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课堂实录与评析
2019-01-07张显辉李岩
张显辉 李岩
学情分析
《古诗十九首》成书于东汉末年。那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腐败。很多下层文人漂泊蹉跎,宦游无门。他们已没有太多顾忌,于是将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与悲伤由文字表达出来,他们的笔下是最真实的人性。而这种生命意识的自觉,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传达出人生最动人的感觉与经验,这也是我们普通读者最感动的地方。
这首《涉江采芙蓉》文面看并不难,而对写作手法的运用是理解诗歌情感的关键。高一学生对这首诗情感的深沉可能理解得未必到位,由于是到天津参赛,又是借班上课,没有任何课前沟通的环节,并且授课时长是30分钟,基于这些,我决定简化课堂教学环节,把整节课设计成“诵读感知情感——品读明确手法——延读拓展提升”三个环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诵读感受,品味意蕴,明确手法,体会情感。同时,在理解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加以拓展,由游子思乡怀人而上升为人们对于美好的渴望与追求,从而跳出个人的儿女情长,丰富诗歌意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涵养学生心灵。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一首诗也是如此。通过这首诗,让学生感受《古诗十九首》的风格,学习这首诗,让学生在体会这首诗的同时又有所生发,有所感动。如果能做到这些,我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教学实录
一、诵读导入,初步体会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涉江采芙蓉》。诵读是学古诗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我们走近文本、体会情感的最直接途径。诵读一直是我的弱项,但我依然要读。因为唯有融入自己情感体悟地读,才能更好地感受文本,体会情感。老师先来读一遍。(教师范读。)现在,请同学们大聲地诵读两遍这首诗歌。(学生自由诵读。)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想将自己的好声音分享给大家呢?(学生主动站起读诗,情感饱满,语气恰当。读后掌声响起。)掌声是鼓励,更是肯定。那谁来说说他的诵读好在哪里呢?
生:他读出了感情,并且节奏和语气把握得好。
师:点评得很好。想要诵读好一首诗,要把握好节奏、语气,最重要的是要读懂感情。那么,读过之后,对于这首诗,我们一定都有自己的理解。现在,请根据你的理解,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道填空题。(出示题。)
这是一首 的诗……
师:你可以从内容,也可以从情感,从语言,从阅读后的感受……随便哪一个角度谈都可以。
生:这是一首思念家乡的诗。
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单说明一下。
生:诗中说“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望旧乡”就是望故乡,就是一个人离开家乡很远,望故乡的方向,想念家乡。所以说是一首思念家乡的诗。
师: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游子的心头响起。非常好,这位同学关注了文本的内容,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异乡思念着故园。
生:这是一首思念人的诗。你看诗中说“采之欲为谁,所思在远道”,思念的人在远方,采了一朵芙蓉花想要送给他,他却不在身边。所以这是一首思念的诗。
师:嗯,有人远行,有人思念。那咱们能不能猜猜看,这远行的人和家中思念的人都是男还是女呢?
生:思念的人是男生。采花送给那个心上人,一般的情况下都是男生送女生花。(生笑。)
生:我觉得采花人是女生。远行人是男生。
师:出现了不同声音。那你的理由是?
生:古代,男子才外出,女子一般都在家。(众生点头附和。)
师:这位同学说出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男子经常外出,那大家知不知道他们都外出做什么呢?
生:做官,打仗……
师:男子外出宦游,有游学的,有做官的,也有的因为战争需要外出征战。总之,正如刚才那位同学说的,一般的情况下,男子在外,女子在家。那按照刚刚我们同学的说法,这首诗内容上就有不同的意见了。一种是认为男子思乡,另一种认为是女子怀人。只是,不管怎么,两个人都是——
生:分隔两地的。
师:那大家能不能再从情感上说说这是一首怎样的诗?
生:这是一首忧伤的诗。“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他们同心却要离居,只能忧伤到老。很伤感。
师: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同心”却要“离居”,多么伤感!
生:这是一首忧伤又有些美好的诗。
师:呃?忧伤又美好?如何解释?
生:虽然不能在一起,但是依然彼此思念,彼此牵挂,甚至彼此相爱。我觉得不能在一起让人忧伤,但这份情意却又美好。
师:这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被人爱着、记着,即使关山迢迢、距离遥遥,即使阻隔重重、山海相望,但有你的想念,我就是幸福的。多么动人的情意啊!
师:那同学们看看,我们都读出了思念,读出了情意,诗人有直接写“我想你”吗?
生:没有。
生:这是一首含蓄的诗。诗人的情感很强烈,思念也很强烈,但表达得却很节制。
师:含蓄是东方文化的审美特性,是烙在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已经忘了含蓄的味道,你能读出这份含蓄,多么可贵。老师向你致敬!
二、多元解读,逐步深入
师:大家的解读如此丰富,如此多元,是因为角度不同。角度不同,结论一定不同。所以有同学说是思乡,关注的是远行游子,有同学说是怀人,着眼的是家中思妇。一般而言,一首诗只有一个抒情主人公。那这首诗,你觉得谁是抒情主人公呢?只一个抒情主人公,大家看看,怎么解释诗歌中存在的另一方?
生:我觉得抒情主人公是家中的女子。她涉江采芙蓉,想要送给心上人,但是采了之后发现心上人不在身边,在他乡,于是想象着那个人在遥远的他乡望故乡、想自己。
师:女子怀人是实写,男子望乡的画面是女子的想象。这是一种解读。
生:我觉得抒情主人公是男子,游子在远行途中,想念故乡和意中人,眺望故乡的方向。回忆女子采芙蓉的景象。
师:游子思乡是实写,女子采芙蓉的场面是回忆。这又是一种说法。应该说,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还是老师刚刚说的那句话,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但是不论哪种解读,大家都能发现,有实写,有虚写——想象或者回忆都不是眼前发生的,都是虚。所以,这首诗其实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并且是虚写中比较特别的一种写法——叫“悬想”,也叫“对写”。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写法。大家齐读一下。(悬想,也叫对写,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想念自己的情形,有诗从对面飞来的效果。多见于游子怀乡思人类诗歌。)
师:这种手法的关键在于这样几点:一是两个人,二是不在一个地方,三是写思念。不直接写自己思念对方,二是想象对方想自己的场面。那大家看,为什么想念、相思不直接写呢?
生:更含蓄。
师:是的,表达上更含蓄蕴藉。同时,也拓宽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情感的表达也更强烈。这种手法在《诗经》中就有体现,在《古诗十九首》之后,唐诗宋词中都有出现。我们小学时学过一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大家一起来背一下。(生齐背。)
师:大家看一下这首诗。题目就告诉我们,诗人王维思念的是——
生:山东兄弟。
师:大家用这样的格式来回答“诗人实写了( ),想象了( ),表达了诗人对( )的思念之情”。谁来试试说一下?
生:诗人实写了独在异乡的情景,想象了兄弟们想念自己,表达诗人对兄弟们的想念之情。
师:基本领会。描述得再细致些就更好了。诗人身在异乡,异常孤独,又恰逢九月九日——这是哪一个传统节日啊?
生:重阳节。
师:恰逢重阳佳节,格外想念亲人。他想象着兄弟们一起等到高处插着茱萸,念叨着不在家的我,从对方落笔,写对方想念自己,以此反衬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杜甫的《月夜》,大家先齐读一遍。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师:大家快速找出诗中思念的双方、两个地点。然后思考实写了什么,从对方落笔想象了什么……(大约5分钟后。)
生:思念的双方是杜甫和他的小儿女——(学生笑。)
师:大家笑了,大家为什么笑?
生:不是小儿女。
师:不是小儿女,那是——
生:是他的妻子。
师:我们刚刚念“悬想”那页幻灯片,特别标注了此方法常常用于“游子怀乡思人”类诗歌,常常写两地相思。如果是想念自己的小孩这是亲子之爱,这不能算是“相思”。另外就是,杜甫在这里提到“小儿女”,主要是想说他们太小,“未解忆长安”,小到不能懂得母亲对于他乡父亲的思念。而不是说想他的小孩。谁再来说说?
生:这首诗是身在长安的杜甫想念远在鄜州的妻子。从对方入笔,写妻子在夜里,房中独自望月,思念远在长安的自己,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是诗人想象的场面,妻子应该是站了很久,头发都被露水打湿了,寒气也渐渐袭来,妻子深夜难免,长久伫立,是因为思念“我”。以此来反衬自己对妻子的想念之情。
师:长夜漫漫,闺中独望,皆因思念的人不在身边。而这个人此刻其实也辗转难眠,望月思念——这是对写的魅力。对写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深沉强烈,但却含蓄蕴藉。《月夜》如此,《涉江采芙蓉》亦如此。杜甫作为唐代诗人的杰出代表,这首《月夜》完全是受了《涉江采芙蓉》写法的影响。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因为有《古诗十九首》这样的优秀作品为学习的范本和基础。
三、品词析句,体会感情
师:钟嵘称赞《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我们现在以《涉江采芙蓉》为例,来看看《古诗十九首》何以得此赞誉。温是温和含蓄,丽是优美典丽,悲是悲伤悲慨,远是影响深远——这个不难理解是不是?
生:《涉江采芙蓉》用对写的手法,温和含蓄,而且语言优美,尤其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女子的采莲图,清新优美。而如此优美的场景却更反衬出同心离居的伤感,这份伤感让人惆怅,让人难过。意境悲慨,影响直到现在。
师:你对文本的理解真是透彻。一定是用心、用情品读了。那么“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我们怎么来理解呢?我們不妨从“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入手,大家重点看 “而”和“以”两个词。一般情况下,古诗中很少使用虚词,但这里却连着使用了两个。大家看看,我如果把这两个词语去掉了,表达上有没有区别?
生:有区别。
师:“同心离居”和“同心而离居”,我感觉差不多啊?“忧伤终老”和“忧伤以终老”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生:不能去掉,去掉了字数和前面对不上。
师:嗯,从整首诗的形式上,正常是五言诗,结果这里是四言,这肯定不行。可是现在,咱们先不考虑形式,从诗歌的内容上大家思考一下。
生:这个“而”我觉得是转折,两个人“同心”却要“离居”,有很多无奈。
师:读出了无奈。两个人想不想在一起?
生:想。
师:但是,却不能在一起。这中间可能有很多这样那样的原因,但都不是他们主观上想要的,这个“而”就包含了种种不能在一起的困难、挫折,以及满满的无奈。那“忧伤以终老”呢?
生:“以”也是转折,和“而”用法一样。“同心而离居”所以就“忧伤”,但是即便忧伤,也要“终老”。
师:就是“我”知道“我们”注定不能在一起,但是“我”还是要想着你。明明知道不可以,却还要这样——大家会不会感动?
生:会感动。
师:同心而离居,忧伤却仍要念着你,直到终老,这是很平白的话,但是我们依然会感动。所以“惊心动魄”,不一定非要豪言壮语,或者光怪陆离,看似寻常最奇崛,浅浅的言语表达之下,是深深不尽的情意,带着动人的力量。这是一首忧伤的诗,但这忧伤又是那么不同。它让人沉重,又让人感动,它让人绝望,又给人希望——
师:好的诗歌是兴发感动的力量,即便远隔千年,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诗歌传达出的那种情感。体味别人的情感,给自己精神力量——这是我们读诗、学诗的最高境界。那么大家现在思考一下,远行游子想念的、期盼的仅仅是某一个具体的人吗?我们从象征的角度思考一下,这首诗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生:游子思念的还可以是故乡。故乡是他依恋的地方,能够给他温暖和慰藉。
生:还可以是理想和希望,诗人想要达到却达不到——
师:可以是一切美好的,可望不可及的事物。它们的共同点是都美好,让人向往,却又无法拥有。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盛开在彼岸的芙蓉花,它静静地绽放,美好而纯洁,我们却永远也无法摘到它。但即便如此,我们仍要奔向它。因为它是那么美好,而我们则始终走在通向它、通向美好的路上。
师:让我们一起努力,朝那美好前行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评析:
一节好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教师能够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考,恰到好处地适时给予,点到点破点透,没有教学设计牵制的痕迹,但一切又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节《涉江采芙蓉》无疑是一节好课。
一节好课,要有一个好的课堂主问题。张老师这节课的主问题便是“这是一首( )的诗”。这个问题既好回答又不好把握。“好回答”在于每个人读都会有一些感受,“不好把握”则是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开放,老师要全方位备课可能还会有不能和学生对接的“危险”。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由“读”到“赏”,再到“思”“悟”,最后是“联”。张老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挖掘文本,帮助学生养成有结论就要有依据的习惯。先从整体把握情感,再关注细微品味语言炼字,最后交给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同时又告诉学生更高层次的读诗、学诗是“体味别人的情感,给自己以精神力量”。 由点及面,由一首诗而一类诗,从课内引向课外——这一节课,让我们看到文字即文学,文学体现文化,而文化是人的生命体验与特征。张老师在一节古诗词课中,从文字入手,引领学生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体验文学背后的审美与文化,让学生学会品赏古诗,让学生学会诗意的生活,让诗意浸润到学生的生命里。
一节好课要有碰撞,有生成。要让学生真地“动起来”,脑子动起来,有表达的欲望和热情。学生回答不出时,张老师不急不躁、耐心等待、适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后,张老师精彩到位的随机点评。学生说“思乡”,张老师引席慕蓉的《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游子的心头响起;学生说“(同心而离居)忧伤”,她引泰戈尔的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诸如此类,俯拾皆是,张老师用诗一样的语言解读古诗,用简洁而精道的教师评价语将课堂引向纵深。学生“动”得好,老师“引”得巧,课堂于是和谐有序。而学生回答得精彩,源自老師引导得到位;课堂充满诗意和哲思,源自教师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注:本节课获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决赛一等奖)
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