调查统计

通过调查运动员是否会主动性学习,即对考试成绩的关注程度、向教师请教问题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印证运动员对得学习的态度。从表2可以看出,只有不到10%的同学对考试成绩持无所谓的态度,近半数的运动员明确表明对考试成绩较为在意。表3为运动员向教师请教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运动员,即79.3%的运动员都不愿向教师请教;能够较积极地向老师请教的运动员仅占10.8%。从数据上看,两方面的态度是相悖的。不过,通过后续访谈得知,运动员因学习基础普遍相对较差,经常寻找不到问题的逻辑起点,掌握不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以及自卑和害羞的心理,因而不愿意向教师请教问题。

总体上看,武进少体校的绝大多数的运动员对于文化学习较为重视,学习态度较为端正,能够认识到文化学习对运动训练的迁移作用,能够认识到文化学习对于的人的发展、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主动性学习方面有待改进。

表2 运动员对文化考试成绩的关注情况调查

表3 运动员向教师请教情况调查统计

2.1.2 学习效果 调查发现:小学生运动员认为自己非常能跟上学习进度的占11.9%,比较能跟上的占25.4%。一般情况的占39.2%,不太能跟上的13.7%,不能跟上的占9.8%。可见,小学生运动员跟进学习进度情况还是不错的,这将有利于他们学习文化课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不过,中学生运动员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近半数的运动员表示难以跟上学习进度。表4进一步显示了运动员的学习效果:30.4%的同学的学习成绩在所在年级排名后30%,半数以上的同学为一般以上。总体看,运动员的学习成绩一般。产生这样结果的可能原因是:运动员学习苏教版教材难度教大,比赛压力较大,运动训练占据了较多时间和精力,以及运动员本身一些特点,从而使运动员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

表4 运动员所在年级文化课排名情况

2.2 教练员情况教练员队伍的学历、职称的高低、对文化教育的态度、对运动员学习的关心程度与运动员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相关作用。因为运动员平时与教练在一起的时间相对较长,教练员对运动员个体的关注程度相对更高,思想意识未成熟的运动员更易直接受到教练员言行与意识思想的影响。

2.2.1 教练员的基本情况 教练员的学历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为空缺状态,2名(占20%)教练员的学历为本科以下水平;具有本科学历的教练员有8名,占有绝大多数(80%)。对比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关于教练学历方面满分的标准:“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练员占教练员总数:中等体育运动学校100%;少体校85%及以上。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2],我们可以发现武进少体校的教练员学历水平虽然已达较高标准,但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教练员的职称比例为:10%(初级)、50%(中级)、40%(高级)。对照《办法》中关于教练职称比例满分的条件:“高级教练员占教练员总数:中等体育运动学校25%及以上;少体校15%及以上。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2分”,武进少体校的教练员职称比例已远超满分的标准,情况良好。

2.2.2 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态度情况 从表5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教练员认为运动员接受的文化教育情况对日常训练是有帮助的。可见,绝大多数教练员已经认识到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极个别的教练员或许因自身成长的时代,或者文化教育程度等因素还没有认识到文化教育的迁移作用。这部分教练员还需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另外,几乎所有的教练员对于“教体融合”模式的观点持赞成和非常赞成的态度(见表6)。个别教练员反对“教体融合”模式可能的原因是:体校的运动员主要是安排在附近的中小学学习,每天由于在体校和中小学间进行转移,这势必会产生时间消耗、迟到等现象,从而影响正常训练。

表5 教练员认为运动员文化教育对日常训练的帮助

表6 教练员对“教体融合”模式的态度

2.2.3 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监管情况 教练员与文化课老师就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进行沟通、交流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左右运动员的学习态度。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教练员勤于与文化课老师进行沟通,这对于运动员的学习将会起到良好的监管和督促作用。只有个别教练员表示与文化课老师交流情况“一般”。显然,这不利于帮助运动员端正学习态度。这可能是由于教练员自身训练和比赛的压力较大,缺少时间,交通不便等,从而与文化课教师疏于沟通和配合。

为了进一步测试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关注程度,通过询问教练员关于运动员上学期各科目成绩等级的方式来获得相关信息。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教练员对于运动员的学习是较为或非常关注的;个别教练员表示由于时间久了,或是忘记了,或是搞混了等原因而不知道运动员的学习成绩,这都表现出了部分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轻视。

2.3 文化课教师情况目前,武进少体校实行“教体融合”模式的做法是文化课教师以教育系统委派,以及将学生安排在基地附近的中小学随班上课的方式为主,能够较好地解决了学生文化学习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有文化教师18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占文化教师总数的25%。本科学历14人,占文化教师总数的78%。文化课教师职称、学历层次较好。文化课教师30岁及以下的占11.1%,31-40岁的占55.6%,41-50岁的占22.2%,50岁及以上的占16.7%。从以上文化课教师年龄结构的统计分析情况可以看出,文化课教师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比较符合从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这一特殊群体的文化教育工作。因此,武进少体校文化课教师的基本情况良好,师资力量雄厚,能够为教学质量提供保证。

另外,绝大多数(76.7%)的教师是根据教学大纲授课,有23.3%的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学时、上课次数、运动员兴趣或需求等参考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因此,绝大多数老师把运动员和普通学生一样对待,没有把教学要求降低,这也符合国际惯例。

2.4 学校管理情况

2.4.1 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关系处理情况 调研表明,每天接受训练2-3小时的运动员最多(占88.0%),即近90%的运动员要进行每天2.5小时左右的运动训练。几乎所有的运动员平均至少每天训练1次。这与加拿大、美国的中学生运动员“每周活动3~4次,每次训练1~1.5小时,参加1~2次比赛”[3]的情况形成了一定的对比。

运动员每周进行文化课学习的学时情况。根据江苏省体育局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的规定:“业余运动员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24学时,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12学时”[4],武进少体校运动员均能达到这一标准。不过,对照《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17年修订)》的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周课时为26节,三至六年级周课时为30节,初中各年级周课时为34节”[5],武进少体校只有12.2%初中运动员能完成34周课时,与同处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学生学习时间相比差距较大。

2.4.2 教学管理情况 首先,武进少体校建立了文化教育保障机制。武进区少体校将文化考试成绩的考核作为运动员入学的必备条件,并依托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体校。小学依托湖塘桥实验小学、初中依托淹城初级中学,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三均为单独设班上课,由少体校的文化老师进行授课,同时挂靠所在学校淹城初中也派出骨干教师协助授课。武进少体校定期与两校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文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业余运动员升学方面,江苏省已明确规定在全国和省级比赛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初中阶段业余运动员,可优先或免试进入当地“三星级”以上高中就读。与之相比,武进少体校的运动员享有更为优厚的“福利”:武进区教育局协同武进区体育局为解决家长、学生后顾之忧,还专门制定《体育特长生招生制度》。制度规定:通过教育局组织的特长生体育测试、文化成绩达到四星级高中录取分数线的60%的体育特长生,按照统招生录取。

其次,武进少体校构建文化教育评估体系,实施双向综合考核。武进少体校根据《学校岗位责任制》、《教练员岗位责任制》《运动员选材制度》《教练员、文化教师管理制度》《教练员、文化教师考核及奖励制度》等制度,每月对教练员、文化教师的日常教学或训练工作、超工作量、招生、人才输送、比赛成绩、教学质量等情况进行量化、综合考核,并及时对考核情况进行反馈。比如,实行运动员学习成绩与教练员考核相挂钩制度:根据运动员在班级名次,对教练员进行奖励或惩罚;实行运动员比赛成绩与文化课教师考核相结合制度:根据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对文化课教师进行奖励或惩罚。另外,还经常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不定期对训练、教学情况进行督导,并将检查、督导等情况列入教练员、文化课教师的年度考核范围,与绩效工资挂钩。通过这些强化和完善的激励机制,不断地调动了教练员、文化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训练工作的开展,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再次,武进少体校统筹文化教育计划安排。1)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全国青少年教学训练大纲,科学统筹学训安排,提高文化学习效率和运动训练质量。2)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制定和落实各类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立教学常规管理检查评价机制。3)对于因集训或外出参加比赛、训练而缺课的运动员,实行补课制度;对时间无法统一的运动员则单独进行补课。这都反映出学校管理者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高度重视。

最后,武进少体校对学习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建立有奖励制度,比如《运动员奖惩制度》、《运动员月考核制度》等。学校每月对运动员的日常行为、文明礼仪、训练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学金、伙食津贴挂钩。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运动员文化学习积极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武进少体校运动员在义务教育学习过程中对文化学习的认识程度较高、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动力较足。武进少体校的教育质量调研的平均成绩已经达到中游水平,个别年级平均成绩甚至名列全区前列,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武进少体校教练员文化课教师的学历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职称较高,对运动员文化课学习也较为重视,对于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这为提高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

武进少体校文化教育保障机制的建立,较好地保障了运动员教育权利,较好地解决了学训矛盾,解决了其升学问题,解除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少体校在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加强教师培训、教师教学成果奖励等方面,贯彻执行政策、制度的力度较大,使教师能真正投入到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事业。教练员在实际行动上,也不再以向上级训练单位输出运动员为首要目标,重视与文化课教师的沟通交流,能深入了解运动员的学习现状。

3.2 建议

3.2.1 创新办学模式 武进少体校在“走学训并重之路,育体育后备人才”为主导的办学模式下,在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江苏省“四星级体校”、国家、省、市业余体育训练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应继续以创建全国一流的业余体校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积极准备江苏省五星级体校的申报。同时,武进少体校在教练、裁判、科研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省队、国家队的合作。

3.2.2 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按照科学的标准进行课程设置。武进少体校必须以本校运动员的现实状况作为参考,根据运动员的时间和实际要求,结合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在不脱离国家义务教育背景的基本前提下,重新修改和制订一个既注重运动员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又利于学生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议武进少体校能够编写与本校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基础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

猜你喜欢

武进体校文化课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立足武进 侨连海外
武进甲先生飞澳洲,是夜雨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孩子们的冠军梦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
琴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