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研究

2019-01-07吴祥为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低值易耗品浪费试剂

高 倩,王 毅,吴祥为

(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双创型”人才的要求,各高校对实践教学日趋重视,表现在增加实验项目学分,加大对大学生创新项目资助力度,增设各类实习及创新实践课程等,由此高校对实践教学投入的经费逐年增多,其中一部分为低值易耗品.各个学校对对低值易耗品定义不尽相同,我校规定,价值1000元以下的实验材料都归属于易耗品,不列入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和管理,虽然相对于价值千万的固定资产是小数目,但无节制使用依然是很大的开支,低值易耗品具有数量大、品种多特点,给实验室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既能保证完成各类实践教学及科研任务,又能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环境友好,成为高校相关部门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研究和关注的问题[1-3].

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由于低值易耗品价格低以及使用年限短,种类众多,所以日常工作中实验低值易耗品管理不足以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纵观其它实验室,结合本实验中心实验室的实际,对低值易耗品管理现状进行梳理.

1 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现状

1.1 各实验室易耗品剩余多,存放混乱,浪费严重

各教学和科研平台实验室都摆放着大量过期与未过期剩余药品、玻璃器皿、器材等易耗品.其中将近三分之一以后都不会用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具体如下:①购置经费和途径多,不易控制,各实验中心,实验室,院间分割,资源不共享,重复随意购置[4].②易耗品经费分配不均衡,目前学校把易耗品经费主要按学生人数下发到学院,学院按专业和人数分配到各实验室,没有细化到按专业类别和实验项目多少及性质分配,致使有的实验室和学院经费多,有的不够用.学校规定,当年的经费用不了,下年就收回或减少分配,这种财务制度致使各学院各实验室都为了花完经费,大量重复随意购置,最终造成大量剩余和浪费.③有些试剂用量少,但药品包装规格大,买了用不完就被闲置,久了过期造成浪费.④有些药品因缺乏存放环境,加快药品试剂变质,有些腐蚀性的试剂长时间放置,标签腐蚀脱落,无法处置.⑤本科实验大纲修订,学生大创,创新实验及教师科研项目完成等,使得购置或领用的化学试剂器皿等只用一年或一学期,会出现大量剩余药品和器材,日积月累,累积的药品器材等易耗品逐年增多[5].⑥低值易耗品不纳入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和管理,这种学校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易耗品浪费.

1.2 易耗品管理制度跟不上,缺乏约束机制和奖惩措施

实验室易耗品管理制度不健全[6],现有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很好执行.没有设置专人管理实验耗材,实验教学易耗品谁领谁用,谁买谁用;大创,各类实习,教师科研易耗品更是无人管理,基本是需求就买,没有计划管理,实验耗材由做实验的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管理,本届学生实验做完了,不是交接给指导老师、实验室管理员或下届学生,而是对剩余试剂器材等随意丢弃,下届学生又重新领用、购置,造成极大浪费和污染.

在实验,实习及科研过程中,教师和实验员没有对学生进行节约爱护财产教育,缺少奖惩考核措施,实验员和教师管好管坏,浪费不浪费都一样,所以师生节约意识的积极主动性不强,易耗品消耗大,损坏多,浪费严重.

1.3 低值易耗品信息管理不畅,资源无法共享,造成浪费

大多高校实验室易耗品是谁买谁用,谁管谁用,各个实验员多用手工台账,每个实验中心实验管理员可能对自己负责的实验室有什么东西比较清楚,但对其他实验室管理员和教师的科研实验室用品不了解[7-8],易耗品信息资源不能共享,而且大多学院实行本科教学、实习、科研等易耗品经费分开,教学经费不能用于实习与科研等,即使各实验室有剩余药品和器材,也无法实现易耗品资源共享,这种管理模式特别对于刚入校青年教师和没有项目的老师来说,进行科研活动是很大的瓶颈.

2 低值易耗品管理改进措施

2.1 规范采购程序,进行计划管理

目前我校在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易耗品采用学校集中采购与学院自行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学校集中采购基本是各实验室常用、共性且量大的部分试剂与材料,其他低值易耗品由各学院自行采购,由于各专业及实验实习等差异性,学院自行采购占很大的比重.本学院针对自行采购的部分,改变了过去各专业实验室、各教师随意自行采购的方式,而由学院安排实验中心专人负责,每学期学院根据各实验室及教师上报易耗品计划,打包进行询价,竞价,遴选出合格易耗品供货商,集中供货.这种方式既避免了采购质量良莠不齐,采购随意性及重复性,又降低采购成本,人力成本,减少人为干预以及不按程序办事的现象.教学科研人员只需直接领用,可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教科研活动,得到了大多教师的肯定.

2.2 整合教科研资源,打破经费壁垒

学校财务分配实行专款专用,本科教学,大创,实习,教师科研等费用分开,使得各实验室,各教师实验室等形成各自独立的实验室,缺乏共享意识与共享渠道.于是学院对各类本科实验、大创、实习、教师科研经费划出一部分纳入实验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使用时规范领用,年底进行核算.避免了易耗品随意重复购置,减少资源浪费,教科研资源得到整合,同时也减少教师科研人员花费大量时间于购买,验收,管理,报账等琐碎事务上.对于新进的青年教师,虽没科研经费,也可以领用和使用,年底根据其业绩进行考核,以确定下年能否无偿领用及领用多少.此举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改变了过去青年教师想做事而无法做的现象,近年来学院科研经费及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

2.3 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依托校园网,学院建立一套易耗品和药品试剂管理系统,如图1、图2.低值易耗品模块包括库存、申请购置、借领用申请信息、登记入库、领用/借用归还登记、导入易耗品信息等六方面内容,药品试剂模块又包括库存列表、申请购置等五个方面内容,另外还有查询统计模块.通过此系统,建立学生、教师、实验管理人员交流与互动平台,平台上易耗品和试剂库存列表中对其种类、规格、价格,数量等一目了然;实现易耗品购置,登记入库,领用等操作,同时根据使用权限进行业务查询,统计和报表生成等功能.比如,学生只有查看库存情况和领用(借用)申请信息的权限,教师除此外可进行领用统计、申请购置操作.

图1

图2

学生、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通过此系统根据权限实现共享和逐级管理,管理日益规范、科学,减少不入账等随意性,实现各实验室、学科平台、课题组等间的资源信息共享,提高透明度和工作效率.

2.4 完善易耗品管理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培养师生良好实验习惯

对现有的易耗品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建立了易耗品计划采购制度,管理奖惩制度,丢失损坏赔偿制度,定期盘点制度等,设置易耗品专人管理[9],从计划,购买,入库,出库,使用流向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精细化管理,每学年末对各实验室易耗品进行盘点,公布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各实验室易耗品存放使用方面问题,有无乱扔乱放,有无剩余、过期及无名试剂以及多少,学生毕业后对剩余试剂和器材有无归还.对没有归还及实验室内过期、无名易耗品多的学生导师进行相应惩罚,采用下年度限制领用,适当减少经费等措施,对于易耗品归还的和使用量节约的实验室和教师给与一定比例的奖励.

通过以上措施,一方面调动了广大实验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减少了各实验室和课题组剩余,过期易耗品的数量,节约了成本.据统计,2015年以来本科实验教学易耗品经费总支出逐年减少,三年来每课时成本分别为35.8元/课时,33.6元/课时,24.3元/课时,2017年度每课时成本比2016年度节约了近28%,各实验室和科研平台试剂过期及器材损坏数量也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减少了无用试剂处置成本和环境污染,师生良好实验素养逐渐形成.

3 总结

总之,资环实验中心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易耗品采购、流向、使用等环节进行了改革,在节约采购成本,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实验室安全等方面效果显著.如何管理使用好易耗品是一项繁琐系统的工作,需要师生共同努力,需要校级主管部门在财务制度和政策上支持,如学校能在经费分配上综合考虑学生人数,课程性质,各类实践课程多少等多种因素进行分配;在经费使用期限上给予适当延长;在对学院考核上不能以经费“用完或用不完”而增加或减少经费分配额,应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在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学校国资部门应发挥其监管和调控作用,对易耗品的管理只要对计划,各学院使用情况进行监管,根据学院反馈遴选合格供应商,不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入库、保存、领用登记和分发等繁琐工作,减少各学院重复性工作,学校可把仓库租给或免费提供给供应商,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发挥易耗品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中作用,达到物尽其用,减少浪费,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者需创新观念,进行易耗品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探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低值易耗品浪费试剂
不浪费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高效化探讨与研究
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管理分析
内部控制在材料管理中的应用
——以A环境保护研究所为例
改进和加强铁路企业低值易耗品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浪费等于扔钱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